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 第232章 那些流传千年的“土话”和习俗 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2章 那些流传千年的“土话”和习俗 上

楚国,

屈原远远望着天幕,张了张口,仿佛有万千的话语想要倾诉,

最后还是闭上了嘴巴,

“秦人真玩不起。”

一旁有官员替人打抱不平,

“不就是写了本书嘛,至于庆祝吗。”

人都亖了。

“这一庆祝还庆祝了几千年。”

不远处,一个酸溜溜的声音传了过来。

那人素来与屈原不对付,此时正是看好戏的时候,

就是心里怎么挺酸涩的,

屈原的好友自然不会放过,立马上前,反讽的话那是张口就来,

“不管处于什么目的,至少人家的祭日都被记住了,

还被铭记了几千年,况且,除了秦地,不都是悼念的吗?”

一句反问出口,那人无话可说。

“......”算你厉害。

【江城话,用“不服周”代表不服气,】

【其中的“周”就是周天子。】

【而楚国不服周。】

古时候的江城,天幕下的观众们感受到无比神奇,

“是了,我们是喜欢这么说,”

“嘿嘿嘿没想到咱们的口语还传到后世了。”

“还怪不好意思的。”

为这片土地在众人都不敢想的几千年后,

这片土地上还是说着与他们相同的话和口音,而感到无与伦比的震撼和惊喜。

【临安吃葱包桧,把秦桧当成油条压扁的食物。】

【现在骂人的话,有一句“二百五”。】

【古时候,500两银子是一封,250两是半封。】

【银子都退出市场多少年了,咱还拿二百五疯狂输出。】

【姑苏话说话叫“讲张”,张士诚的“张”。】

【朱元璋攻破姑苏之后,不许人讲张士诚的好处。】

【官差看到有人交头接耳,就会上前制止,“不许讲张”。】

【所以后来“讲张”,就演变成了聊天说话的意思。】

“这个时间近,比那些从战国就流传下来的习俗离我们近多了。”

大明,

朱元璋本人还有点不好意思,

他的这点小心思,算是全部被天幕给暴露了。

“哎呦,举例子就举例子,怎么就到咱身上了。”

马皇后回头,似笑非笑地盯着他,看得后者脊背发凉时方才开口。

“皇上无意中,他创造了历史,还被后人记载下来,

甚至还要搬上天幕,皇上难道不开心吗?”

朱元璋最害怕的,就是马皇后这副阴阳怪气的模样,

简直又爱又恨。

“哎呦,妹子,咱这个,这个时候,就别讲究这些了。”

在外面可给我留点面子吧。

马皇后自然看懂了朱元璋的潜台词,

一个挑眉,谁敢看您的笑话。

底下的群臣们,一个个把脑袋埋到胸口。

帝后在那打趣,可不要随意围观。

“还好皇后好在,不然我等可就要遭老罪了。”

谁人不知,在老朱底下做事情最难办了。

老朱脾气又不好,性格又孤僻固执,

底下人做事都得提溜着脑袋,皇后在,皇上发火的时候还可以缓和缓和。

关键他们没钱啊!

连当官的都没钱,找谁说理去。

天下有多少人,是为了天下百姓当的官,

大多数都是为了功名利禄和让家人过得好一点吧。

老朱可是把他们当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了。

思及此处,这些官员们,哪个不是苦着脸强颜欢笑。

明朝官员:每天坚强围笑面对生活的调.戏和摧残。

【甘陇的,我们说“cao”,你们说“niu”。】

【因为在三国的时候,甘陇属于魏国地界。】

【周围就是蜀国地界。】

【魏国是曹操的,所以我们就说“cao”。】

【你们就是刘备那边,所以叫“niu”。】

【至于为什么不是“liu”,是“niu”呢?】

【因为他们nl不分。】

【liu备,niu备。】

三国,蜀汉,

原本还兴致勃勃看戏的刘备,一下就把嘴角放下了,没有丝毫的犹豫。

连同曹操一起。

“cao!”

怎么不能放过他们,

刘备的嘴角抽了抽,半晌,干巴巴地说出一句。

“都这样了,还nl不分呢。”

这两个特殊称谓,

一个是不礼貌,另外一个也是不礼貌。

曹魏,

曹操转身就走,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这也太难听了。”

他这么美妙的姓氏,怎么能与脏.话联系在一起呢。

“不过,刘备也挺惨的哈哈哈哈,”

神奇的读不清楚nl,

“niu备啊niu备,你想过会有这样一天吗。”

【三晋有道菜叫高平烧豆腐,又叫白起肉。】

【起源就是痛恨长平之战的白起。】

【为了纪念被鲨的赵国人。】

秦国,

正在边听着天幕,沉浸式擦拭剑刃的白起在听到自己的名字时抬头。

“......”

奇怪,他竟然没有感到太过意外。

“也正常,在咱们这里,各国关系如此紧张,”

身边好友开口,试图宽慰一下他,

“无事。”

白起是真不在乎,出书蛐蛐他们的没了,

秦人都能庆祝几千年,

更何况,他一个切切实实造下鲨孽的,被“铭记”很正常了。

【上厕所有些地方叫“解手”。】

【是因为明初打仗人口锐减。】

【老朱就把人从个别人口多的地区迁出去。】

【路上怕移民逃跑,所以把大家串成一串。】

【需要上厕所的时候,就需要解开手。】

【所以有些地方方言中,会把上厕所叫做“解手”。】

【好神奇的感觉,距离以前的时代几千年了,

但当时的习惯,就这么一代代的流传下来。】

【这才是真正的口耳相传。】

【500个铜钱是一吊,250个铜钱是半吊子。】

【我们那里有用“半吊子”来骂人的。

意思说这个人邋里邋遢,没点正形。】

【骂人“婢养的”取自某一典故的,(具体的忘了)一句话“汝母,婢也!”】

【“齐威王,是尔母婢也。”】

【解手上厕所,以前被押送过来,解开绳子上厕所。】

【昨天吃的屈原馍。】

【我们勺子叫调羹,方言虽然不好听,但是耐不住它雅。】

【调羹儿~】

【屈原馍,其实还有谐音,屈原没,屈原没了的意思。】

【那应该是殁。】

【不是这个字,“没”陕西话就是mo。】

【我们这里吃白起肉,纪念被坑杀的四十万赵国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