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风卷着沙粒打在车帘上,沈微澜掀开一角,望见巷口守着的暗哨已换了一拨人。

她没出声,将软剑放回膝边。

车轮碾过青石路,发出沉闷的响动。离驿站越远,心反而越静。夏蝉留下的痕迹她带回来了——半截断裂的发簪卡在通风口铁栅里,还有一块烧得边缘发黑的数据芯片,勉强能读出几行残码。

回到基地时天快亮了。

春棠和冬珞还在等,烛火映着她们眼底的血丝。

“你去了多久?”春棠迎上来,声音压得很低。

“三个时辰。”沈微澜把芯片递给冬珞,“查一下里面有没有坐标残留。”

冬珞接过,指尖一碰就皱眉:“烧毁严重,得慢慢剥。”

“尽力就行。”沈微澜脱下斗篷,走到桌前摊开一张旧图,“我们不能再等审批了。”

春棠盯着她:“你是说……绕开兵部?”

“对。”她抬眼,“他们封的是官路,不是民间。商会、钱庄、书院,这些地方不归六部直管。只要我们不碰军械禁令,就有活路。”

冬珞抬头:“可资金呢?账户被盯死了,大宗转账都会触发核查。”

“所以不能靠大笔进账。”沈微澜看向春棠,“你手里还有多少可用私账?”

春棠掰着手指数:“三处铺子的月利刚收上来,两万七千两。另外南线商队下周到货,能兑一万八。但全提出来太显眼。”

“不用全提。”沈微澜摇头,“你去找几位老掌柜,就说有个短平快的项目,三个月回本,利润分三成。签公证契,白纸黑字。”

春棠眼睛一亮:“用收益权抵押,不交核心技术?”

“正是。”她点头,“沈家当年帮他们渡过粮荒,这份情还在。你说是‘蘅芜记’名下的生意,他们会信。”

冬珞插话:“可万一有人告发呢?”

“那就让他去告。”沈微澜淡淡道,“我们每一分钱都走明账,合同有中人画押,连税银都提前备好。他们若敢动,就得当众撕脸。”

屋里静了一瞬。

春棠忽然笑了:“我这就写帖,今早送去隆丰号、恒源栈和德济堂三家。都是老交情,不会推托。”

“去吧。”沈微澜又补充一句,“别提京南冶炼厂的事,就说我们在做新型净水装置,适合干旱地区推广。”

春棠应声出门。

冬珞看着桌上地图:“那你这边打算找谁合作?”

“青梧书院。”她说,“他们的格物院有全套蒸馏设备,还有高纯度试剂库存。我们自己建实验室,时间不够。”

“山长会答应?”冬珞皱眉,“上次他连借本书都要报备礼部。”

“那是以前。”沈微澜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我写了《格物问心帖》,用山水布局讲能量流转之理。他还收过父亲一本手批《考工记》,有些旧谊。”

冬珞迟疑:“可现在风口上,他未必敢沾咱们。”

“所以我另备了一份礼。”她打开抽屉,拿出一个小瓷瓶,“秋蘅前些日子配的‘清络丹’,专治经脉淤滞。书院有个学生瘫了两年,试试总无妨。”

冬珞接过瓶子看了看:“你真觉得他会收?”

“不知道。”沈微澜笑了笑,“但我得去试。不去,路就真的断了。”

两人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

春棠冲进来,脸上带着喜意:“成了!德济堂陈掌柜先打了五千两定金,说信你这个人。隆丰号也松口,要见一面再定。”

“很好。”沈微澜立刻起身,“我现在就去书院。”

“这么急?”

“越快越好。”她披上外衣,“等他们反应过来要联手压价,就晚了。”

半个时辰后,她站在青梧书院门前。

门房认得她,低头行礼:“沈小姐久未来了。”

“劳烦通传一声。”她递上帖子,“就说故人之女,携药问学。”

门房进去不久,便匆匆返回:“山长请您直接去格致堂。”

沈微澜松了口气。

山长程维安坐在案后,面前摊着她的帖文。

他抬头看她:“你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可如今这天气,乌云压城,哪看得见星象?”

“正因为看不见,才更要举灯。”她平静答,“若人人都等晴空,那风雨夜里,岂不永无前行之人?”

老人盯着她许久,终于开口:“你带来的药,真是治瘫症的?”

“是我一位朋友亲手所制。”她说,“不敢保证痊愈,但至少能让气血通畅些。”

“带我去看看病人。”他站起身。

半个时辰后,病房内。

那学生原本蜷在榻上,服药一刻钟后,手指竟微微动了。

程维安背过身,声音有些哑:“你想要什么?”

“借用贵院实验室三个月。”她说,“所有损耗照价赔偿,成果署名双方共有。”

“条件呢?”

“不涉军政,不违律法,研究过程随时接受监督。”

老人缓缓坐下:“你知道外面怎么说你?说你勾结外邦,意图颠覆朝纲。”

“我知道。”她直视他,“我也知道您当年因不肯附议‘闭关奏章’,被贬出翰林。若您也选择沉默,那这世上的理,就真的没人讲了。”

程维安闭了闭眼。

良久,他拿起朱笔,在一张凭证上写下几字,盖上书院印:“东院第三实验堂,随你用。明日我会派两名助研过去。”

她郑重行礼:“多谢先生。”

回到基地已是傍晚。

春棠正在核账,见她进来立刻抬头:“五万两到账了!三家都签了契约,还约了月底再追加。”

冬珞也在,正盯着屏幕:“芯片里的数据我拼出了部分路径,指向海外一个数据中心。位置偏,但在民用通信网上挂着。”

沈微澜走到桌前,将书院的借用凭证放下。

三样东西摆在一起:资金流水、设备许可、合作意向书。

她拿起笔,开始整理材料清单。

烛火跳了跳。

春棠轻声问:“接下来是不是就能联系国际组织了?”

“等他们主动联系我们。”沈微澜头也不抬,“我们已经亮了牌,现在该他们出招了。”

冬珞忽然出声:“小姐,有个新信号进来了。”

沈微澜抬眼。

“不是加密频道。”冬珞盯着屏幕,“是公开学术网上的留言板。有人用古代码格式发了一条信息,结尾标记是‘兰烬’。”

春棠猛地站起来:“兰烬不是早就废弃了吗?”

“有人重启了它。”冬珞手指敲着键盘,“内容只有八个字——‘风起于萍,可载舟否?’”

屋内一时寂静。

沈微澜放下笔,走到屏前。

那行字静静躺在屏幕上。

她盯着看了很久,忽然开口:“回复他。”

“回什么?”

“四个字。”她声音很轻,却极稳,“行者不息。”

冬珞迅速输入指令。

发送成功提示跳出的瞬间,窗外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桌上的玉符。

春棠忽然低声说:“小姐,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每次我们拿到新线索,都是在晚上?”

沈微澜没答话。

她只是伸手,将玉符握紧了些。

烛火噼啪一声,炸了个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