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逃荒后,在京城开了家活死人医馆 > 第293章 王府疑云?夜探深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3章 王府疑云?夜探深宅

苏晚放下茶盏时,青瓷与木案相碰,发出清脆的 “叮” 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室内陡然响起,惊得春桃缩了下脖子,像只受惊的鹌鹑,肩膀微微颤抖。

“柳府的管事可还在外头?” 她垂眸理了理袖口,指腹摩挲着腕间那枚刻着 “活” 字的银镯,银镯触手温热,打磨得光滑无比。这是顾昭前日让人打的,说是医馆的标记,戴在手上有种莫名的安心。“让他进来。”

门帘掀起的刹那,穿玄色锦袍的管事哈着腰跨进来,额头细密的汗珠在烛火的映照下泛着光,宛如一颗颗细碎的珍珠。他的锦袍上绣着精致的云纹,衣角微微有些褶皱,显然是一路匆忙赶来。“苏姑娘,我家夫人久闻活死人医馆的名号,这头痛的毛病寻遍太医院都没起色,程先生特特推荐了您……”

“程先生?” 苏晚抬眼,眼底似有冷光一闪而过,犹如寒夜中的流星,稍纵即逝。程伯年是赵王李承泽的首席幕僚,上月才因私运药材被顾昭截过货,这里面的关系,怕是错综复杂。她转着茶盏,茶盏里的茶水轻轻晃动,散发出淡淡的茶香。“可知道柳夫人头痛多久了?”

“约莫半年。” 管事掏出手帕擦了擦后颈,手帕是上好的绸缎,绣着淡雅的兰花。他的动作略显慌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起先只是偶尔发作,这月愈发厉害,前日疼得摔了茶盏,碎瓷片扎进手背……” 他突然噤声,喉结动了动,像是想起了什么忌讳。“苏姑娘若能治好,我家王爷必有重谢。”

“重谢倒不必。” 苏晚起身取过药箱,药箱是用上好的檀木制成,边角包着铜皮,显得古朴而厚重。铜锁扣上时 “咔嗒” 一声,声音清脆悦耳。“但请管事带路。”

顾昭的身影从院角的梧桐后闪出来时,她正踩着王府朱漆台阶往上走。他穿了身青布短打,布面上打着几个补丁,显得有些破旧,但腰间别着的那柄短刀,刀鞘泛着幽光,一看便知不是凡品,像是寻常护院,却又透着一股不凡的气质。

四目相对的瞬间,他微微颔首,动作极为隐蔽,却又清晰地传达出信息 —— 影十四已经混进护卫队,外围暗卫也布好了。苏晚心中稍安,脚步也愈发沉稳。

“苏姑娘请。” 管事引着她拐过抄手游廊,沉水香混着潮湿的青苔味扑面而来。沉水香的味道醇厚悠长,而青苔味则带着一丝潮湿的土腥,两种味道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压抑的感觉。

转过月洞门时,她瞥见影十四正靠在廊柱上擦刀,刀身映出他半张冷峻的脸,轮廓分明,眼神锐利。见她看来,指尖轻轻敲了敲刀柄 —— 这是暗卫的 “安全” 暗号,苏晚心中默默回应,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厢房里的炭火烧得正旺,红彤彤的炭火映得整个房间暖烘烘的。柳氏斜倚在软枕上,面色白得像敷了层粉,却毫无血色,鬓角却沾着细汗,在烛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

见苏晚进来,她勉强撑起身子,声音发虚,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其吹倒:“有劳苏姑娘了。”

苏晚刚要上前,旁边的小丫鬟突然跪下来,膝盖撞在青砖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惊得烛火摇晃,光影在墙上摇曳不定。“苏姑娘务必治好侧妃!” 那丫鬟攥着她的裙角,眼眶通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仿佛下一秒就会夺眶而出。“前日王爷说再治不好…… 再治不好就要把我们发卖去北边……”

“翠儿!” 柳氏轻咳一声,声音虚弱却带着一丝威严。“不得无礼。”

苏晚蹲下身,轻轻掰开翠儿攥得发白的手指,能感觉到那双手在剧烈地颤抖,像是浸在冰水里,冷得刺骨。“我尽力。”

诊脉时,指腹刚搭上柳氏腕间,苏晚的瞳孔便微微一缩。脉息浮而细,像是被抽干了力气的游丝,若有若无,可仔细辨去,又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滞涩 —— 这不是普通的虚症。她的眉头微微皱起,神情变得凝重。

她翻开柳氏的眼皮,眼白里浮着几缕暗红血丝,犹如蜘蛛网一般。再看舌苔,舌质紫暗,边缘有明显的齿痕,像是被牙齿狠狠咬过。

“侧妃近日可觉得口干舌燥?” 她取出银针,银针在烛光下闪烁着寒光。在柳氏合谷穴上轻轻一刺,手法娴熟而精准。“夜间是否盗汗?”

柳氏攥着帕子点头,帕子是丝质的,绣着精美的花纹,此时已被她攥得皱巴巴的。“半夜常被渴醒,喝多少水都不管用。”

银针拔出来时,针尖上挂着一滴暗红的血珠,血珠在烛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泽。苏晚凑近些闻了闻,一股极淡的苦杏仁味钻进鼻腔,她的眉峰拧紧,心中已有了几分判断。

她又在曲池穴下针,这次血珠颜色更暗,甚至泛着诡异的紫,仿佛蕴含着某种不祥。

“侧妃并非风寒所致。” 她收了针,声音沉下来,带着一丝严肃。“是长期摄入微量毒素。”

“毒?” 柳氏猛地坐直,帕子掉在地上,眼神中充满了惊恐和难以置信。“怎么会?我每日用的饮食都是……”

“是赤尾藤。” 苏晚截断她的话,语气肯定。“这毒极难察觉,每次只放指甲盖大小的量,半年下来……” 她没说完,扫了眼缩在角落的翠儿。

翠儿突然上前两步,又慌忙退回去,绞着帕子低声道:“苏姑娘,最近厨房换了批新厨娘,说是从晋州来的。侧妃每次发病前,都喝过她们做的银耳莲子羹……” 她迅速往门口瞥了眼,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从袖中摸出张纸条塞给苏晚,纸条有些褶皱,显然已经被她反复摩挲过。“这是她们进出偏院的时辰,我…… 我抄了半个月……”

苏晚捏着纸条的手紧了紧,正要问,院外突然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沉稳而有力。

“侧妃这是请了哪位妙手?” 声音清润中带着几分冷,犹如冰山上的清泉,透着一股寒意。苏晚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

她迅速将纸条塞进袖中,转身时已换上温和笑意,可笑意却未达眼底。

赵王李承泽跨进门来,玄色锦袍上绣着金线云纹,在烛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腰间玉牌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宛如一块寒冰。

他打量着苏晚,目光像两把刀,锐利而冰冷,仿佛能看穿她的内心。“本王听说你能活死人肉白骨?”

“王爷谬赞。” 苏晚垂眸,神色恭敬,却又不失分寸。“不过是会些寻常医理。”

“寻常医理?” 李承泽轻笑一声,笑声中带着一丝嘲讽。走到案前拿起她的银针,银针在他手中闪烁着寒光。“这针倒是特别,比太医院的细上一圈。” 他指尖摩挲着针尾的 “活” 字,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玩味。“活死人医…… 好名字。”

苏晚看着他的动作,心跳微微加快,手心微微沁出薄汗。这双沾过多少血的手,此刻正握着她的银针。她不动声色地后退半步,让自己离柳氏更近些,仿佛这样能获得一丝安全感。

“王爷若是信得过,晚些可请太医院来会诊……”

“不必。” 李承泽突然将银针递还给她,动作干脆利落。“本王身子好得很。” 他的目光扫过柳氏泛青的唇色,又落在苏晚袖中鼓起的纸条上,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倒是侧妃,苏姑娘可要用心治。”

“自然。” 苏晚接过银针,感觉掌心沁出的薄汗更多了,仿佛那银针也变得滚烫起来。“只是要彻底根除,需查看食材来源,确保再无毒素混入。”

“哦?” 李承泽挑眉,眼神中带着一丝怀疑。“苏姑娘还懂膳食?”

“医食同源。” 苏晚笑着将药箱扣紧,笑容显得有些牵强。“晚些想去厨房看看。”

“好。” 李承泽转身往外走,玄色衣摆扫过青砖,发出轻微的 “簌簌” 声。“翠儿,带苏姑娘去。”

门帘落下的刹那,苏晚瞥见他站在廊下,仰头望着月亮。月光照在他脸上,阴影里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 —— 像是猎人看着猎物自己撞进陷阱,那笑容中充满了算计和阴谋。

“苏姑娘?” 翠儿扯了扯她的衣袖,声音发颤,犹如风中的落叶。“厨房在后院偏院,要…… 要现在去吗?”

苏晚摸了摸袖中的纸条,上面记着 “丑时三刻,偏院西角门”。她望着廊外渐浓的夜色,夜色如墨,仿佛隐藏着无数的秘密。轻声道:“去。”

院角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夜的神秘。远处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 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回荡,显得格外清晰。

顾昭的暗桩就藏在厨房外的桃树上,此刻正捏着枚铜钱大小的信号箭,信号箭在月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目光紧盯着苏晚走进偏院的背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他摸了摸腰间的短刀,刀鞘上还留着昨日磨过的锋锐,刀柄被他握得紧紧的。若是半柱香后没听到苏晚的暗号,他不介意拆了这赵王的王府。

而苏晚踩着青石板往偏院走时,袖中的纸条被攥得发皱,仿佛她的心情也如同这纸条一般,纠结而紧张。她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一下一下,撞着肋骨,仿佛要冲破胸膛。

偏院的门虚掩着,门缝里漏出一线昏黄的光,映得墙上的青苔泛着诡异的绿,仿佛隐藏着某种未知的危险。

“苏姑娘,到了。” 翠儿的声音像片飘在风里的叶子,脆弱而无助。

苏晚伸手推门,木门 “吱呀” 一声开了,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仿佛打破了某种禁忌。

门内,七八个厨娘正围着灶台,锅里熬着的汤腾起热气,在冷夜里凝成白雾,白雾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一种朦胧而诡异的感觉。

其中一个厨娘转过脸来,脸上有道刀疤,从左眉骨一直划到下颌,犹如一条扭曲的蜈蚣,显得格外狰狞 —— 那是晋州匪首周大疤的标记。

苏晚的瞳孔猛地收缩,心中涌起一股寒意。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顾昭说的北疆计划,原来在这里……”

而更远处,赵王李承泽站在望月楼上,望着偏院亮起的灯火,灯火在夜风中摇曳不定。指尖轻轻叩着栏杆,栏杆上的雕花在月光下若隐若现。

他身后的暗卫单膝跪地,声音低沉而恭敬:“影十四混进护卫队了,统领在外围。”

“无妨。” 李承泽笑了,笑容中充满了自信和得意。“他们要找的毒坊,可不止这一处。” 他望着苏晚的背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残忍。“让周大疤把赤尾藤的账本准备好,本王要让这活死人医…… 变成活死人。”

风卷着几片枯叶掠过偏院的墙头,枯叶在风中打着旋儿,发出 “沙沙” 的声响。苏晚低头时,看见青石板缝里有半枚铜钱 —— 是影十四留下的暗号:“地下有密道”。

她蹲下身假装系鞋带,指尖摸到石板边缘的凹痕,轻轻一按,石板下传来 “咔嗒” 一声轻响,仿佛打开了通往未知的大门。

厨房的灶台上,汤锅里的热气越来越浓,飘着若有若无的苦杏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