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雪灾为奴,逆袭成王 > 第667章 农业创新,技术引进促发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67章 农业创新,技术引进促发展

艾琳放下朱笔,兵部与户部的文件已批完。她揉了揉眼睛,桌上还剩一份薄册子,封皮写着“农业司呈报:外国农学家戌抵境通报”。书记官刚换过蜡烛,火光跳了一下。

她翻开册子,上面记录着戌的行程——昨夜入城,暂住驿馆,今日可随时觐见。旁边附了一张清单,列着此人带来的种子样本、耕具图样和三本手写农书。

艾琳合上册子,抬手召来近侍。“传农业司主官酉,半个时辰后偏殿议事。再派人去驿馆,请戌先生即刻入宫。”

酉来得很快。他穿着旧布袍,鞋底沾着泥,进门就说刚从南田回来。艾琳没让他坐下,直接问:“你看过戌的资料了吗?”

酉点头。“看过了。他说的轮作法,我在北郡试过一半。但深翻要到一尺五寸,我们那边犁不动。还有他提的混肥比例,太贵,普通农户用不起。”

“所以你是反对?”艾琳问。

“不是反对。”酉摇头,“是得改。土壤不一样,雨季长短也不一样。照搬不行。”

这时书记官通报戌已到。艾琳让两人对面坐定,自己居中。

戌年近五十,衣服洗得发白,说话很慢。他开口第一句是:“我带的黑麦种,在冻土里能多撑七天。”

艾琳直接问:“在类似产区,亩产比本地高多少?”

“平均高四成。”戌说,“最高六成三。”

“为什么?”她又问。

“三点。”戌伸出三根手指,“一是播种深两寸半,保墒;二是秋收后留茬不烧,护土;三是豆类轮作,养地。”

艾琳转头看酉。“你觉得哪条可行?”

酉沉吟片刻。“留茬可以试。烧秸秆是老习惯,但去年风大,灰飞得到处都是,确实该改。轮作也行,只是豆子卖不上价。深翻……还得看工具。”

艾琳点头。“那就先定三条:第一,开放王室试验田五十亩,划三区对照;第二,由农业司牵头记录每日数据;第三,三个月后看结果再定推广与否。”

酉皱眉。“万一失败呢?百姓会说我们瞎折腾。”

“那就做成铁证。”艾琳说,“成功了,有数据;失败了,也有教训。总比原地踏步强。”

戌第一次露出笑意。“我愿亲自下田指导。”

会议结束,艾琳下令调拨铁犁两架、测墒木尺五把、记事竹牌三十块。当天下午,试验田开始整地。

三天后,艾琳亲自去田边查看。戌正在教几个农夫挖墒沟,动作标准,一句话重复三遍。酉站在一旁记录,时不时插一句本地土话解释。

艾琳走近时,有人想行礼,她摆手制止。她蹲下摸了摸翻过的土层,深度够,但有些地块土块太大。

“犁齿钝了。”她说。

戌走过来。“是。新犁只有两架,其余还是木犁。”

“工务司明日送十架铁犁来。”艾琳说,“不够再说。”

酉递上第一天记录表。传统区已播种,出苗率八成;全引进区昨夜播完,目前无动静;改良区今天开播,采用深翻加本地粪肥混合。

“雨水少。”酉说,“这几天都没下雨。”

艾琳抬头看天,云薄,风干。她问戌:“你们那边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等不了就人工浇水。”戌答,“小面积可用桶提,大面积需建蓄水池。”

“那就建。”艾琳说,“先在试验田角上挖一个,三丈见方,铺泥防漏。”

回宫后,她写下命令:拨款三百银铢,用于修建小型蓄水池及添置灌溉工具,优先保障试验田用水。

十日后,问题来了。全引进区出苗率不足三成,苗黄而弱。改良区稍好,但也比预期慢五天。

农业司有人提议终止试验。酉也来找艾琳,说百姓议论纷纷,有人说洋人骗钱,有人说女王信外人不信自己人。

艾琳第二天一早赶到田头。她挨个查看三区土壤,最后停在全引进区。她拔起一株弱苗,根短,土结块。

“播太深了。”她说。

戌蹲下检查。“是。我们按北方标准下种两寸半,但这里土干,种子吸不到水。”

“那怎么办?”艾琳问。

“立刻调整。”戌说,“浅播一寸,覆薄土,早晚洒水保湿。”

“多久见效?”她追问。

“如果不出意外,七天内应见新苗。”

艾琳下令:所有未出苗地块重新处理,每日早晚各洒水一次,由农业司派员监督执行。同时增设五个测墒点,每两天报一次湿度。

又过半月,情况反转。改良区作物长势明显超过传统区,叶片宽厚,根系发达。全引进区虽仍偏弱,但已有新苗破土。

酉拿着最新记录来找艾琳。“改良法的苗高平均高出两寸半,分蘖多一根。照这趋势,收割时至少多收三成。”

艾琳没说话,走到田里亲手拔了一株改良区的麦苗,又拔一株传统的。她并排放在掌心对比。

“通知工务司。”她回宫后下令,“准备扩大试点范围。下批铁犁要加宽犁面,适合本地黏土。再画一张新式蓄水池图纸,我要看到具体尺寸和施工时间。”

当晚,她在议事日程首条写下:“农业技术试验初见成效,拟提交内阁讨论扩大推广。”

第二天清晨,艾琳再次来到试验田。戌正在教农夫如何判断最佳收割期。酉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本新记满数据的册子。

阳光照在田里,改良区的麦苗泛着青绿光泽。一阵风吹过,穗尖轻轻晃动。

戌停下讲解,抬头看向艾琳。“下一步,我想试试冬季绿肥作物。”

艾琳还没回答,酉忽然开口:“如果用紫云英,本地有种源。”

戌点点头。“可以试。翻压时间要准,早十天晚十天都不行。”

艾琳看着两人站在一起讨论细节,一个讲原理,一个讲经验。

她转身往马车走去。

车帘掀开时,她听见身后传来争执声。

“你那个施肥间隔太死板!”酉说。

“数据证明七天最优。”戌答。

“可我们这儿温度变化快!”

艾琳坐进车厢,对车夫说:“回宫。”

马车启动那一刻,她看见试验田边的木牌被风吹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