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巴蜀玉脉 > 第59章 检讨的狼狈与成功的喜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章 检讨的狼狈与成功的喜悦

院党委会议室里,空气仿佛被无形的巨手紧紧攥住,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仿佛凝固得都能拧出水来。政治部主任张渊核站在发言席上,手中那页检讨稿微微发颤,纸页的边缘早已被手心渗出的汗水浸得发皱,好似在无声诉说着他此刻的狼狈与不安。窗外,炽热的阳光如针般刺眼,却丝毫驱散不了室内那令人窒息的沉重氛围。

“这已然是我第三次站在这儿做检讨了。”张渊核的声音透着沙哑,喉结上下艰难地滚动着,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斤重负,“从穆印天、方国平,再到如今的焦木子,宣传处在我分管期间,连续三任处长都出了问题,我实在是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啊。”

会议桌四周,常委们的表情各有不同。有的低头专注记录,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有的则眉头紧锁,陷入深深的沉思;更有甚者,毫不掩饰地向张渊核投来质疑的目光,那视线如同一把把锐利的刀子,一下下刮过他的脊背,让他如芒在背。

“经过一番深刻的反思,我觉得问题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他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首先,作为分管领导,我没能以身作则,在上级对下级的榜样与示范作用上严重缺失。正因如此,才使得下级在思想上逐渐松懈,纪律意识淡薄。”

空调出风口的冷风从头顶悠悠吹下,可张渊核却只觉一阵燥热涌上心头。他下意识地松了松领口,继续说道:“其次,是理想信念的滑坡。宣传部门,本应是党的喉舌,是最该讲政治、最应守纪律的重要阵地。然而,连续三任处长竟然都在生活作风问题上栽了跟头,这足以说明,我们平日里的理想信念教育,不过是流于形式,并未真正深入人心。”

说到此处,他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坐在角落的羊羽和林夕。只见这两位年轻的科学家,身姿端正,神情专注,与周围一些显得心不在焉的干部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反差。张渊核的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苦涩,暗自思忖: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科研人员反倒比政工干部更加坚守政治原则,更具纪律意识了呢?

“最后,是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张渊核缓缓收回视线,神情凝重,“我们对于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几乎形同虚设;对干部社交圈子的管理,也仅仅浮于表面。如此一来,才让焦木子、郑勇彬这类人有机可乘,钻了空子。”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如同一池平静的湖水被投入了石子,泛起层层涟漪。李书记见状,轻轻敲了敲茶杯,示意众人安静。

“焦木子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郑勇彬也被开除党籍,降为科员并调离宣传部门。”当张渊核念出这处理决定时,声音愈发低沉,仿佛每一个字都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纪检处和宣传处的日常工作,暂时由副处长代理。”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张渊核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头晕目眩。他下意识地扶住讲台,目光不经意间扫到镜片后的自己——不知何时,两鬓已然染上了斑白,眼角的皱纹如同刀刻般深邃,五十四岁的他,看上去竟比实际年龄苍老了十岁不止。

“张主任的检讨很深刻。”杨稼轩院长终于打破了这令人压抑的沉默,“但问题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检讨层面。宣传口接连出事,已然对全院的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上级巡视组下周就要进驻了,我们必须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这场会议一直持续到中午一点才宣告结束。张渊核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当他走到走廊拐角处时,听到两个年轻干部正小声议论着:“听说焦木子在夜总会一晚上就消费了一万多,还叫了三个小姐呢……”“郑勇彬更过分,他的视频都被传到网上去了……”

张渊核的脸色愈发难看,脚步不自觉地加快,胸口仿佛被一块巨石重重压住,喘不过气来。走到楼梯口时,他恰好遇见正要下楼的羊羽和林夕。

“张主任。”羊羽礼貌地微微点头,向他致意。只见这位年轻人身着整洁的白衬衫,袖口整齐地卷到肘部,露出结实有力的小臂,彰显着青春的活力与朝气。旁边的林夕则束着干练的发型,显得知性优雅,手中抱着厚厚的文件,眼神中透着专注与坚定。

“你们……是来汇报激波风洞项目的进展吗?”张渊核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可那笑容在脸上却显得格外僵硬。

“是的,刚刚向杨院长和李书记汇报完第一季度的成果。”林夕的声音清脆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数据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很多。”

张渊核注意到两人眼中闪烁着的光芒,那是一种对事业的热忱与执着,是他年轻时也曾拥有过的光芒。然而如今,在他的眼中,这光芒早已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疲惫与世故。

“那就好,那就好……”他喃喃自语着,心中突然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失落,仿佛在这一刻,他看到了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巨大差距。

与此同时,院长办公室里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洋溢着喜悦与振奋的气氛。

“3.3亿!仅仅一个季度!”杨稼轩院长手中紧握着报表,激动得手都微微颤抖起来,眼镜后的双眼瞪得溜圆,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的数字,“老李,我没看错吧?”

李书记赶忙凑过来,手指着报表上那醒目的数字,肯定地说道:“没错,确实是三亿三千万。而且这还仅仅只是营业性收入,并不包括国防项目的试验费用呢。”

羊羽和林夕静静地站在办公桌前,脸上带着谦逊而平静的微笑。窗外梧桐树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斑驳的影子投射进来,在报表上缓缓舞动。

“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核算,”羊羽说着,翻开另一份文件,有条不紊地解释道,“其中2.1亿来自国内航空航天企业的委托试验,1.2亿则是国际订单带来的收入。目前,还有七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在排队预约我们的试验服务。”

“好!实在是太好了!”杨稼轩院长激动得直接站了起来,喜悦之情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溢于言表。他绕过办公桌,紧紧握住羊羽的手,用力地摇晃着,“你们可真是解决了院里的大难题啊!”

李书记也满脸红光,兴奋地附和道:“院里正为职工宿舍改造和新实验楼建设的资金发愁呢,你们这笔钱,可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啊!”

林夕和羊羽对视了一眼,眼神交汇间,传递着彼此的默契。羊羽开口说道:“杨院长,李书记,我们团队经过商量,决定把这3.3亿全部上交院里应急。”

“什么?”两位领导不禁异口同声地惊呼道,眼中满是惊讶与感动。

“我们研究所目前还有海纳创投的贷款作为资金支持,”林夕耐心地解释道,“而且随着我们研究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后续的订单肯定会越来越多。相比之下,院里现在更急需这笔资金来推动各项建设。”

杨稼轩院长的眼眶瞬间湿润了,这位年过六旬的老科学家转过身去,悄悄摘下眼镜,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花,肩膀微微颤抖着。当他再次转身时,声音已经有些哽咽:“小林、小羊啊,我和李书记真的没想到……没想到你们不仅自己成功筹到了7亿的资金;没想到激波风洞项目建设得如此迅速、如此出色;更没想到一个季度就能有这么多的生产性收益……”

“这3.3亿,几乎相当于我们全院三年的行政业务开支啊。”李书记感慨地补充道,眼中满是对羊羽和林夕的赞赏与感激。

杨稼轩院长缓缓走到两人面前,轮流握住他们的手,眼中满是欣慰与期许:“我更没想到的是,你们竟有如此高的境界和情怀,识大体,顾大局,胸襟坦荡,智慧超群。年轻人,了不起啊,实在是了不起!”

他的手温暖而粗糙,掌心布满了因长期从事实验留下的老茧,那是岁月与科研事业留下的印记。羊羽从这双手中,感受到了一种沉甸甸的传承的力量——从老一辈科学家到他们这一代,对科研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从未改变,如同火炬般在岁月中传递。

“对了,”李书记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小羊、小林,你们又有两年没休假了吧?”

羊羽微微一愣,思索片刻后说道:“项目一直太忙,确实……”

“现在研究所各方面都已经走正正轨了,”杨稼轩院长不容置疑地说道,“你们就放心把事务交给科研副所长樊少皇和副政委钱念深负责。我和李书记特批你们休假。”

“这是命令。”李书记笑着强调道,“必须休假,这也是在执行任务。”

羊羽下意识地看向林夕,却发现她也正静静地望着自己。在明媚的阳光下,她的眼眸如同清澈见底的湖水,纯净而明亮,倒映出他的影子。两人相视一笑,彼此之间无需言语,便已心领神会,默契地点了点头。

那一刻,羊羽突然清晰地意识到,在无数个并肩奋斗的日日夜夜里,他与林夕之间的感情,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钢铁,愈发深厚,愈发牢固。而这次休假,对于他们而言,或许将会是一段充满惊喜与奇迹的美好旅程,等待着他们去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