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马车碾过青石,三更梆子在远处荡开。沈微澜指尖仍贴着肩头蝶翼,那银蝶却忽地振翅,飞出车帘,没入雪夜。

车夫挥鞭,车轮声沉。

街角屋檐下,素影未动,琵琶弦断处犹自轻颤。柳若蘅唇角微扬,声如细雪拂面:“蘅芜姐姐,你可知……这曲子,是谁教我的?”

沈微澜掀帘,目光直落她面上。风卷残雪扑上脸颊,冷得刺骨,她却未眨一下眼。

“你既会这曲,”她开口,声音不疾不徐,“也该知道,曲终人散,余音不过尘灰。”

柳若蘅笑意未退,只将断弦轻轻一拨,余音嗡然,竟如泣血。

车夫已扬鞭驱车,车轮碾雪,渐行渐远。

回到沈府,沈微澜未入正院,径直走向祠堂。冬珞早已候在门侧,见她来,只低声道:“角门换了三班暗哨,檐下悬的铜铃皆浸了药水,风吹即响。”

沈微澜颔首,抬手轻抚门环。铜环微凉,沾着夜雪,却在她掌心留下一道温痕——似有人刚触过。

她眸光一凝。

“谁来过?”

冬珞摇头:“无人入内。但香炉里的供香,燃得比平日快半柱。”

沈微澜推门而入。祠堂内烛火微晃,母亲灵位前那盏长明灯,灯芯忽然一跳,爆出一点细小火星。

她未动,只道:“夏蝉,下来。”

梁上轻响,一道黑影落地,软剑已归鞘。夏蝉低声道:“我守了半柱香,只觉香气味杂,似混了异香。”

“秋蘅。”沈微澜转头。

偏殿帘动,药炉正沸,秋蘅端坐炉前,手中银针挑着一缕青烟。“是‘迷心引’,柳家惯用的熏香,无毒,却能让人心神涣散,易受言语蛊惑。”

沈微澜冷笑:“她倒不怕我焚了这香,拆了这堂。”

话音未落,门外忽有脚步声。

沉稳,孤身一人,未带随从。

门开,雪光映入,谢云峥立于阶下。墨色斗篷覆身,玉佩悬于外袍,随风轻晃。他未请见,只道:“我有事,须与你说。”

沈微澜未迎,亦未拒,只侧身让出一线门隙。

他踏入,门在身后合上。

烛火忽暗,又明。

“你深夜至此,不怕惹人非议?”沈微澜立于灵位前,指尖轻抚牌面。

谢云峥目光扫过供桌,落在那盏长明灯上。“非议早已缠身,多一句,少一句,又有何差。”

他从怀中取出一物——一片焦纸残角,边缘卷曲,字迹半毁,唯“西域”二字清晰可辨。

沈微澜接过,指尖一颤。

“这是……兵工厂火场中拾得?”

“不是。”他声音低,“是先帝密匣所藏,我今晨才寻到。”

她抬眼:“先帝?”

谢云峥闭了闭眼,似在斟酌字句。“先帝晚年,曾遣密使赴西域,以活祭换长生之术。祭品非寻常女子,而是——圣女。”

“圣女?”沈微澜冷笑,“我母乃沈家嫡女,琴棋书画,礼法俱全,何来圣女之说?”

“因她生辰。”谢云峥低声道,“壬午年冬月十七,日月交蚀,天地异象。西域巫族称此日降生之女,血脉可通神明,谓之‘骨血为引’。”

沈微澜指尖一紧,灵位牌背忽有微温。

她不动声色,取茶盏倾茶于案,以指尖蘸茶,在木纹上缓缓勾出一角山水——正是《江山雪霁图》的檐角飞檐。

谢云峥目光落上,瞳孔微缩。

“此图……藏箭谱。”

沈微澜指尖一顿。

她信了。

“箭?”她问。

“冰魄箭。”他声音更沉,“以圣女骨血为引,铸于北邙,镇压龙脉逆气。若箭成,可控天下兵戈;若箭毁,龙气反噬,京城将陷火海。”

沈微澜冷笑:“荒谬。”

可话未落,祠堂内供香忽扭曲,青烟盘旋,竟成一箭之形,悬于半空,旋即散灭。

她指尖冰凉。

“你为何此时才说?”

谢云峥垂眸:“因我今日才知,那圣女,不是旁人。”

他抬眼,直视她:“是你母。而你——生来便承其血。”

沈微澜未动,只觉肩头微烫——红莲印记虽隐,却在此刻轻轻一跳。

“你有证据?”

谢云峥摇头:“唯有残卷记载。但……”他顿了顿,“你母死后,先帝亲赐谥号‘静慧’,却在密诏中批‘骨未归山,魂难安’六字。此后三年,宫中每逢冬月十七,必焚一具女尸,形貌与你母相似。”

沈微澜呼吸一滞。

她转身,指尖按上灵位背面。胎记处灼热,木纹竟自行裂开一线,露出夹层。

内藏半页泛黄纸片,边角焦黑,字迹残缺。

春棠上前,接过残页,细看片刻,眉头紧锁。她取来账册密文对照,指尖逐字推演,忽而低呼:“破了!”

她抬眼:“上面写着——‘以圣女骨血铸箭,镇于北邙’。”

沈微澜盯着那八字,指尖发冷。

“还有呢?”

春棠摇头:“其余残缺。但……”她翻过残页,背面有极细划痕,形如五瓣莲花,“这纹路,与兵工厂傀儡心口的红莲印记,一模一样。”

沈微澜猛地抬头。

谢云峥神色凝重:“不止是谢家,不止是柳家。当年参与换婴的,还有西域人。”

“换婴?”沈微澜声音冷。

“你出生当日,产房起火,稳婆暴毙。你母抱你冲出火场,却在路上昏厥。醒来时,你已不在怀中。”谢云峥道,“三日后,你被送回,可——你母说,那不是你。”

沈微澜心头一震。

她记得母亲临终前的话:“澜儿,你回来就好……可你身上,为何没有那朵红莲?”

原来如此。

窗外忽有声响。

轻,却清晰。

琵琶声再起。

曲调阴冷,与柳若蘅所奏《雨霖铃》同源,却多了几分蛊惑之音,如蛇行草间,悄然逼近。

夏蝉已跃上横梁。

“来了。”她低语。

话音未落,三枚寒针破窗而入,直取沈微澜心口!

蝉翼剑出鞘,寒光一闪,三枚毒针已被斩落,钉入地面。针尾红莲印记在烛下泛幽光,如活物般微微颤动。

秋蘅落地,拾起一枚针,指尖一抹涂层,嗅了嗅,脸色骤变。

“曼陀罗混蛊卵,需活体血气激活。”她抬眼,“他们要你流血,验你血脉。”

沈微澜俯身,指尖轻触针身。寒铁冷冽,却在触及时微微发烫——与她肩头印记同频。

“材质?”她问。

“寒铁。”秋蘅道,“但铭文是古巫族符号,刻的是‘引血归源’。”

沈微澜冷笑:“他们找的不是我,是那支箭的钥匙。”

谢云峥盯着那针,忽然道:“玉佩……又震了。”

他袖中玉佩悬出半寸,微微颤鸣,指向城东——柳若蘅别院方向。

沈微澜抬眼,望向窗外雪夜。

银蝶未归,香炉青烟已尽。

她缓缓将残页收入袖中,指尖抚过灵位。

“母亲,”她低语,“我终知你为何不肯闭眼。”

谢云峥忽道:“若箭真在北邙,朝廷必已布防。你若去,便是逆龙鳞。”

沈微澜转身,目光如雪夜寒星。

“那又如何?”

她抬手,将白玉兰簪自发髻取下,递向春棠。

“去调商盟暗账,查壬午年冬,沈家与西域可有往来。”

春棠接过,点头退下。

夏蝉收剑入琵琶,弦音嗡鸣。

秋蘅合药箱,锁扣轻响。

冬珞已摊开舆图,指尖点向北邙山。

谢云峥站在原地,玉佩仍悬于外,颤动不止。

“你当真要去?”他问。

沈微澜披上斗篷,指尖扣住门环。

“箭在北邙,血在吾身。”她回头,眸光清冽,“我不去,谁去?”

他喉头一动,终未拦。

她推门而出,雪扑面而来。

阶前积雪未扫,一行足印自侧门延伸而来——是谢云峥的。

可除此之外,另有一行极浅的足迹,自墙头跃下,指向祠堂后窗。那脚印极小,似女子所留,落地处,雪面竟未凹陷,只有一圈极淡的红莲印痕,如血滴初融。

沈微澜脚步一顿。

“冬珞。”

“在。”

“查这足迹,源头何处。”

冬珞蹲下,指尖轻抚雪面,忽而皱眉。

“不是今夜留下的。”她低声道,“雪层之下,还有旧痕——同一人,三日前已来过。”

沈微澜眯眼。

三日前,她尚在雪山之巅,焚诏祭天。

可有人,已先一步踏入沈府祠堂。

谢云峥忽道:“玉佩……不指向柳若蘅了。”

他低头,玉佩悬空,颤动渐止,竟缓缓转向北方——直指北邙。

沈微澜望着那玉,忽而一笑。

“它认的,不是主人。”她道,“是血。”

她抬步欲行,忽觉袖中一动。

那片焦纸残角,竟自行飘出,落于雪地。

风卷纸角,露出背面——原是空白,此刻却浮出几字,墨迹如血:

“箭在,人在;箭亡,魂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