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阳光洒在巍峨的宫殿之上,金銮殿内,文武百官整齐排列,气氛庄严肃穆。轩辕国皇上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视着下方的群臣,而今日朝堂之上,最引人瞩目的便是洐王与丞相李慕白联手,要为轩辕琳公主的和亲之事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
洐王率先出列,他身姿挺拔,神情坚毅,拱手向皇上行礼后,声音洪亮地说道:“父皇,儿臣今日斗胆,欲为琳公主和亲一事进言。西凉国此次求亲,看似诚意满满,实则暗藏祸心。儿臣已暗中命人查探,西凉国近年来在边境频繁屯兵,其野心昭然若揭。此时将琳公主远嫁和亲,无异于将我轩辕国的一颗明珠送入虎口,不仅无法换来真正的和平,反而可能助长西凉国的嚣张气焰,让他们误以为我轩辕国软弱可欺。”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众臣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大臣露出担忧之色,觉得洐王所言有理;而有的大臣则面露疑虑,认为不应轻易拒绝和亲,以免破坏两国关系。
皇上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洐王所言虽有道理,但和亲之事,关乎两国邦交,不可草率决定。西凉国此次求亲态度诚恳,若我轩辕国拒绝,恐会引发两国纷争,届时边疆百姓将陷入战火之中。”
洐王早料到皇上会有此顾虑,他再次拱手,不慌不忙地说道:“父皇所言极是,但儿臣认为,真正的和平并非靠女子和亲就能换来。我轩辕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若西凉国敢轻举妄动,我军定能将其击退。与其将公主送入那未知的险境,不如加强边境防御,提升我军战斗力,以武力威慑西凉国,让他们不敢轻易进犯。”
这时,丞相李慕白也站了出来,他身着一袭紫色官袍,头戴乌纱帽,面容沉稳,眼神中透露出睿智与坚定。他向皇上深施一礼后,缓缓说道:“陛下,洐王所言深得臣心。西凉国此次求亲,实乃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看中的并非公主本人,而是想通过和亲,在我轩辕国安插眼线,窥探我朝机密。若我们答应和亲,无异于引狼入室,后患无穷。”
一位大臣站出来反驳道:“丞相此言差矣,和亲乃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外交手段,通过联姻可以增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化解矛盾冲突。若拒绝和亲,西凉国可能会认为我轩辕国不识好歹,从而引发战争。”
李慕白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位大人所言,看似有理,实则片面。和亲固然是一种外交方式,但并非唯一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经济交流、文化往来等方式,增进两国之间的互信与合作。而且,我轩辕国向来以礼义之邦着称,若西凉国真心求和,自当以诚相待;若他们心怀不轨,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拒绝和亲,并非是要与西凉国为敌,而是要表明我们的态度和立场,让他们知道我轩辕国不可欺。”
另一位大臣也站出来说道:“丞相所言虽有道理,但如今边疆局势紧张,若拒绝和亲,西凉国可能会立即发动战争,届时我军能否抵挡得住?”
洐王接过话茬,自信满满地说道:“这位大人放心,我轩辕国将士个个英勇善战,保家卫国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儿臣已与边疆将领沟通,他们表示有信心、有能力抵御西凉国的进攻。而且,本王还建议,在边境增派兵力,加强防御工事,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各国,寻求联盟,共同对抗西凉国的威胁。”
皇上听后,微微点头,陷入沉思。他深知和亲之事关系重大,既不能轻易答应,以免引发后患;也不能贸然拒绝,以免激化矛盾。此时,朝堂之上的气氛愈发紧张,众臣都在等待皇上的最终决定。
洐王见皇上犹豫不决,再次跪地,诚恳地说道:“父皇,琳公主乃您的掌上明珠,自幼在宫中娇养,从未受过半点委屈。若将她远嫁西凉国那等蛮荒之地,她如何能忍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万一她在西凉国受了委屈,我们却远在千里之外,无法及时保护她,到时悔之晚矣。儿臣恳请父皇,以公主的幸福和国家长远利益为重,拒绝此次和亲。”
李慕白也跪地附和道:“陛下,洐王所言句句在理。和亲虽能带来一时的和平,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应当以强硬的姿态面对西凉国的威胁,通过提升自身实力,让西凉国不敢轻易进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我轩辕国的安全和稳定,也才能让公主安心留在宫中,享受她应有的幸福。”
朝堂之上,众臣纷纷跪地,齐声说道:“请陛下三思,拒绝和亲。”
皇上看着下方跪地的一片大臣,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洐王和李慕白所言有理,也明白和亲并非解决两国纷争的最佳方式。沉默片刻后,皇上缓缓站起身来,大声说道:“众卿平身。朕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洐王和丞相所言极是。和亲之事,关乎我轩辕国的未来和公主的幸福,不可草率决定。西凉国此次求亲,居心叵测,朕绝不能将公主送入虎口。从今日起,加强边境防御,提升我军战斗力,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各国,寻求联盟,共同对抗西凉国的威胁。”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众臣纷纷称赞皇上的英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