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174章 “铁马”奔腾与“启灵”星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4章 “铁马”奔腾与“启灵”星火

“铁牛”的轰鸣声尚未在吕宋基地的硬质路面上完全消散,更为雄浑有力的咆哮便接踵而至。在鲁衡及其团队夜以继日的攻坚下,第一台专为牵引重物设计的 “铁马一号” 原型机,裹挟着黑烟与金属的震颤,驶出了“动力司”的工坊。

这台“铁马”比之前的“铁牛”庞大了近一倍,结构更加粗犷坚固,采用了功率更大的双缸卧式内燃机,虽然速度依旧缓慢,但其低转速下爆发出的巨大扭矩,足以轻松拖拽一门沉重的野战炮及其弹药车。李参将亲自到场验收,看着“铁马”在测试场上拉着模拟负载稳步前行,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带着十足锐气的笑容。

“好!有此‘铁马’,我陆军便如虎添翼!什么山川险阻,泥泞道路,皆不足惧!”他当即下令,优先生产一批“铁马”装备精锐炮兵团,并开始着手制定基于机械动力的新式陆军操典,演练步、炮、车协同的新战术。陆权思想,因为这个粗糙的铁家伙,开始悄然萌芽。

与此同时,基于内燃机的移动式发电站原型也开始在几个远离主电网的海外据点进行测试,为据点提供照明和部分工具动力,其价值在孤悬海外的环境中尤为凸显。而“自动舟”的构想也进入了图纸设计阶段,旨在革新繁忙的内河航运。

这股由内燃机点燃的“铁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军事与民生的方方面面,实实在在地提升着吕宋体系的硬实力。

然而,在“雷霆司”深处,与这火热朝天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启灵”项目,却进展得异常艰难。

选拔出的首批二十名“启灵者”,皆是兼具扎实格物基础与一定灵能感应的佼佼者。他们按照玄玑子破译并适当改良的“星镜”法门进行修习,试图提升自身意识与宇宙灵能背景辐射的共鸣精度。

过程远比预想的枯燥和痛苦。这并非武侠小说中的内力修炼,而是要求修习者进入一种极度专注、近乎“无我”的状态,去“倾听”和“分辨”那弥漫在空间中、平日根本无法察觉的、极其微弱而混乱的宇宙背景“噪音”,并尝试从中剥离出有序的“信号”。

多数人连入门都极其困难,不是无法长时间维持专注,就是根本无法感知到那所谓的背景灵能波动,甚至有人因强行感应而导致精神恍惚、头痛欲裂。实验室内,时常能看到修习者眉头紧锁、汗流浃背,却收获甚微的景象。

“太难了。”项目负责人,一位原本对灵能持半信半疑态度的年轻物理学家,疲惫地向陈默汇报,“这‘星镜’法门,更像是一种对感知极限的挑战。没有量化指标,没有明确路径,全凭个人悟性和……天赋。进展缓慢,而且无法有效复制。”

陈默看着监测数据上那些杂乱无章、几乎看不出规律的个人灵能波动图,也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科学讲究可重复、可量化,而“启灵”项目目前的状态,更像是在碰运气。

就在“启灵”项目陷入僵局,研究人员几乎要失去信心之时,一个偶然的发现,带来了转机。

一名叫墨衡的年轻“启灵者”,出身工匠世家,对机械结构有着异乎寻常的直觉。他在一次例行修习中,并非像其他人那样试图“空灵”地感知,而是下意识地在脑海中,将他最近正在研究的、一个关于能量回路稳定性的难题,构建成了一个精密的三维灵能结构模型。

就在他全神贯注于这个“思想实验”的瞬间,连接在他身上的高灵敏度灵能探测器,突然捕捉到了其脑波与外界灵能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序的协同波动!他脑海中那个虚拟的灵能结构模型,竟然引动了外界微弱的真实灵能,按照其构型进行了短暂的、微弱的“显化”!

虽然这“显化”微弱到几乎无法造成任何物理影响,持续时间也仅有数秒,但其展现出的 “意识直接干涉灵能场” 的可能性,让所有目睹这一数据的 researchers 都震惊了!

“不是被动感知!是主动构建!”陈默激动地抓住玄玑子的手臂,“星陨文明的‘星镜’,或许并非让我们去‘寻找’已有的秩序,而是教导我们,用自己的意识去‘创造’和‘定义’秩序!用高度有序的意念,去引导无序的背景灵能!”

这个发现,彻底改变了“启灵”项目的方向。他们不再强求修习者去冥思苦想“空灵”状态,而是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脑海中构建高度有序的、涉及能量、物质或信息的“思维模型”,并尝试用意志力将其“投射”到外界的灵能场中。

效果立竿见影!

虽然依旧困难重重,但有了具体的目标和方法,进展速度明显加快。墨衡之后,陆续又有几名在数学、几何、流体力学等领域有深厚造诣的“启灵者”,成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微弱的意识引导灵能现象。他们仿佛一群在黑暗中摸索的工匠,终于找到了工具的正确握法。

这点点“启灵”的星火,虽然微弱,却为“多相水晶核心”的研制,指明了一条全新的、或许能绕过部分硬件限制的道路——或许,未来的核心,不仅是一个物理装置,更需要一个能够与之完美共鸣的“意识接口”或“控制者”。

而就在吕宋这边,铁流奔腾,灵火初燃之际。

“巡天镜”再次确认,来自银河系中心的信号强度,在过去一个月内,提升了零点三个百分点。并且,其信号内容中,那段类似“接触协议信标”的调制信息,重复出现的频率增加了。

南方苍梧大陆的污染悸动,也随之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

玄玑子甚至感应到,大陆深处,似乎有某个庞大的、由无数变异体意识碎片强行聚合而成的、混乱而原始的“集体意识”,正在那星空信号的持续“照射”下,缓慢地……苏醒。

星海的回响不再是低语,而是逐渐清晰的敲门声。

深渊的阴影不再沉寂,而是开始蠕动身躯。

留给他们的时间,似乎正在加速流逝。

“铁马”的履带碾过大地,“启灵”的星火闪烁在实验室。

吕宋文明,在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上同时狂奔,试图在那扇门被彻底敲开之前,获得足以自保,甚至……开门迎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