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地下七层,被队员们私下称为“静默圣殿”的超纯隔音实验区内,伊芙·林正经历着她加入“守望者”以来最艰难的一次能量感知训练。
汗水沿着她的额角滑落,在她紧闭的眼睑上蜿蜒出一道湿痕,最终从下巴滴落,在她纯白色的训练服前襟染开一个小小的深色印记。她的身体被固定在一张符合人体工学的悬浮座椅上,数十条纤细的银白色传感线从周围的仪器探出,轻柔地贴附在她的太阳穴、颈后和四肢关键节点。室内唯一的光源来自她正前方一面巨大的、不断流动变幻着复杂能量图谱的全息屏幕,那些交织缠绕的亮线,代表着她此刻正在用意识努力解析和对抗的混乱能量场。
“……左象限第三波段,涡流强度提升百分之七,掺杂了非标准的柯依伯带残留辐射特征……干扰源模拟的是……是木星磁暴爆发后期的散射模式……”伊芙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她的眉头紧锁,面部肌肉因为极度的精神集中而微微抽搐。
在她身旁,邵建国博士负手而立,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镜片后的眼睛锐利如鹰隼,紧紧盯着全息屏幕上实时反馈的伊芙脑波活动与能量场解析度的数据流。他没有出声打扰,只是偶尔会抬手在悬浮的控制面板上快速点击,微调着模拟能量场的参数,让那屏幕上的图谱变得更加诡异难辨。
这里是邵博士主导的“高维信息感知与解析”项目核心实验室。伊芙,这个在大学时期就因能“直觉性”避开校园内微小空间扰动而被他注意并招募进来的年轻女孩,拥有着一种对能量波动近乎本能的、远超仪器精度的敏锐感知力。但这种能力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极不稳定,容易受到自身情绪和外界复杂环境的干扰。
“你的‘感知’,不是被动接收信号的天线,伊芙。”邵博士的声音平稳地响起,打破了实验室里几乎凝滞的空气,也像一根针刺破了伊芙逐渐绷紧到极限的精神状态。“仪器告诉你能量强度、频率、矢量。但你要‘看’到的,是它的‘纹理’,它的‘意图’,它与其他能量交互时产生的‘和谐’或‘刺耳’。”
伊芙的呼吸一窒,几乎要溃散的精神力因为这句话猛地重新凝聚。
纹理?意图?
她努力摒弃掉脑海中那些关于能量读数、波段分析的固有知识,尝试着按照邵博士这几个月来反复灌输的、近乎玄学的理念去重新“感受”。
不再是冰冷的数据流。
她想象自己的意识变成了一双手,轻柔地探入那片全息屏幕所代表的、狂暴混乱的能量场中。起初是刺痛,各种属性的能量如同细小的针,扎着她的感知神经。她强忍着不适,不再试图去“分析”每一根“针”的属性,而是去体会它们共同构成的“触感”。
粗糙的、如同砂纸摩擦的是背景辐射;滑腻而带有吸附感的,是模拟的暗物质晕;尖锐且高频震颤的,是人为注入的时空涟漪……而在这些之间,一些更加隐蔽、更加微弱的“不和谐音”开始浮现。
那是一种……如同潮湿藤蔓缓慢爬行过玻璃表面的粘滞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令人心底发寒的凉意。它隐匿在木星磁暴散射的宽频谱噪音之下,几乎与其融为一体,但仔细分辨,又能察觉到那细微的、自主的脉动节奏。
“有……有别的东西……”伊芙的声音依旧虚弱,但多了一丝确定,“在……在主要干扰源的西北偏角,深度嵌套……它很安静,但在……‘移动’?不,不是空间移动,是它的能量核心在……在‘呼吸’?”
邵博士的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控制面板上,代表伊芙解析精度的数值开始以一种不稳定的、但总体向上的趋势跳动。他手指无声地划过,将那个被伊芙捕捉到的、极其微弱的异常信号单独提取放大,并将其标识为“目标阿尔法”。
“描述它的‘性状’。”邵博士命令道,语气不容置疑。
伊芙的额头上渗出更多的冷汗。“它……不稳定。边缘模糊,像滴在水里的油墨,但核心……核心很凝聚。给人一种……内缩的感觉,好像在积蓄什么……危险,我感觉它有潜在的危险性,虽然现在很微弱……”
“很好。”邵博士终于给出了一个短暂的肯定,“现在,忽略‘目标阿尔法’。告诉我,在东南象限,主波段频率下降百分之五的区间内,你有什么感觉?”
伊芙的感知再次如同触手般延伸过去。这一次,她遇到的不再是混乱的针扎感,而是一种……空旷的“脆”。仿佛那里的空间结构本身变得稀薄,能量流经那里时,会产生一种极其细微的、几近于无的回荡感。
“那里……空间‘密度’好像低了?能量流过的时候,有非常非常轻微的……延迟和发散?像声音在空旷大厅里的回音,但弱得多……”伊芙努力寻找着词汇来形容这种前所未有的感受。
邵博士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丝微不可查的弧度。他看了一眼旁边另一块屏幕上显示的参数——那里模拟的是一个处于萌芽初期、极不稳定的微型空间褶皱的前兆效应,其能量签名微弱到连最灵敏的常规探测器都会忽略。
伊芙感知到的,正是这个“前兆”。
“持续追踪‘目标阿尔法’和那个‘低密度区’的能量轨迹。”邵博士下达了新的指令,同时双手在控制面板上飞快操作,引入了更多种类的背景噪声和随机能量脉冲。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对伊芙而言如同在地狱与天堂之间徘徊。她的精神无数次濒临耗尽的边缘,又被邵博士精准的指导和自身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强行拉回。她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收”和“分析”,而是开始主动地用意识去“触摸”、去“倾听”、去“勾勒”那片虚拟能量场的细微轮廓。
她“看”到了“目标阿尔法”那如同心脏般缓慢搏动的核心,以及其周围如同触须般不断尝试与背景辐射结合的微弱能量丝。“听”到了“低密度区”那如同风中残烛般随时可能熄灭、但又顽强存在的空间共鸣。
当训练结束的提示音响起,所有模拟能量场瞬间消失时,伊芙几乎虚脱在座椅上,大脑一片空白,只有那种过度使用感知后的嗡嗡作响。传感线自动收回,她大口喘着气,训练服已被汗水彻底浸透。
邵博士走到她面前,递过一杯富含电解质的营养液。他的脸上依旧没有太多表情,但眼神缓和了许多。
“感知精度平均提升百分之二十二,对复合干扰环境下的弱信号提取能力提升百分之三十五。”他报出冷冰冰的数据,然后顿了顿,看着伊芙因为疲惫而有些失焦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你开始理解‘能量实体’的存在性,而不仅仅是把它们看作物理参数。你甚至捕捉到了一个标准探测阈值以下百分之六十的空间褶皱前兆。”
伊芙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邵博士。捕捉到空间褶皱的前兆?这……这可能吗?
“博士……您是说,我……”
“只是最微小、最不稳定的那种,而且是在高度受控的模拟环境中。”邵博士打断她,习惯性地给她泼冷水,防止年轻人产生不切实际的膨胀心理,“距离在现实复杂环境中稳定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的精神力损耗依然过大,感知范围的稳定性也需要加强。”
但伊芙的心脏依旧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起来。突破!这是实实在在的突破!她不再是那个只能模糊感应到能量异常、却无法精确描述和定位的新人了!
“我……我会继续努力的,博士!”她的声音因为激动和虚弱而有些沙哑。
邵博士点了点头:“休息四十分钟。然后,我们进行下一阶段——尝试在动态干扰下,同时对多个微弱能量目标进行追踪和性状区分。”
就在伊芙努力平复心情,小口喝着营养液时,实验室的通讯灯突然闪烁起来,传来了林默沉稳而略带紧迫的声音:
“邵博士,伊芙,打断一下。刚接到‘基石’网络阿尔法-7节点自动警报,位于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主干道G-12区段,检测到无法识别的周期性微弱能量脉冲,强度低于常规警戒线,但模式异常。怀疑是新型隐匿性异常活动,或有未记录的小型空间裂缝处于间歇性开合状态。常规侦察小队无法精确定位。需要伊芙的特殊感知能力协助现场排查。”
伊芙握着杯子的手一紧,刚刚平复些许的心跳再次加速。现实任务!而且是在复杂的地下环境,寻找连仪器都难以捕捉的微弱信号!
邵博士看向伊芙,目光中带着审视:“感觉怎么样?能行吗?”
伊芙深吸一口气,压下身体的疲惫和内心的紧张,用力点了点头:“我可以,博士!”
“记住训练时的状态。”邵博士没有多余的鼓励,只是沉声叮嘱,“相信你的感知,但也要相信你的队友和装备。现实环境比模拟舱复杂千万倍,保持警惕,任何细微的感知都不要忽略。”
二十分钟后,全身更换了标准防护服、佩戴着加强型能量感应头盔的伊芙,与一支由三名经验丰富的老队员组成的快速反应小队,乘坐高速电梯,直降通往地下排水系统的深层通道。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腐殖和消毒水混合的刺鼻气味。巨大的圆形管道内壁布满粘滑的苔藓,昏暗的应急灯光在远处扭曲,投下长长的、摇曳的影子。水流在脚下深槽中汩汩作响,掩盖了大部分其他声音。
“警报源大致在前方一点五公里处,但信号飘忽不定,范围很大。”小队队长,一位代号“铁砧”的沉稳壮汉,指着战术平板上的扫描图说道,“我们像之前一样分区排查,但效果很差。伊芙,看你的了。”
伊芙点了点头,闭上眼睛,深深呼吸,努力将地下管道中各种强烈的、令人不适的感官信息屏蔽在外。她回想着邵博士的指导,回想着在模拟舱中那种将意识延伸出去的感觉。
她缓缓放开自己的感知。
刹那间,无数杂乱的能量信息如同潮水般涌来——地下电缆泄漏的微弱电磁场、水流动能产生的杂乱波动、岩石中天然放射性元素释放的背景辐射、甚至远处车辆驶过地面传来的极其细微的震动……这一切构成了一片比模拟舱更加混乱、更加“吵闹”的能量海洋。
伊芙感到一阵眩晕,刚刚恢复些许的精神力如同被投入搅拌机。她强行稳住心神,不再试图去“理解”所有信息,而是像在训练中那样,去“感受”它们的“纹理”和“音色”。
她忽略了那些稳定、持续的“背景噪音”,将注意力集中在寻找那些“不和谐”的、带有某种“意图”或“异常活性”的波动上。
小队在她周围保持着警戒,缓慢推进。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除了管道固有的阴冷和寂静,一无所获。几名老队员交换了一下眼神,虽然没有催促,但气氛逐渐变得有些凝重。
伊芙的额头再次渗出汗水,防护服内的衣服也重新被浸湿。高强度的感知消耗着她本就不算充沛的精神力。难道……模拟舱里的突破,只是假象吗?
就在她几乎要感到绝望时,一丝极其微弱的、如同冰冷蛛丝般滑过感知边缘的“触感”,引起了她的注意。
它一闪而逝,几乎淹没在水流声和背景辐射中。
但伊芙抓住了它!
那是一种……与模拟舱中“目标阿尔法”相似的粘滞感和内缩感,但更加微弱,更加飘忽!而且,带着一种……空间被极细微拉伸又弹回的、难以言喻的“弹性”!
“等等!”伊芙猛地睁开眼,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尖锐,“十一点钟方向,大概……大概三百米外,靠近管壁顶部的位置!有东西!很微弱,在移动……不,是闪烁!”
“铁砧”立刻举起拳头,全队停下。他对着战术平板快速操作,但上面的扫描图依旧一片模糊,没有任何明确的信号标识。
“你确定?”另一名队员低声问道,带着一丝怀疑。他们的仪器毫无反应。
“我……我确定!”伊芙用力点头,指着那个方向,“它的能量模式很特别,非常内敛,但带着一种……空间扭曲的感觉!很像……很像博士模拟过的,小型空间裂缝不稳定开合时泄露的涟漪!”
听到“空间裂缝”四个字,所有人的脸色都凝重起来。哪怕再小,涉及空间结构的问题都非同小可。
“铁砧”当机立断:“保持警戒,伊芙指引方向,我们靠过去!所有人,启动个人空间稳定锚!”
小队呈战术队形,小心翼翼地向着伊芙指示的方向推进。越是靠近,伊芙的感知就越是清晰。那“东西”确实在缓慢地、无规律地移动,时而贴近管壁,时而悬浮在污浊的空气之中,并且不断地散发出那种极其微弱、但本质奇特的能量涟漪。
最终,在一条分支管道的阴暗交汇处,借助强光手电的照射,他们看到了目标——
那是一个只有拳头大小、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半透明扭曲体。它像是一团不断蠕动、变化形状的水母,边缘模糊,与周围的环境光线发生着轻微的折射差异。它静静地悬浮在那里,表面偶尔闪过一线微不可见的幽蓝电弧,每一次闪烁,都伴随着伊芙感知到的那种空间弹性感。
“记录目标……确认未知能量实体,具有空间属性。”铁砧沉声下达命令,同时示意队员取出收容装置。
而伊芙,则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身体几乎要软倒,幸好被旁边的队员扶住。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成就感。
她做到了!不是在受控的实验室,而是在真实、复杂、恶劣的环境中,凭借自身突破后的感知能力,找到了连精密仪器都难以定位的隐匿威胁!
这次突破,不仅仅意味着她个人能力的飞跃,更意味着“守望者”对那种更加隐蔽、更加危险的“空间类型”异常的发现和处置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她抬起头,望向那被成功标识并准备收容的扭曲体,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挑战会更加艰巨,但她已经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并且,拥有了走下去的、更坚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