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深渊回响无限流 > 第382章 新成员的成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赤道的阳光垂直炙烤着这片与世隔绝的热带雨林,空气中弥漫着植物腐烂和泥土蒸腾的浓郁气息。巨大的板状根如同史前巨兽的脚爪,紧紧抓住地面,藤蔓如蟒蛇般缠绕在参天古木之间,构成一个几乎无法穿透的绿色迷宫。

“保持阵型,注意脚下和头顶。”周锐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沉稳有力,与他三个月前刚加入“守望者”时那个略显青涩的医学生判若两人。他端着配备了特殊抑制弹药的步枪,战术手套已被汗水和植物汁液浸透,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前方浓密的蕨类植物丛。

这里是东南亚某处的原始雨林深处,一个刚刚检测到的、微弱但持续存在的空间褶皱点正在干扰着当地的“基石”节点信号。根据“警戒蛰伏”协议,任何可能影响全球“基石”网络稳定性的异常,无论大小,都必须被迅速排查和处置。这个任务,落在了由周锐带领的一支新老结合的处置小队身上。

“生命体征读数正常,环境背景辐射……等等,有轻微异常波动。”趴在临时搭建的观测点,负责技术监测的艾拉·陈低声报告。她曾是星海同盟基础科学院最年轻的毕业生之一,自愿加入“守望者”参与一线工作,以其对能量信号的敏锐洞察力着称。此刻,她正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手中便携式扫描仪的参数,试图从那片郁郁葱葱、看似平静的雨林中,剥离出危险的信号。

“方位?”周锐立刻问道,同时打了个手势,让侧翼负责警戒的雷啸提高警惕。

雷啸,前异策部特种部队成员,身材壮硕,性格如同他使用的重型脉冲武器一样直接。他默不作声地调整了站位,厚重的作战服下肌肉紧绷,目光如同鹰隼般扫过每一个可能藏匿威胁的阴影。

“十点钟方向,距离约八十米,那片开着巨大紫色花朵的绞杀榕附近。”艾拉迅速报出坐标,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划过,将能量波动图谱共享到小队每个人的战术目镜上。“波动模式……与数据库记录的第七类‘孢子释放型’低威胁异常有百分之六十七的吻合度。但频率更高,能量级也略强。”

这是他们执行的第四次联合野外处置任务。第一次任务时,他们三人还显得格格不入:周锐过于谨慎,有时在需要决断时犹豫;艾拉沉迷于数据,偶尔会忽略战场环境的瞬息万变;雷啸则过于莽撞,习惯于用火力解决问题,差点引发不必要的连锁反应。

但此刻,小队运转流畅。

“雷啸,建立火力掩护线,使用非致命震荡弹模式。艾拉,持续监控能量变化,如果波动超过阈值百分之十五,立刻报告。我前出侦查。”周锐迅速下达指令。

“明白。”雷啸低沉地回应,重型武器的枪口微微下调,选择了压制而非毁灭的模式。

“波动稳定在阈值内,但……小心,周队。”艾拉提醒道,眼神里闪过一丝担忧,但很快被专业素养压下。

周锐点了点头,深吸了一口潮湿闷热的空气,猫着腰,借助粗大的树木和茂密的灌木丛掩护,缓缓向目标区域靠近。他的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跳动,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他想起了林默在一次战后复盘时说的话:“‘守望者’需要的不是超级英雄,而是能在压力下保持冷静、信任同伴、并能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的战士。”

距离绞杀榕还有三十米,周锐停了下来,举起拳头示意暂停。他注意到,那些巨大的紫色花朵周围,空气似乎带着微弱的、彩虹色的油膜般的光晕,一些细小的、闪烁着磷光的孢子正从花蕊中缓缓飘出。

“确认目标,视觉确认‘幻彩孢子菌’群落。释放处于早期阶段。”周锐低声报告,同时从战术腰带上取下一个样本采集器和环境封锁装置。“准备进行样本采集和局部抑制。”

“周围未发现其他异常生命反应。”雷啸的声音从频道传来,覆盖了周锐的前进路线。

“能量波动稳定,孢子释放速率在计算模型预测范围内。”艾拉补充道。

周锐小心翼翼地靠近,动作轻柔得仿佛怕惊扰了这片古老的森林。他将采集器的吸管对准一团缓慢飘散的孢子,按下按钮。几乎在同一时间,他感到脚下踩着的松软腐殖土微微一动。

“地下有东西!”艾拉的声音骤然拔高,“能量读数急剧变化!是伴生防御机制!周队,快退!”

话音未落,周锐侧前方的地面猛地炸开,几条粗壮的、布满粘液和尖锐骨刺的藤蔓状触手破土而出,如同鞭子般向他抽来!速度快得惊人!

“开火!”周锐在向后跃开的同时大吼,手中的步枪喷出火舌,特制的抑制弹打在触手上,爆开一团团蓝色的能量凝胶,试图减缓其速度。

侧翼,雷啸的重型脉冲武器发出了沉闷的咆哮。他没有选择直接攻击触手主体以免误伤周锐,而是精准地轰击在触手根部周围的地面,剧烈的震荡和冲击波让那几条触手动作一滞。

“是‘掘地鞭笞者’!能量特征匹配!弱点在根部第三节!”艾拉几乎是尖叫着喊出了数据库中的信息,她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疯狂滑动,试图干扰或解析那突然出现的异常生物的能量核心。“它在干扰我的扫描!周队,它的目标是你手里的孢子样本!”

周锐瞬间明白了。这“幻彩孢子菌”并非孤立存在,它与这种地下触手生物形成了某种共生关系。采集孢子,引来了守护者。

一条触手躲过了抑制弹,带着腥风直刺周锐面门。周锐瞳孔收缩,肾上腺素飙升,时间仿佛变慢。他想起秦武在格斗训练时反复强调的:“面对速度远超你的攻击,格挡是下策,卸力和中线移动才是关键。”

他没有试图用步枪格挡那足以刺穿钢板的力量,而是身体猛地向右侧旋开,同时步枪下压,用枪托狠狠砸在触手侧面,试图改变其轨迹。触手擦着他的战术头盔掠过,带起的风压让他脸颊生疼。

“雷啸!打它的根!艾拉,试试用高频声波干扰它感知孢子的器官!”周锐在规避中大喊,声音因紧张而有些沙哑,但指令清晰。

“收到!”雷啸立刻调转枪口,沉重的脉冲能量束不再散射,而是凝聚成一道炽热的光柱,精准地轰击在一条触手暴露出的第三节根部。粘液和碎裂的甲壳四处飞溅,那条触手剧烈地抽搐起来,动作明显迟缓。

艾拉咬着下唇,迅速切换了便携式扫描仪的模式,将其调整为一个定向声波发射器。“频率……找到了!发射!”一股人耳无法捕捉的高频声波定向冲向那丛绞杀榕下的土地。

效果立竿见影。剩下的几条触手动作立刻变得混乱起来,仿佛失去了目标,开始无意识地挥舞抽打周围的植被。

周锐抓住这个机会,一个翻滚脱离了触手的攻击范围,同时将已经采集到孢子的样本管迅速插入腰后的密封箱。

“样本安全!撤退!”他下令道。

雷啸持续进行火力压制,而艾拉则一边维持声波干扰,一边快速后撤。周锐负责断后,警惕地注视着那些逐渐缩回地下的触手。

三人交替掩护,迅速而有序地撤离了核心区域,直到退至雨林边缘的安全点,才松了一口气。雷啸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泥浆,检查着武器能量储备;艾拉立刻开始分析采集到的孢子样本和记录下的触手生物数据;周锐则靠着树干,平复着剧烈的心跳,检查着刚才战斗中刮破的作战服和轻微擦伤的手臂。

“任务完成。目标异常‘幻彩孢子菌’样本已采集,伴生防御机制‘掘地鞭笞者’已被击退。无人员重伤,设备完好。”周锐通过加密频道向基地汇报,声音已经恢复了平静。

频道那头传来了林默沉稳的回应:“收到。干得好,处置得当。详细任务报告待归队后提交。辛苦了。”

结束通讯,周锐看向他的两名队友。雷啸对他竖了个大拇指,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是认可的意味。艾拉则抬起头,推了推有些滑落的眼镜,脸上带着完成挑战后的兴奋:“周队,数据初步分析完成了,这个共生体系很有意思,能量交换模式和我们之前遇到的都不一样,或许能优化我们对类似异常的风险评估模型……”

周锐笑了笑,拍了拍艾拉的肩膀,又对雷啸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次任务的成功,不仅仅在于采集到了样本或击退了怪物,更在于他们三个人真正开始像一个整体那样运作。每个人都在战斗中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并且无条件地信任着同伴的判断。

回想几个月前,他第一次面对一只失控的、仅具有物理威胁的变异生物时,差点因为紧张而操作失误。是肖雅博士冷静地通过远程指导,一步步引导他稳定情绪,分析生物弱点,最终成功将其制服。那次之后,他花了大量时间进行心理抗压训练和战术模拟。

艾拉也曾因为过于依赖数据,在一次城市下水道的任务中,忽略了环境结构突然坍塌的风险,导致一名老队员为了救她而受伤。那件事给她上了沉重的一课,让她明白,战场不是实验室,变量无处不在。她现在依然重视数据,但学会了更综合地判断形势。

雷啸的转变则更为直观。他曾是“火力至上”的信徒,直到有一次,他们需要活捉一个被异常能量感染但仍有拯救可能的孩子。雷啸的重火力毫无用武之地,反而是周锐的精准麻醉弹和艾拉的能量场稳定技术解决了问题。自那以后,雷啸开始主动学习非致命性武器和战术,虽然他还是队里最强大的火力点,但他明白了力量需要控制和精确引导。

夕阳开始西沉,将雨林染上一层金红的色彩。小队登上了前来接应的垂直起降运输机。

机舱内,周锐看着窗外逐渐远去的、如同绿色海洋般的雨林,心中感慨。他们这些新成员,就像一颗颗原本散落的珠子,被“守望者”这根线穿起,又在一次次任务、一次次磨合、一次次前辈的言传身教中,被逐渐打磨、抛光,最终串联成一条坚韧的链条。

他们依然年轻,依然会犯错,依然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林默队长的深谋远虑、肖雅博士的睿智博学、零那神秘而强大的感应能力、秦武教官那如山岳般的可靠……都是他们需要仰望和追赶的目标。

但他们已经不再是需要被时刻保护的雏鸟。他们开始独当一面,处理越来越复杂的异常事件,守护着“基石”网络的一个个节点,为那个“最终面对真相的时刻”积累着宝贵的经验和力量。

运输机冲破云层,向着基地的方向飞去。周锐闭上眼睛,开始在心里构思任务报告的细节。他知道,今天的成功只是漫长守护之路上的一个小小脚印,但每一个这样坚实、可靠的脚印,都让他们离成为合格的“守望者”更近了一步。

而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多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守望者”,或许就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多守护住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