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星光下的许诺 > 第185章 烙印深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的阳光透过纱帘,在餐厅的红木长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许念坐下时,发现自己的位置前,除了惯常的餐具,还多了一个小巧精致的锦盒。墨绿色的丝绒材质,没有标识,透着一种低调的贵重。

她微微一怔,下意识地看向对面的顾言深。

他正慢条斯理地用着早餐,姿态一如既往的优雅从容,仿佛那个锦盒的出现与他毫无关系。但许念注意到,他今天喝咖啡的速度比平时慢了些,握着杯柄的修长手指,指节微微泛白。

空气中流淌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静谧。

许念深吸一口气,伸出手,指尖略带迟疑地触碰到那冰凉的丝绒表面。她打开盒盖。

里面并非想象中璀璨夺目的珠宝,而是一枚印章。印章不大,材质是顶级的鸡血石,血色鲜艳浓郁,分布均匀,如霞光凝冻。印钮雕刻着极其精美的螭龙纹,线条流畅,古意盎然,一看便知是大师手笔,价值不菲。

她轻轻拿起印章,底部朝上,篆刻的阳文映入眼帘——不是顾言深的名字,也不是公司的徽记,而是两个字:

许念。

是她的名字。笔划沉稳,布局舒朗,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

她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呼吸瞬间滞住。这不仅仅是一份贵重的礼物,更像是一种仪式,一种烙印。他在用这种古老而郑重的方式,将她的名字,刻印在属于他的、最顶级的材质之上,宣告着她的独一无二。

她抬起头,目光盈盈地望向他,喉咙有些发紧,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顾言深终于放下了咖啡杯,抬眸迎上她的视线。他的眼神深邃,里面翻涌着复杂难辨的情绪,有试探,有期待,或许还有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紧张。

“偶然看到,觉得适合你。”他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沙哑,试图用最轻描淡写的语气,掩盖这份礼物背后沉甸甸的心意。

许念的指尖摩挲着印章温润的边角,那上面仿佛还残留着他挑选时指尖的温度。她看着他那双努力维持平静,却泄露了内心波澜的眼睛,忽然明白了。

这枚印章,是昨晚那句“我的夫人”之后,更进一步的确认。是舞池牵手的心照不宣之后,落在实处的烙印。他在用他的方式,笨拙而又极致用心地,一步步将她纳入他生命的版图,给予她名分,也给予她象征性的“权柄”。

“我很喜欢。”千言万语在心头翻滚,最终只化作这三个字。但她的眼神,她微微颤抖的指尖,以及那瞬间红了的眼眶,早已将内心巨大的震动和喜悦表露无遗。“谢谢。”

顾言深看着她眼中氤氲的水汽和那无法掩饰的感动,紧绷的下颌线终于不易察觉地松弛下来。他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重新拿起餐具,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许念看见,他低头用餐时,唇角勾起了一个极浅、极浅的弧度。

许念将那枚鸡血石印章带去了工坊,小心地放在她工作台最显眼,又不会被打扰的位置。那抹浓郁的红色,在一片素雅的修复工具和古旧画作间,显得格外醒目,如同她此刻无法平静的心湖。

她开始调配修复画作所需的矿物颜料。研磨朱砂时,那鲜艳的红色粉末,让她不由自主地又瞥向那枚印章。阳光正好落在上面,血色部分仿佛活了过来,流淌着温润的光泽。

她想起他递过锦盒时,那故作平静却暗含期待的眼神;想起他在慈善晚宴上,毫不犹豫的维护;想起舞池中,他揽在她腰间沉稳有力的手臂和落在耳畔的低语……

心绪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涟漪层层扩散,无法止息。她放下手中的活计,拿出自己平日用来记录修复笔记的私印和印泥。那是一方普通的青田石,刻着她名字的简略形式。

她看着那枚崭新的、象征着顾言深给予她全新身份和认可的鸡血石印章,心中一动。她取来一张洁净的宣纸,深吸一口气,将那枚鸡血石印章蘸上殷红的印泥,然后,郑重地、稳稳地,在雪白的宣纸上钤下——

许念。

两个鲜红的字迹,清晰,深刻,带着金石特有的力度和质感,烙印在纸上,也仿佛烙印在了她的心上。

她看着这两个字,看了许久。这不再仅仅是一个名字,这是他与她之间,那份日益深厚、无法言喻的情感联结的见证。从今往后,她的名字,将与他赠与的这方印记,紧密相连。

周末去见顾母的日子转眼即至。去的路上,许念还是有些紧张,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顾言深似乎察觉到了,在等红灯时,伸手过来,轻轻覆上她的手背,掌心温暖干燥。

“母亲很喜欢你送的那条苏绣披肩。”他目视前方,语气平静,却带着安抚的力量,“她性子静,话不多,你不用紧张。”

他的触碰和话语,像一阵和风,吹散了她心头的些许不安。她反手,与他十指轻轻交握,点了点头。

顾家老宅并非许念想象中那种奢华张扬的现代别墅,而是一处隐在闹市区的静谧园林。白墙黛瓦,亭台水榭,处处透着时光沉淀下来的雅致与底蕴。

顾母是一位气质雍容、眉眼间与顾言深有几分相似的妇人,穿着素雅的旗袍,坐在洒满阳光的玻璃花房里。她确实如顾言深所说,话不多,但眼神温和,看向许念时,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通透与淡淡的慈爱。

她仔细看了看许念带来的、自己亲手制作的合香和绘制的手绘书签,眼中流露出真心的赞赏:“心思很巧,手艺也好。言深这孩子,眼光是好的。”

她没有问任何让许念感到为难的问题,只是聊了些家常,问了问工坊的情况,对传统技艺的现状表达了关切。气氛比许念预想的要轻松许多。

期间,顾言深就坐在一旁,很少插话,只是偶尔为母亲和许念添上茶水。许念注意到,在这里,他身上那种商场上的凌厉气息收敛了许多,眉眼间甚至带着一种难得的、属于晚辈的温和与耐心。

顾母似乎看出许念的拘谨,温和地笑了笑,对顾言深说道:“言深,带念念去园子里走走吧,我有些乏了,歇一会儿。”

顾言深依言起身,带着许念离开花房,在老宅的园林里漫步。曲径通幽,竹林掩映,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

“我小时候,大部分时间住在这里。”顾言深忽然开口,声音在静谧的园中显得格外清晰。

他带着她穿过一道月亮门,来到一处相对独立的院落。推开一扇虚掩的、带着岁月痕迹的木门,里面是一间宽敞的琴房。靠窗的位置放着一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三角钢琴,琴盖紧闭,上面覆盖着白色的防尘布,边角已经微微泛黄。

琴房的墙壁上,挂着几幅照片。许念的目光被其中一幅吸引。那是一张有些年头的彩色照片,照片上,年轻时的顾母温柔美丽,怀里抱着一个看起来只有三四岁、穿着小西装、表情严肃得像个小大人似的男孩,那眉眼,赫然是顾言深的缩小版。他的身边,站着一位气质儒雅、笑容温和的男子,手轻轻搭在小男孩的肩上。那是许念从未见过的、顾言深的父亲。

照片里的顾言深,虽然依旧没什么笑容,但眼神是清亮的,带着孩童应有的纯真,依偎在父母身边,构成一幅完整而幸福的家庭画面。

许念的心,微微揪了一下。她听说过,顾言深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因意外去世了。这或许就是造就他后来冷漠性情的根源之一。

顾言深也看着那张照片,目光深沉,久久没有说话。他没有向她倾诉过往的伤痛,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允许她窥见了他内心深处,那片不轻易示人的、柔软的角落。

这一刻,许念忽然觉得,她与他的距离,前所未有的近。她看到了那个隐藏在冰山外壳之下,曾经拥有过温暖,也经历过失去的、真实的顾言深。

她悄悄伸出手,轻轻握住了他垂在身侧的手。

顾言深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随即,反手将她的手紧紧攥在掌心,力道很大,仿佛在汲取某种力量。

阳光透过古老的窗棂,照在两人紧握的手上,也照在墙上那张幸福的旧照上。时光在此刻仿佛交错,过往的悲伤与现在的温暖,无声地融合。

他没有说“爱”,她也没有。但那份深刻的理解、疼惜与彼此支撑的力量,早已超越了言语,深深烙印在彼此的灵魂深处。这一次的拜访,她不仅见到了他的母亲,更走近了他的过去,触碰到了他心底最真实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