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雾如同轻柔的薄纱,依旧弥漫在营地外的空地上,给这片区域蒙上了一层朦胧的神秘色彩。此时,五顶用草席搭建的医棚已赫然矗立在空地上,它们整齐排列,仿佛是守护营地百姓健康的堡垒。

苏晚正蹲在最中间那顶棚子前,手中握着炭笔,在竹板上认真地书写 “义诊” 二字。炭笔与竹板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墨迹顺着竹纹缓缓洇开,恰似两簇熊熊燃烧的火苗,仿佛在为前来求医的人们指引希望。

“苏大夫!” 一声急切的呼喊从东边的土坡传来。

只见一个裹着补丁灰布衫的老妇,正攥着一只破碗,迈着蹒跚的步伐匆匆跑过来。那破碗的碗底还粘着隔夜的野菜粥,在晨光的映照下,散发着微微的暗光。“我家老头子咳血三月,赵仁堂说治不了,您给瞧瞧?” 老妇的声音带着一丝哀求,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苏晚闻声抬头,看到老妇眼尾的皱纹里还凝着晶莹的晨露,鬓角的白发被风轻轻掀起一绺,在风中微微颤抖。她赶忙伸手,轻轻扶住老妇坐下,指尖触碰到对方胳膊上硌手的骨节,那瘦骨嶙峋的触感,让苏晚心里一紧,她知道,这是饿了许久的人才会有的状态。“大娘您坐,我先给您把把脉。” 苏晚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如同春日里的暖阳,给人以安慰。

话音未落,仿佛是得到了某种召唤,挎竹篮的农妇、光脚的孩童、拄拐的老叟,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来。他们脸上带着期待与焦急,脚步匆匆,使得地面扬起一片淡淡的尘土。

阿兰抱着药箱,费力地挤到苏晚身边,鼻尖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昨儿夜里我在各片草棚喊了,说苏大夫义诊不要银钱,您看 ——” 她兴奋地比划着越聚越多的人群,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足有五十号人了!”

苏晚的手指搭在老妇的腕间,专注地感受着脉搏的跳动。她能感觉到那脉搏虚弱得如同漏了缝的风箱,虚浮无力,几乎要消散在空气中。就在她抬头的瞬间,眼角的余光瞥见人群里有个穿靛青布衫的男人正往这边张望,腰间别着铁尺,那熟悉的装扮,正是赵仁堂药铺的伙计。

“先治急的。” 苏晚轻轻将老妇的手放回膝盖,眼神坚定地对阿兰说道,“阿兰,记好顺序,外伤、咳血、高热的排前面。”

话音刚落,医棚外突然传来 “咚” 的一声闷响,仿佛一记重锤敲在人们的心口。

“大夫!大夫救命啊!” 王铁匠的声音带着无尽的焦急,他撞开人群,如同一头狂奔的公牛般冲了进来,怀里紧紧抱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

孩子面色青紫得如同熟透的茄子,嘴角挂着白沫,白沫在阳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双手紧紧攥成拳头,死死抵在胸口,身体不住地抽搐着。

王铁匠的粗布短打已被汗水完全浸透,紧贴在身上,铁砧砸出来的老茧在孩子后颈勒出一道深深的红印。“我家石头晌午吃了半块饼,刚还在院儿里跑,这会子突然抽风!” 王铁匠的声音带着哭腔,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无助。

苏晚猛地站起身来,动作之快,使得竹凳在地上划出一道刺耳的声响,仿佛在为这紧张的气氛助威。

她迅速探了探孩子的颈动脉,脉搏跳动得极快,如同被踩了尾巴的兔子般慌乱急促。掀开孩子的眼皮,只见瞳孔已经缩成针尖大小,舌苔发灰,透着一股不祥的气息。“是不是吃了发霉的东西?” 苏晚焦急地问王铁匠,“饼是哪里来的?”

“昨儿在后街米铺买的!” 王铁匠的喉结上下剧烈滚动,声音因为紧张而变得沙哑,“说是赈灾粮磨的面,便宜......”

苏晚的指甲不自觉地掐进掌心,留下一道道浅浅的痕迹。她太熟悉这种症状了 —— 黄曲霉毒素中毒,在现代急诊科,每年都要接诊几例这样的患者。

她迅速转身,对着阿兰大声喊道:“烧热水!拿干净的布和铜盆!魏五,去我医箱里拿生姜和甘草,快!” 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医棚里回荡。

人群瞬间像炸开了锅一般,嗡嗡声不绝于耳。

有老妇扯着嗓子喊道:“这是中邪了吧?” 也有汉子皱眉,满脸怀疑地说:“哪有治抽风不用符水的?”

苏晚充耳不闻,此刻她的眼中只有这个生命垂危的孩子。

她迅速将孩子平放在铺了干草的木板上,动作轻柔却又不失果断。她用布小心翼翼地缠住孩子的下巴,将其固定住,另一只手用力掰开孩子紧咬的牙关,那牙关咬得死死的,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当阿兰端着热水匆匆赶来时,苏晚已经把生姜汁灌进了孩子嘴里。“按住他的手!” 她对王铁匠大声喊道,“别让他咬到舌头!”

铜盆稳稳地搁在木板边,苏晚抄起木勺,舀了半杯温水,然后捏住孩子的鼻子,焦急地喊道:“咽下去!” 孩子本能地呛咳起来,混着白沫的水从嘴角溢出,“滴答” 一声落进铜盆里,泛起浑浊的黄色,仿佛在诉说着这毒药的罪恶。

“再灌!” 苏晚的声音像淬了冰一般冷峻,“把胃里的毒全吐出来!”

当第三勺水灌下去时,孩子突然剧烈地呕吐起来,那呕吐声在医棚里回荡,揪着每个人的心。

王铁匠被溅了一身秽物,却丝毫顾不上擦拭,只是跪在地上,眼睛死死地盯着铜盆里的脏水,里面漂着半粒发黑的饼渣,那就是罪魁祸首。

“活了!活了!” 人群里突然有人惊喜地喊道。

孩子的睫毛微微颤了颤,缓缓睁开了眼睛,虽然还带着哭腔喊着 “爹疼”,但面色已经渐渐褪去了青紫,一丝生机重新回到了他的脸上。

王铁匠突然扑到苏晚脚边,额头重重地磕在泥地上,发出 “咚” 的一声闷响。“苏大夫是活菩萨!我王铁匠这条命往后就是您的!”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哽咽。

“邪术!” 一声暴喝如同一块巨石砸进沸腾的水里,打破了这短暂的喜悦。

三个穿着短打的地痞,蛮横地挤开人群,气势汹汹地冲了进来。为首的那个胳膊上纹着青蛇,手里举着一根烧火棍,那烧火棍上还沾着未燃尽的灰烬,在风中飘下几点火星。

“青天白日用妖法害人,还不快把这妖女捆了送官府!” 青蛇地痞恶狠狠地喊道,眼神中透着一丝狡黠与嚣张。

苏晚直起腰,后背的汗已经完全浸透了粗布衫,汗水顺着脊背缓缓滑落,她却浑然不觉。

她冷静地望着那三个地痞,目光敏锐地注意到他们脚边沾着济世堂的红漆,那红漆鲜艳夺目,还带着些许未干的湿气。赵仁堂的药铺门槛刚刷过红漆,连泥里都混着碎漆渣,这无疑暴露了他们的身份。

“你们才是妖!” 王铁匠猛地站起来,像一座铁塔般挡在苏晚面前,他的双眼瞪得如同铜铃,充满了愤怒,“我儿子刚才快断气了,是苏大夫救的!你们这些帮赵仁堂卖假药的狗东西,老子铁匠铺的铁锤还没凉呢!” 王铁匠挥舞着粗壮的手臂,仿佛要将这些恶势力一拳打倒。

人群里瞬间爆发出一片骂声,如同汹涌的潮水般向地痞们涌去。

有农妇愤怒地举起竹篮,朝着地痞砸去,竹篮里的蔬菜散落一地。“我闺女喝赵仁堂的安胎药流了产,他倒说我冲撞了送子观音!” 农妇的声音带着哭腔,满是悲愤。

老叟也颤巍巍地掏出药包,抖着手说道:“他给我开的治咳药,里面全是树根渣子!”

青蛇地痞的脸涨得像猪肝一样红,举着烧火棍的手因为愤怒和心虚而不停地颤抖着。

他瞥见人群外围有顶蓝呢小轿,轿帘掀开了一条缝,露出赵仁堂那三绺长须的下巴,立刻像找到了靠山一般,拔高了声音喊道:“反了!反了!”

“反什么反?” 敲梆子的声音从街尾传来,清脆而响亮。

张二狗带着四个衙役,迈着整齐的步伐挤了进来。他们的皂靴上沾着清晨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腰间的铁尺相互碰撞,发出叮当的声响,仿佛在宣告着他们的到来。

张二狗扫了眼瘫在地上的孩子,又看了看王铁匠泛红的眼眶,心中已然明白了几分。他突然提高嗓门,大声说道:“县太爷派我来查非法行医的,谁是苦主?”

人群霎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张二狗身上。

青蛇地痞刚要开口,王铁匠已经眼疾手快地拽住他的后领,大声吼道:“我是苦主!赵仁堂卖发霉的饼害我儿子,这算不算非法?”

农妇也挤了上来,愤怒地说道:“我要告济世堂卖假药!”

老叟举着药包,跟着喊道:“我也要告!”

张二狗的嘴角微微抽了抽,他转头看向苏晚,见她正用布帕擦手,指节因为刚才按孩子的牙关时用力过度而泛着青白。

他清了清嗓子,故作严肃地说道:“既然没人指认苏大夫,这案子...... 暂且压下。” 他朝苏晚使了个眼色,又对衙役们喊道,“收队!”

医棚外的日头缓缓爬上中天,阳光变得愈发炽热,洒在大地上,仿佛要将一切罪恶都暴晒在光天化日之下。

魏五如同一道黑色的影子,悄悄踹开了济世堂后院的木门。木门发出 “嘎吱” 一声,在寂静的院子里格外刺耳。

他猫着腰,小心翼翼地钻进库房,一股刺鼻的霉味扑面而来,呛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库房里阴暗潮湿,墙角堆着半人高的药包,像是一座座小山丘。

他走上前去,扯断药包上的麻绳,里面滚出的却不是本该有的川贝,而是晒干的枇杷叶,在地上滚了几圈后,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这其中的猫腻。

打开装人参的木匣,一股腐朽的味道弥漫开来,垫底的全是树根,哪里有半点人参的影子。

最里面那口红漆柜上了锁,仿佛在守护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魏五摸出怀里的匕首,那匕首在昏暗的库房里闪烁着寒光。他将刀尖插进锁眼,用力一撬,只听 “咔” 的一声,锁簧崩了,柜门缓缓打开。

账本第一页就写着 “庆元三年春,送县丞大人纹银三百两,换药材专卖”,字迹歪歪扭扭,却如同铁证一般,揭露着背后的腐败。

第二页是 “庆元四年秋,往安胎药掺红花,每剂省银五钱”,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刀,刺痛着魏五的心。

魏五的手因为愤怒而不住地发抖,他把账本往怀里一塞,刚要翻窗离开,却听见前院传来赵仁堂尖锐的尖叫:“谁动了我的账?”

等魏五喘着粗气冲进医棚时,苏晚正专注地给老妇开止咳方,炭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他 “砰” 的一声,把账本重重地拍在药桌上,账本的封皮沾着库房里的泥土,显得格外狼狈。“您瞧!” 魏五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

苏晚翻开第一页,眼尾的细纹突然绷紧,她的目光迅速扫过那些字迹,指尖停在 “晋州赈灾粮” 五个字上,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与愤怒。原来赵仁堂竟用发霉的赈灾粮磨面卖,这简直是丧心病狂!

“他这次,怕是真的要完了。” 苏晚合上账本,声音轻得如同一声叹息,却又带着一种笃定。

暮色如同一块黑色的绸缎,缓缓漫进医棚,给整个医棚披上了一层神秘的纱衣。药炉里的药香混着远处的炊烟,袅袅飘向天空,仿佛在向世界诉说着这一天的故事。

阿兰正收拾着药碗,突然 “呀” 了一声,打破了这宁静的氛围。

她指着棚外,惊讶地说道:“苏大夫,灯笼灭了!”

苏晚抬头望去,原本挂在棚柱上的纸灯笼不知何时熄了火,灯笼罩拉着,在风里晃出一团黑影,如同一个张牙舞爪的怪物。

她眯起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中,隐约看见墙根有个身影一闪而过,只留下半只皂靴的鞋尖。那会是赵仁堂的药铺伙计?还是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势力?

夜风轻轻卷起地上的草屑,打在苏晚手背上,带来一丝凉意。

她望着渐暗的天色,把账本往怀里拢了拢,仿佛要将这铁证紧紧守护。

明日清晨,阳光将会再次照耀大地,是时候让百姓们知道,究竟是谁在拿他们的生命当作争权夺利的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