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沉浸式快穿 > 第25章 阖家团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透过坤宁宫的窗纱,洒在铺着云锦的床榻上。

乐正照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惊扰了身旁熟睡的苏沅。

他俯身,在她额间落下一个轻柔的吻,才换上朝服悄然离去。

待苏沅醒来时,桌上已摆好了温着的粥品,旁边放着一张纸条,是乐正照的字迹:“朝堂有早议,粥已温好,莫忘了吃。”

她拿起纸条,指尖拂过熟悉的字迹,嘴角不自觉地扬起笑意。

吃过早饭,苏沅叫来青禾,仔细叮嘱:“邬家老宅那边你多费心,羽儿身子弱,每日的汤药要盯着她按时喝,若有半点不适,立刻来报。”

青禾躬身应下:“娘娘放心,奴婢定会好好照顾三小姐。”

苏沅又让人传旨,调三名经验丰富的老太医常驻邬家,专门为邬羽调理身体,才算放下心来。

每隔几日,苏沅便会回邬家探望。

每次回去,都能看到邬羽的气色好了几分——从前苍白的脸颊有了血色,也能偶尔在庭院里散步了。

邬羽拉着她的手,笑着说:“姐姐,有青禾和太医在,我好多了,你不用总惦记着我。”

苏沅看着妹妹的笑容,心中满是安定:“你是我妹妹,我不惦记你惦记谁?”

这日,苏沅刚从邬家回来,就听说邬朗求见。

她走进大殿时,正看到乐正照与邬朗相对而坐,桌上放着一枚兵符。

邬朗见她进来,起身行礼:“臣参见皇后娘娘。”

苏沅笑着摆手:“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阿朗,你怎么突然要交兵符?”

邬朗看向乐正照,语气诚恳:“陛下,如今边疆稳定,臣想留在京中陪着家人,这兵符理应归还朝廷。”

乐正照拿起兵符,递给邬朗,却笑着说:“兵符你先收着,朕有个更好的主意——朕拟旨封你为兵部尚书,留在京中辅佐朕,既不用远离家人,也能为朝廷效力,岂不是两全其美?”

邬朗愣住了,随即眼中满是感激,跪地叩首:“臣谢陛下恩典!臣定当鞠躬尽瘁,为陛下分忧!”

苏沅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乐正照不仅给了她安稳,也给了她的家人依靠。

傍晚,乐正照处理完朝政,回到坤宁宫时,看到苏沅正坐在灯下,为他缝补衣袍。

他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抱住她:“阿萦,辛苦你了。”

苏沅转过身,靠在他怀里,轻声说:“你为江山操劳,我为你缝补衣裳,这都是我们该做的。”

窗外夕阳渐渐落下,将宫殿染成暖金色,殿内烛火摇曳,映着两人相握的手。

朝堂之上,帝王勤政,百姓安居乐业;后宫之中,夫妻情深家人和睦。

这国泰家和的岁月,正是他们历经风雨后,最珍贵的归宿。

时光荏苒,坤宁宫的庭院里,当年乐正照为苏沅种下的兰草已郁郁成茵。

这年盛夏,殿内传来婴儿响亮的啼哭,打破了宫中的宁静——苏沅顺利生下一名皇子,眉眼间竟与乐正照幼时有着七分相似。

产房外,乐正照来回踱步,玄色龙袍被汗水浸湿了大半。

他听到哭声的瞬间,猛地冲到门口,却又克制地停下脚步,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皇后……皇后怎么样?”

当产婆抱着襁褓出来,笑着说“娘娘安好,皇子康健”时,他悬着的心才彻底落下。

他快步走进殿内,握住苏沅苍白的手,眼眶泛红:“阿萦,辛苦你了。”

苏沅虚弱地笑了笑,看着他紧张的模样,轻声道:“你比我还紧张,都快把地砖踩破了。”

乐正照俯身,在她额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目光落在襁褓中皱着小脸的婴儿身上,满是初为人父的温柔。

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他与苏沅爱情的见证。

太子乐正瑾满月那日,坤宁宫挤满了前来道贺的朝臣与宗室,可最手忙脚乱的,当属乐正照与苏沅这对新手父母。

中午小家伙哭着要喝奶,乐正照刚处理完朝政回来,来不及换朝服就冲过去抱孩子,却因姿势不对让小家伙哭得更凶。

苏沅忍着产后虚弱起身,手把手教他托住孩子的头,笑着打趣:“陛下,您在朝堂上运筹帷幄,怎么抱个孩子倒慌了神?”

乐正照满脸窘迫,却不肯放手,反复练习直到孩子在他怀里安稳睡着,才轻手轻脚地将孩子放回摇篮,眼神里满是小心翼翼的疼爱。

待乐正瑾长到五岁,夫妻俩的“严父慈母”模式便显露出来。

乐正照每日下朝后,必亲自教他读《三字经》,若儿子走神,便会沉下脸让他重新诵读。

苏沅虽心疼儿子,却从不多言,只在他完成功课後,递上一块蜜糕作为奖励。

有次乐正瑾闹脾气摔了毛笔,乐正照正要责罚,苏沅却拉住他,轻声道:“孩子还小,咱们慢慢教,别吓着他。”

夫妻俩一个严管、一个柔护,倒让乐正瑾渐渐养成了沉稳懂事的性子。

一年后,苏沅再次临盆,这次却出了意外。

产房内传来稳婆焦急的声音:“娘娘大出血!快拿参片来!”

殿外的乐正照听到这话,瞬间脸色煞白,不顾众人阻拦就要冲进产房,被邬朗死死拉住:“陛下您不能进去!太医们正在施救,您要稳住!”

乐正照拳头紧握,指节泛白,耳朵里只剩下自己的心跳声和产房内压抑的动静。

他在殿外守了整整三个时辰,直到听到婴儿微弱的哭声,紧接着太医匆匆出来禀报:“陛下,娘娘保住了!是位公主!”

他才踉跄着走进殿内,看到苏沅躺在床上,气息微弱,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他坐在床边,紧紧握住苏沅的手,声音哽咽:“阿萦,以后我们不生了,再也不生了,我只要你好好的。”

苏沅虚弱地抬手,擦去他的眼泪,笑着说:“傻瓜,别哭了……你看,女儿多可爱。”

乐正照低头,看着襁褓中小小的婴儿,又看向身边的苏沅,心中满是后怕与庆幸——他宁愿舍弃万千荣华,也不愿失去她分毫。

日子一天天过去,女儿乐正瑜出落得粉雕玉琢,两夫妻“女儿奴”的特质也显现了出来。

小公主刚满月,乐正照便让人用和田玉雕琢了一套小巧的玩具,连摇篮都是用百年楠木打造,缀满了会发出清脆声响的银铃。

乐正瑜刚会说话,乐正照就把她抱在膝头处理奏折,小家伙伸手去抓御笔,他非但不恼,还笑着把笔递到她手里,任由她在纸上画得乱七八糟。

苏沅更是将她捧在手心,亲自为她缝制小衣裳,上面绣满了粉嫩嫩的桃花与蝴蝶,连孩子哭闹时,她都舍不得责备一句,只轻声细语地哄着。

有次太子练字时耍赖偷懒,被乐正照罚站,小公主看到哥哥委屈的模样,便拉着乐正照的衣角,奶声奶气地说:“父皇,别罚哥哥……瑜儿给你唱歌。”

乐正照瞬间没了脾气,弯腰抱起小公主,刮了刮她的小鼻子:“就你会心疼哥哥。”

苏沅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笑着摇了摇头——这对儿女,一个承载着江山的期望,一个被捧在手心呵护,却是他们心中同样珍贵的宝贝。

苏沅偶尔会打趣乐正照:“你对太子这般严格,对公主却这般宠溺,小心将来惯坏了她。”

乐正照却认真地说:“太子是未来的君主,需得历经磨砺,而我们的女儿只需一生平安喜乐,做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便好。”

每年春节,一家人都会聚在邬家老宅。

邬羽的身体彻底好转,在苏沅的撮合下,嫁给了一位温文尔雅的翰林学士,夫妻二人琴瑟和鸣。

邬朗则娶了一位将门之女,两人志同道合,他在兵部尚书的职位上兢兢业业,成了乐正照最得力的助手。

乐正照卸下帝王的威严,陪着孩子们在庭院里放烟花。

苏沅与邬羽、邬朗的妻子围坐在一起,说着家常;邬朗则与妹夫品酒论事,笑声传遍了整个宅院。

老槐树下,孩子们追逐打闹,长辈们笑意盈盈,满院的温馨与热闹,是他们历经风雨后,最圆满的归宿。

除夕夜的钟声响起,乐正照牵着苏沅的手,站在庭院中,看着漫天绚烂的烟花,轻声道:“阿萦你看,我们的家,我们的江山,都好好的。”

苏沅靠在他肩上,望着眼前的阖家团圆,笑着点头:“嗯,都好好的。”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满院的欢声笑语中。

那些曾经的苦难与分离,早已被岁月酿成了甘甜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