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刚爬上屋檐,沈微澜就站在院中点了人。

“今天西谷溪流淤了,得去清一清。”她声音不高,也没多解释,“夏蝉打前,春棠带工具,秋蘅查水,冬珞看阵。”

无人质疑为何要去,也无人喊累。 上回阀门被动的事还压在心上,谁都知道,不能再出岔子。

夏蝉扛起软剑就走。春棠已经把竹架、绳索、铁锹全装好了,药箱也备了一份轻便的,塞进背囊里。秋蘅拎着小铜壶,边走边试风向。冬珞走在最后,手里捏着一块刻了纹路的石片,那是他们布设能量节点时用的定位器。

林间湿气重,地面湿滑,众人却都脚步稳健。 到了西谷口,水流声不对——原本该是细碎叮咚,现在只剩闷响,被什么堵死了喉咙。

“淤泥加断枝。”冬珞蹲下看了眼,“最迟明天上午,净化阵就得停。”

“那就别等到明天。”夏蝉挽起袖子,“我先下去。”

底下泥深,她踩进去半只靴子就陷住了。春棠立刻抛来一根麻绳,绑在树桩上拉紧。两人配合着,一个清障,一个递工具。断掉的树枝太多,有些还带着倒刺,刮得手套直响。

沈微澜没下水,站在岸上看全局。她发现这次和以前不一样了——没人等命令才动,也没人干瞪眼。

春棠把最后一根粗枝拖上岸时,手背蹭破了皮。秋蘅一句话没说,从药囊里掏出个小瓷瓶,抹上去,凉丝丝的。

“谢了。”春棠擦了擦汗。

“你调度快,我才省事。”秋蘅低头收拾瓶子,“昨夜我还怕你嫌我多管。”

“那都是以前的事了。”春棠笑了一下,“现在谁不知道你是咱们队里的定心丸。”

夏蝉在下面喊:“水开始流了!”

果然,一股清流从缝隙里钻出来,慢慢变宽。冬珞立即拿出石片测流向,一边调整埋在岸边的小装置。那东西像块黑玉,嵌着铜丝,一碰就亮起微光。

“节点重设好了。”她说,“能量回路接上了。”

沈微澜跳下坡,走到溪中央。水刚没过鞋面,冰得人脚趾发麻。她弯腰捞了一捧,凑近看了看,又闻了闻。

“没有异味。”她说,“秋蘅,是你刚才下的药起效了?”

“不是药。”秋蘅摇头,“是水自己干净了。你看那边——”她指向上游,“蕨草长出来了,还有苔藓。这说明土脉在活。”

沈微澜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石头缝里,几簇嫩绿正往外冒头,叶子卷着,婴儿攥着拳头。

她没说话,只是蹲下来,伸手碰了碰那片叶子。

凉,软,有劲。

回到营地已是黄昏。五个人围在厨房外的小桌旁,喝粥吃咸菜。没人提任务完成得多漂亮,但气氛松了下来。

沈微澜夹了块酱萝卜给夏蝉:“你腿还好吧?”

“旧伤没发作。”夏蝉咧嘴一笑,“倒是秋蘅给我塞的护膝,暖和。”

秋蘅低头扒饭,耳尖有点红。

春棠忽然说:“以前我在府里管账,总觉得一个人能把事做圆就行。可今天,我搬不动那根大树干,是夏蝉帮我撬起来的。我才明白,再精的算盘,也算不出人心贴着人心有多重。”

冬珞放下碗,难得开口:“我查了三天内的巡防记录。没人漏岗,也没人擅自离线。我们的情报网能转起来,是因为每个人都在守。”

沈微澜看着她们,心里像有什么东西化开了。

她起身走到院中,抬头看天。云层裂开一道缝,露出一线青蓝。风穿过树梢,吹得檐角的铜铃轻轻响了一声。

第二天一早,她在书房铺开一张新纸,开始画舆图。笔尖蘸墨,一笔一划标出西谷的位置,又在旁边写下“团队协作首验成功”。

正写着,春棠推门进来:“姑娘,昨夜烘干的药材要分装了。”

“你安排就好。”

春棠没走,犹豫了一下:“我想把药包分成五份,每份都标清楚用途。以后出任务,大家按需取用,不乱拿。”

“行。”沈微澜点头,“你做得比我想得周到。”

春棠笑了笑,转身要走,又停下:“还有件事……我想重新排个轮值表。让秋蘅少值夜,她眼睛不好;冬珞别连着两天盯数据,脑子会熬坏。”

沈微澜看着她:“这是你说的?还是大家商量的?”

“昨晚睡前,我们几个在院子里说了会儿话。”春棠声音轻了些,“都说想把日子过得像个人样,别整天绷着像打仗。”

沈微澜笑了:“我们本来就在打一场仗,只不过对手看不见。”

“可我们看得见彼此。”春棠说完,走了出去。

中午,沈微澜去了药房。秋蘅正在筛药粉,动作很慢,但极认真。见她进来,也没停下。

“你在做什么?”沈微澜问。

“配驱寒散。”秋蘅头也不抬,“夏蝉昨天踩了冷水,今晚要是不防,明天准咳嗽。”

“你怎么知道她踩了水?”

“她鞋底沾的泥,颜色深,说明泡久了。”秋蘅顿了顿,“而且她走路右脚稍跛,是旧伤受潮了。”

沈微澜没说话,只看着她把药粉装进小布袋,封口,写标签。

“你什么时候开始记这些细节的?”

“从你们不再把我当外人的时候。”秋蘅终于抬头,眼里没什么波澜,却有种沉静的光,“我也想护着点什么。”

下午,冬珞来找她。

“我把西谷的数据整理好了。”她递上一叠纸,“水流恢复速度比预估快两成。净化阵效率回升到九成三。”

“很好。”沈微澜接过,“有没有异常波动?”

“没有。”冬珞顿了顿,“但我发现一件事——那天夜里来过的布角,材质和苍岚家族内院一致。可今天早上,我在北坡发现了同一种布料的碎片,位置靠近水源上游。”

沈微澜眼神一闪:“有人又来了?”

“不清楚。”冬珞声音压低,“但那地方不是采药人常去的。除非……是故意留下的。”

沈微澜沉默片刻:“别声张。你继续盯着。”

“是。”

天黑后,沈微澜叫四人在院里生了堆火。不是为了取暖,也不是为了做饭,就是坐在一起。

火苗跳着,映在每个人脸上。

春棠说:“我以前觉得,主仆就是主子吩咐,奴才照做。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咱们一起睡过山洞,一起扛过暴雨,连逃命都是一块儿跑的。这情分,比那些规矩结实多了。”

夏蝉接口:“我这条命是小姐救的。可这些年,你们哪个没替我挡过刀?我夏蝉不怕死,但我怕你们有事我不在。”

秋蘅轻声道:“我出身寒微,学医是为了活命。可在这里,我第一次觉得,医术是用来护人的,不是用来换钱的。”

冬珞望着火堆,忽然说:“我从小被人卖来卖去,学会的是怎么藏自己。可现在……我愿意把情报交出去,是因为我知道,有人会用它去救人。”

沈微澜听着,眼眶有点热。

她站起来,走到火边,捡起一根枯枝拨了拨炭心。火星腾地一下飞起来,像一群萤火虫。

“风还没停。”她说,“但我们不再怕黑了。”

火光映着她的脸,平静而坚定。

第二天清晨,她又站在檐下,手里握着新绘的舆图草稿。阳光照在纸上,墨迹未干。

冬珞走过来:“昨夜北坡的痕迹,我去查过了。那人没进营地,但在溪边放了一块石头,上面刻了个‘桥’字。”

沈微澜看着远处山道:“他来了。”

“我们要回应吗?”

“不用。”她折好图纸,放进袖中,“他要是真想通了,还会再来。”

她转身往书房走,脚步很稳。

屋里笔墨已备。

她研了墨,提笔欲写,忽听院外传来一声轻响。

是陶罐落地的声音。

她走出去,看见石桌上多了个熟悉的陶罐,盖子开着,里面是清亮的蜜水,飘着野菊花瓣。

旁边压着一片青藤叶,叶脉清晰,还带着晨露。

冬珞皱眉:“又是他送来的?”

沈微澜拿起叶子,放在鼻尖闻了闻。

“他来了。”她说,“而且没走远。”

冬珞盯着那罐蜜水:“万一有毒?”

“要是想害我们,”沈微澜看着远处树影,“他不会选在光天化日之下。”

这时,一阵风吹过,陶罐边的纸条翻了起来。

上面写着一行小字:

“北坡蕨芽已破土,明日可移栽。”

沈微澜盯着那句话,忽然问:

“冬珞,你说他为什么要帮我们?”

冬珞刚要开口——

院门口传来脚步声。

一个年轻侍女模样的人站在那儿,手里捧着一只空陶罐。

“请问……沈姑娘在吗?”她声音很轻,“我家公子让我来收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