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水珠顺着石壁滑落,砸在赤红的河面,荡开一圈涟漪。沈微澜足尖轻点暗流边缘的礁石,湿发贴在颈侧,胎记微烫,像有细针在皮下轻刺。她未回头,只将指尖一缕红莲火压入掌心,缓步向前。

“铃声还在。”冬珞贴着石壁行来,冰鉴镜悬于腕间,镜面浮着一层浊雾,映不出影子,只有一道断续的波纹在深处震颤,“不是幻听——是残韵入髓。”

夏蝉已收剑入鞘,指腹摩挲剑脊裂痕,闻言抬眼:“那女人临死松手,铜铃坠入岩浆,怎会……”

“熔了,但没毁。”秋蘅从药箱取出一只青瓷小碟,内盛半勺灰烬,泛着金属冷光,“我捞上来的,是铃舌碎片。边缘有咒纹回流痕迹,像是……主动剥离。”

沈微澜俯身,血珠自指尖滴落,正中灰烬。火光一闪,灰中浮出细丝,如金蚕吐线,缠绕成环。

“引魂铃。”秋蘅声音微凝,“巫族禁物,以至亲骨血为引,可穿三界传音。但它不该在此——此铃本体早已随葬,怎会出现在那女子手中?”

春棠蹲下身,指尖拨动灰丝,忽而一顿:“这纹路……像账册上的‘九宫叠算’,只是颠倒了方向。”

冬珞镜光一转,映出头顶穹顶刻痕。星点斑驳,排布不合天象,却与铜铃铭文“景昭十二年腊月初七”隐隐呼应。

“她在等这一天。”沈微澜低语,目光落在自己手腕内侧的胎记上,“不是来杀我,是来……还东西。”

她抬手,红莲火裹着血珠,缓缓覆上灰烬。火焰由赤转青,灰丝骤然绷直,空中竟浮出一道虚影——层层叠叠的廊道、隐于地底的换气口、血脉般蜿蜒的暗渠,最终汇聚于一座未载于皇陵图志的密室。

“这是……先帝密道。”春棠倒吸一口气,“子午换气口、血引枢机——这些机关,连工部匠人都不知。”

“她把图藏在铃里。”冬珞闭目,冰鉴镜沿虚影游走,“不是为了害你,是为了让你看见。”

沈微澜未答,只将火势一收。虚影散去,灰烬中余下一枚铜片,边缘锯齿状,似被强行掰断。

“她抹去了足迹,却忘了刻字会留温。”冬珞指尖轻触石壁,忽而睁眼,“这里,还有残留的脉息。”

众人随她目光望去。岩壁深处,一行小字悄然浮现:“影不覆本,铃终归心。”

沈微澜伸手,指尖触字刹那,胎记灼烫如烙。眼前一暗,碎片闪现——雪夜祭坛,女子跪地,将铜铃系于襁褓婴孩颈间,唇间无声低语,而后抬手,以血封阵。

“是我母亲……”她嗓音微哑,随即敛去,“她不是死于难产。她是被……献祭。”

“那女人称她为叛族者。”秋蘅低声道,“可若她真背叛巫族,为何要将信物传给亲女?”

“因为她要保你活命。”冬珞缓缓睁眼,“这铃,是钥匙,也是枷锁。她将你从祭坛换出,却不得不留下凭证——否则,血脉印记无法蒙蔽天机。”

沈微澜垂手,血珠再度凝于指尖。

“走。”

她一步踏入虚影所指方向。岩壁应声裂开一道窄缝,内里幽深,仅容一人侧身而入。

通道低矮,石壁沁冷,每一步都踩在湿滑苔痕上。夏蝉走在最前,剑未出鞘,肩背却始终绷着,右手始终按在蝉翼剑柄。春棠紧随其后,袖中藏着一叠算筹,指尖不断轻拨,似在默算步数。

“第三步左移半尺。”冬珞忽出声。

春棠立刻停步,足尖堪堪离地。下一瞬,头顶石缝“嗖”地射出一簇银针,钉入对面石壁,针尾犹自轻颤。

“八卦机关。”她低语,“九宫步法,错一步便是万箭穿心。”

“星图在动。”冬珞镜光上移,映出穹顶隐纹,“与铜铃残韵共振,步序每半盏茶便变一次。”

春棠闭眼,指尖疾拨算筹:“按‘盈不足术’推演——左三,右二,前一,后四……”

她踏出,石板微陷,未响。再一步,安然无恙。

“跟上。”她回头,发丝拂过眼角。

众人依序而行,脚步轻如落叶。沈微澜走在最后,足尖点地,血气随步微荡,胎记隐现微光。她忽而一顿。

“等等。”

她弯腰,指尖拂过一块石板边缘。苔痕下,一道极细的刻痕蜿蜒而出,形如红莲。

“这不是机关。”她低声道,“是标记。”

“谁留的?”夏蝉皱眉。

“等我们的人。”沈微澜站直,“她怕我们走错。”

春棠已算至最后一步,足尖悬空,迟迟未落。

“最后一块,需以‘母子同归’之数解。”她喃喃,“七七四十九步,缺一不可。”

沈微澜上前半步,血珠滴落石面。火光一闪,胎记与刻痕同时微震。

“成了。”春棠落脚。

石室轰然开启。

内里八角,石壁刻满卦象,中央一石台,上置半卷残图,边缘焦黑,似曾被火焚。图上标注“血引枢机”“子午换气”,与方才虚影一致,唯多出一条隐线,直通皇陵地宫腹心。

“这才是完整的密道。”冬珞抚图,“她只敢画一半——另一半,必须由你亲眼看见。”

沈微澜走近石台,忽觉指尖一颤。她低头,袖中滑出一枚铜片——正是方才灰烬中所得。她将其按向图面。

“咔。”

一声轻响,石台下陷,暗格开启。内藏一枚铜铃残片,铃身刻字:“景昭十二年腊月初七”。

与那白衣女子手中之铃,同源同款。

“她留下两片。”秋蘅凝视铃片,“一片焚于岩浆,引你入此;一片藏于此处,等你亲手开启。”

沈微澜指尖抚过铭文,忽而轻笑:“她说我是影,可她才是——影子里的人。”

“她不是柳若蘅的妹妹。”冬珞低声道,“她是替身,是祭品,是被抹去名字的‘另一个’。”

“母亲用她换我。”沈微澜声音平静,“可她不甘心做影子。”

石室忽暗。穹顶星图缓缓流转,映出一道人影轮廓——纤瘦,跪姿,手中抱婴,正与沈微澜方才所见幻象重合。

“她等了二十年。”春棠轻声道,“就为了这一刻。”

沈微澜将两片铜铃并置,血珠滴落其上。火光腾起,铃片未熔,却在空中投出一行小字:“铃归心处,雾散时。”

她抬眸,看向密道尽头。

“她要我看见的,不只是路。”

“是真相。”

夏蝉忽然抬手,剑尖微颤:“有人来过。”

她指向石台背面。一道极浅的指痕嵌在石缝,指尖方向,正对密道深处。

“她没走远。”

冬珞镜光扫过指痕,忽而变色:“这脉息……还未冷却。”

沈微澜迈步向前,红莲火在掌心跃动。

“她留下铃,留下图,留下刻字——可她不敢见我。”

“为什么?”

她话音未落,密道深处忽有风动。

一道纤影立于转角,白衣如雪,额间朱砂痣偏移半分,手中空空,唯有袖口残灰飘散。

她望着沈微澜,嘴唇微动。

“你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