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173章 铁流初涌与星陨回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3章 铁流初涌与星陨回响

“铁牛”的轰鸣,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块巨石,在吕宋基地内部激荡起远比内燃机本身更为深远的涟漪。那辆粗糙、缓慢、喷吐着黑烟却无需畜力的钢铁车辆,以其最直观的方式,向所有人昭示了“动力解放”所带来的无限可能。

李参将几乎是立刻嗅到了其中的军事价值。他亲自督阵“动力司”,要求鲁衡团队优先开发用于牵引野战火炮的 “铁马” (拖拉机或早期卡车原型),以及一种能够搭载轻型火炮、拥有基本装甲防护的 “铁甲车” (装甲车雏形)。虽然受限于当前内燃机的功率和可靠性,这些设想距离实战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一个全新的、脱离了轨道和港口限制的陆地机动作战概念,已经悄然萌芽。

陈默则着眼于更广阔的民生与工业应用。他指示鲁衡,在改进动力的同时,开始设计基于内燃机的固定式大功率发电机、用于矿山和工坊的移动式动力站,甚至开始构思一种能够自行推进的 “自动舟” (早期摩托艇)以改善内河运输。这些看似平凡的应用,一旦普及,将从根本上改变能源的分布和利用方式,进一步释放生产力。

然而,就在吕宋上下为这“铁流”初涌而振奋,并全力投入后续研发之际,来自星陨军事堡垒“铁砧”的那条关于“完整版多相水晶核心能有效干扰‘秩序之敌’”的关键信息,如同一声无声的惊雷,始终悬在陈默和玄玑子等高层的心头。

“铁牛”固然可喜,但面对那可能来自星海的、能够寂灭星辰的威胁,内燃机之力,不过如同孩童的玩物。真正的希望,依旧在于那晦涩深奥的“多相水晶核心”。

在“雷霆司”最核心的绝密实验室内,气氛与“动力司”的火热朝天截然不同,这里只有各种精密仪器低沉的嗡鸣,以及研究人员紧锁的眉头和压低的讨论声。陈默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铁砧”传来的数据,尤其是关于“秩序之敌”对高度有序灵能场“过敏”这一特性的深度解析上。

“关键不在于能量的‘量’,而在于能量的‘序’与‘纯’。”陈默指着灵能频谱分析图上一条极其细微、需要放大数万倍才能观测到的基线波动,“根据‘铁砧’数据反推,‘秩序之敌’的低阶单位,其灵能场充满了杂乱的‘噪音’,它们依靠这种混乱来侵蚀有序结构。而完整版的‘多相水晶核心’,其产生的场域,是一种近乎‘绝对基准’的纯净有序,对于依赖混乱的它们而言,就像是黑暗中突然出现的强光,会瞬间‘致盲’甚至‘灼伤’其灵能结构。”

“所以,我们不需要制造一个能量足以毁灭行星的核心,”一位年轻的研究员恍然大悟,“我们只需要制造一个……足够‘纯净’和‘稳定’的核心,就能成为对抗它们的‘灯塔’或‘净化器’?”

“理论上是这样。”陈默点头,但眉头并未舒展,“但难点也在于此。要达到那种级别的‘有序’和‘纯净’,意味着我们对能量,尤其是灵能的控制,必须达到近乎‘法则’的层面。这远不是我们现在靠材料和工艺堆砌能够实现的。”

就在研究再次陷入理论瓶颈时,玄玑子那边传来了新的进展。他持续尝试以“心桥”与“铁砧”堡垒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虽然依旧无法触及核心权限,却意外地从其开放的非密级历史数据库中,挖掘到了一些关于星陨文明如何初步驯服和引导灵能的记载。

这些记载并非高深的技术蓝图,而更像是一种……哲学理念与基础锻炼法门。其中提到,在星陨文明的早期,他们的先贤并非直接利用灵能力量,而是首先通过一种名为 “星镜” 的冥想法,提升个体意识与宇宙基础能量场(即灵能背景辐射)的共鸣精度,从而能够更清晰地“感知”和“描绘”能量的流动,为后续的技术应用打下基础。

“这不就是……道门存思、内丹之术的某种……科学化、系统化阐述吗?”玄玑子看着破译出的内容,震惊不已。星陨文明的道路,似乎与东方古老的修行文化,在某个极其原始的节点上,产生了奇妙的交汇。

他立刻将这一发现与陈默分享。两人都意识到,这或许是一条绕过部分材料与工艺限制的蹊径——如果无法立刻从“硬件”上达到要求,是否可以先从“软件”,即对灵能的感知和操控精度上寻求突破?

一个大胆的构想被提上日程:选拔一批兼具格物思维和灵能天赋的人员,尝试修习这种“星镜”法门,同时结合吕宋现有的灵能探测和调控设备,进行量化研究和辅助训练,以期培养出第一批能够更精细感知和引导灵能的“新人类”或“工程师”。 他们或许无法立刻制造出完整的核心,但可能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不完整的核心碎片,或者为未来的核心制造提供关键的“意识接口”。

这个计划被命名为 “启灵”项目。

就在“启灵”项目悄然启动,试图从另一个维度叩响“多相水晶核心”大门的同时,遥远的星空,似乎并未忘记这片“放逐之地”。

“巡天镜”控制中心再次捕捉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方向的、规律性更强的信号脉冲。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的信号中,似乎夹杂了一段极其短暂、但结构更加复杂的调制信息!其编码方式,与“铁砧”堡垒数据库中提到过的、一种用于星际间文明等级初步评估的 “接触协议信标” 高度相似!

“它们……可能在尝试进行更深入的‘扫描’,或者……是在发送某种‘问卷’?”首席天文技术官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

几乎在信号被捕捉到的同一时刻。

南方苍梧大陆深处,那几处活跃的污染源,其能量波动再次出现了与信号谐波同步的、更加剧烈的悸动!仿佛在回应着星空的呼唤。

而监控凌云意志印记的设备上,那条微弱的能量线,也再次出现了清晰的、指向信号的“响应”凸起!

星空的回响,愈发清晰。

苍梧的阴影,随之躁动。

而那缕融合于规则的意志,依旧在沉默地见证,并以其独有的方式,参与着这场跨越维度的对话。

铁流在地面初涌,试图改变文明的轨迹。

而星海的低语与深渊的回响,则提醒着他们,真正的考验,从来都不止于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