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又走向另一片地。

那里,翠绿的花生藤蔓,已经铺满了整个地面。

李砚秋蹲下身,抓住一根藤,用力往上一拔。

随着泥土的翻动,一串串果实饱满的花生被带了出来。

他捏开一个。

红色的花生衣包裹着两粒白胖的果仁,油光锃亮。

放进嘴里一嚼,满口都是浓郁的香气。

丰收的喜悦,瞬间充满了他的胸膛。

可紧接着,一个更现实,也更头疼的问题,摆在了他面前。

这么多粮食。

堆积如山的麦子,一望无际的花生。

怎么处理?

李砚秋的眉头,紧紧地拧了起来。

他一个人,就算不眠不休,也处理不完这海量的收成。

直接拿出去卖?

他立刻打消了这个危险的念头。

在这个年代,凭空冒出这么多粮食,那不是发财,那是找死。

一个“投机倒把”的帽子扣下来,谁也救不了他。

分给村里?

更不行。

怎么解释来源?

说是自己种的?谁信?

说是捡的?山神爷也不能这么大方。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李砚秋背着手,在田埂上烦躁地来回踱步。

难道就让这些顶级的粮食,烂在空间里?

他停下脚步,目光再次落在那片金色的麦浪上。

麦子……

面粉。

他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他又看向那片花生地。

花生……

花生油。

一个大胆的念头,让他豁然开朗。

对啊!

他为什么非要卖原粮呢?

他完全可以把这些东西,加工成成品再出手!

小麦加工成面粉,花生榨成花生油。

这样一来,价值能翻上好几倍。

更重要的是,面粉和花生油,比凭空多出粮食,更容易找到一个合理的说辞。

他可以说,自己是找到了门路,从外地搞来了一批处理的面粉和食油。

这个说法,虽然也有风险,但比直接拿出粮食,要稳妥得多。

想到这里,李砚秋的心脏,开始“怦怦”地剧烈跳动起来。

他越想,思路就越清晰。

他需要一台磨面机,还需要一台榨油机。

这些东西,县城的农机站应该能买到。

他可以用合作社的名义去买,就说村里要办个小小的农产品加工坊。

这完全合情合理。

机器有了,原料他空间里有的是。

那销路呢?

李砚秋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钱主任那张笑呵呵的脸。

县研究所!

那可是个消耗大户!

他完全可以把这些面粉和花生油,通过钱主任,直接卖给研究所的食堂。

一来,价格公道,不会被压价。

二来,研究所单位特殊,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至于赚来的钱,完全可以算在合作社的账上,作为集体收入。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空间产出的问题,又能给村里创造一笔巨大的财富。

一举两得!

这个计划非常周全。

李砚秋激动不已。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这事,得一步一步来。

第一步,就是要把办加工坊这件事,在村里通过。

他退出空间,重新躺回床上。

窗外的天色,已经开始泛起一丝鱼肚白。

李砚秋睁着眼,脑子里反复推演着整个计划的每一个细节,再无半点睡意。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纸照了进来。

李砚秋睁开眼,脑子里异常清醒。

加工坊。

这个念头,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机器可以买,原料空间里有的是,但最关键的一步,是销路。

必须找到一个稳定、安全,而且消耗量巨大的销路。

一个名字,瞬间从他脑中蹦了出来。

县研究所,钱主任。

李砚秋翻身下床,动作没有丝毫拖沓。

他快速洗漱完毕,甚至来不及吃早饭,抓起挂在墙上的外套,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家门。

天色尚早,县城的街道上行人稀少。

李砚秋径直朝着县研究所的方向走去。

他刚到研究所大门口,还没来得及跟门卫打招呼。

一道惊喜的声音就从里面传了出来。

“砚秋小兄弟!”

钱主任风风火火地从办公楼里冲了出来,脸上堆满了灿烂的笑容。

他几步冲到李砚秋面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力气大得惊人。

“你可算来了!我正想派人去村里找你呢!”

钱主任拉着他,不由分说地就往自己的办公室里拽,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啊!”

“砚秋小兄弟,你这次可是为国家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你知道吗?陈老在给省里、给京城的报告里,指名道姓地表扬了你!说你是这次发现矿区的首功之臣!”

钱主任看他的眼神,已经不是在看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

那眼神十分灼热,满是欣赏与器重,恨不得立刻把他供起来。

进了办公室,钱主任热情地把李砚秋按在沙发上,又亲手给他泡了一杯热气腾腾的浓茶。

“来来来,喝水,喝水。”

李砚秋端着茶杯,还没来得及开口。

钱主任就搓着手,一脸神秘地凑了过来,声音压得极低。

“砚秋小兄弟,我今天找你来,是有一件天大的好事要跟你说。”

李砚秋看着他。

“我们研究所,经过上级特批,准备扩招一批后勤人员。”

钱主任一拍大腿,声音里充满了难以掩饰的兴奋。

“我跟所里的领导班子商量过了,一致决定,邀请你来我们研究所工作!”

他伸出两根手指,在李砚秋面前晃了晃。

“采购员!正式编制!”

“只要你点个头,从下个月开始,你就是咱们研究所的人了!吃国家粮,端铁饭碗!”

钱主任的眼睛里放着光。

这年头,一个有正式编制的“铁饭碗”,足以让任何人眼红。

更何况,还是研究所采购员这种油水丰厚、人人羡慕的肥差。

他相信,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李砚秋闻言,心中却是一片平静。

铁饭碗?

他上一世捧了半辈子,早就腻了。

他笑着摇了摇头。

“钱主任,实在太感谢您的厚爱了。”

“只是我这人,在乡下野惯了,实在不是坐办公室的料,怕是会辜负您和各位领导的期望。”

钱主任脸上的笑容一僵。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不……不坐办公室?”

“砚秋小兄弟,你可想清楚了,这可是正式编制!多少人挤破头都求不来的好事啊!”

李砚秋依旧微笑着,态度却很坚决。

“我心领了。”

他巧妙地岔开了话题,指了指钱主任那紧锁的眉头。

“钱主任,我刚才看您,虽然嘴上说着好事,可这眉毛都快拧成一个疙瘩了。”

“是不是研究所里,遇到什么难处了?”

钱主任一愣。

他没想到,李砚秋心思如此敏锐,一眼就看穿了他强装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