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轮渡上的逆流人生 > 第102章 车盖布上的江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96 年春,料峭的寒意仍如影随形,丝丝缕缕地钻进每一寸空气。张毅怀揣着忐忑,紧紧攥着那个装着帆布样品的帆布袋,跟在老陈身后,脚步匆匆地朝着货运集团后勤科走去。那帆布袋的边缘,早已被张毅手心不断渗出的汗水浸软,摸起来黏糊糊的,似乎是他此刻紧张心情的写照。

后勤科李科长的办公室,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烟味,像是岁月在这里沉淀下的浑浊气息。桌上那只搪瓷杯,杯壁上的红漆已有些剥落,露出斑驳的底色,里面的茶叶沉在杯底,宛如一潭死水。

李科长坐在办公桌后,眼神中透着几分世故与狡黠,他漫不经心地捏起张毅递来的样品,随意翻了两页。

突然,他的手指在帆布的接缝处停住了,像是发现了什么端倪,紧接着,他从抽屉里摸出一个牛皮纸信封,轻轻推到张毅面前,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小张厂长,这行的规矩你懂——以后你们厂的布想走我们的车,总得让弟兄们有点念想。”

张毅还没来得及开口回应,李科长突然浑身一颤,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他的身体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手中的搪瓷杯“哐当”一声砸在地上,碎成几瓣,茶水溅了一地。整个人顺着椅子缓缓滑下去,瘫倒在地,嘴角溢出一串白色的泡沫,眼神也变得迷离起来。

老陈反应极快,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稳稳地扶住李科长,扯着嗓子大声喊道:“癫痫!这是癫痫发作了!”话音未落,他已迅速蹲下身,将李科长背在背上,朝着楼下狂奔而去。

三月的土路,还残留着冬日的坚硬,像是一块冰冷的铁板。老陈穿着那双解放鞋,每一步都踩得格外用力,在土路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

三里地的路程,他一路狂奔,蓝布褂子早已被汗水湿透,紧紧贴在身上。当他终于把李科长送进医院急诊室时,整个人像是一滩烂泥,扶着墙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先……先救人,规矩的事……以后再说。”

处理好李科长的事情后,张毅马不停蹄地赶到车队,去协调送货的相关事宜。此时,姓周的货车司机正蹲在车旁,专注地系着帆布。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旧工装,脸上带着几分沧桑,但眼神却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见张毅走过来,他停下手中的动作,指了指帆布角上系着的一根鲜艳的红绳,笑着解释道:“这是我们跑长途的暗号——红绳代表‘能超载’。要是遇到路政查得松的时候,就能多装两卷布,多赚点钱;要是系白绳,那就是前面有检查,你可千万别让装卸工多装,不然被抓住可就麻烦了。”他说着,轻轻拍了拍帆布,接着说道:“你们这布织得可真密实,比上次那个厂的质量好多了,耐造!就是得注意防水,上次我拉的布,半路上遇到大雨,被淋得透透的,最后赔了不少钱呢。”

张毅认真地听着周师傅的话,每一个字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当天,他就匆匆赶回厂里,找来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商量着对缝纫机进行改装。

车间里,老吴师傅正坐在缝纫机前,仔细地摩挲着那块帆布。他的双手布满了老茧,像是岁月刻下的勋章,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无数的故事。

突然,他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回忆与感慨:“这加长尺寸我熟啊,三十多年前,我给解放军缝帐篷,就是这个宽度。那时候可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缝纫机,全靠我们一针一线地手缝。缝完的帐篷,能挡得住山里的暴雨,比现在的塑料布还管用呢。”说着,他开始熟练地调试起缝纫机,随着针头的上下跳动,“哒哒哒”的声音在车间里回荡,如同是一首古老而又动听的乐章。“

现在有机器了,咱更得把活做好,不能让人家说咱老厂的布不行,丢了咱老厂的脸。”老吴师傅一边说着,一边专注地操作着缝纫机,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执着。

没过几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不期而至。豆大的雨点砸在地面上,溅起一朵朵浑浊的水花,天地间仿佛被一层雨幕笼罩。张毅放心不下,非要跟着周师傅的车去送货。车在国道上疾驰,雨点像断了线的珠子,“噼里啪啦”地砸在帆布上,发出密集而又响亮的声音。周师傅打开收音机,里面正播放着那首经典的《潇洒走一回》,欢快的旋律混着雨声,在车厢里飘荡开来。

“你这厂长真是少见啊,”周师傅笑着看了张毅一眼,眼中满是赞赏,“别的厂长都在办公室里舒舒服服地等着,你倒好,跟着车一起淋暴雨。”

张毅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帆布内侧,感觉不到一丝水汽,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说道:“不跟着看看,我这心里实在不踏实。只有亲眼看到布没事,我才能安心。”

周师傅听了,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你比我们这些跑江湖的还能闯,以后你们厂的布,我指定优先拉,就冲你这份认真劲儿。”

送完货回到厂里,张毅特意来到后勤科,将李科长之前给的那个牛皮纸信封原封不动地送了回去。信封里,还夹着一张他亲手写的字条:“李科长,看病需要钱,这钱您留着买工伤保险。我们厂的布,靠的是实实在在的质量说话,不搞那些歪门邪道。要是您信得过,以后咱们就按规矩合作,一起把生意做好。”

他走出后勤科时,一阵春风轻轻拂过,带着丝丝暖意,吹走了他身上的疲惫与寒意。手中的帆布样品袋在风中轻轻晃动,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诚信与坚守的故事。

他忽然觉得,这车盖布上的江湖,虽然充满了各种利益的纠葛与诱惑,但并不全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还有老陈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热肠,周师傅真诚实在的性情,以及老吴师傅手中那“哒哒”作响的缝纫机,他们都在守着最朴素的规矩,也守着最踏实的生意,让这个看似复杂的江湖,多了几分温暖与希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