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走到妆台前,拿起一面菱花镜,看着镜中自己鬓边的银丝,声音渐缓:本宫年轻时,也以为情爱能当饭吃。后来才知道,这宫里的安稳,从来都是拿算计和手段换来的。
她放下镜子,看向苏嬷嬷,柔儿那孩子性子软,进府后怕是压不住那些刁奴。你明日送补品时,顺便把本宫陪嫁的刘嬷嬷拨到洐王府去,让她帮着王妃打理中馈。刘嬷嬷是宫里出来的老人,手段和规矩都懂,有她在,柔儿能少受些委屈。
老奴省得。苏嬷嬷想起靖和公主初见时的怯生生模样,不由叹了口气,公主怀着身孕,身边是该有个可靠的人。
德妃走到暖炉边,添了块银丝炭,火光将她的侧脸映得忽明忽暗:三日后太后回宫,本宫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洐王妃安柔,是本宫认定的儿媳。谁要是敢动她,就是与本宫为敌,与整个德惠宫为敌。她指尖划过暖炉上的缠枝纹,当年洐之为了柔儿在御书房跪了两天,本宫没去劝。今日他要护着柔儿,本宫这个做母亲的,总得替他撑起这把伞。
苏嬷嬷望着德妃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位在宫里浸淫了二十年的娘娘,眼底的锐利里,藏着的竟是比炭火更烫的母爱。她正欲开口,却见德妃突然转身,目光如炬:明日你亲自去洐王府,将本宫的凤纹簪子带给柔儿。就说——她顿了顿,声音轻柔却坚定,本宫当年嫁入宫时,皇上赐的这支簪子,如今传给她。让她戴着它迎接三日后太后回宫,本宫要让所有人看见,洐王府的女主人,只有她安柔一人。
苏嬷嬷心头一震,忙应道:娘娘考虑周全,老奴这就去准备。
窗外寒风呼啸,暖阁内却温暖如春。苏嬷嬷看着德妃为儿子和儿媳筹谋的身影,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位刚入宫的少女,也是这般为自己在宫中站稳脚跟而费尽心思。如今,当年的少女已成后宫中最威严的德妃,却依然愿意为儿子放下身段,用最温柔的方式,为他撑起一片天。
娘娘,苏嬷嬷轻声问道,您不觉得累吗?
德妃微微一笑,目光落在窗外:累?当然累。可当娘的,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洐之从小就倔,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既然他认定了柔儿,本宫这个做母亲的,自然要帮他守住这份真心。她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去准备吧,明日一早,就去洐王府。
苏嬷嬷恭敬地应了一声,转身退下。
德妃站在窗前,她望着院中那株在寒风中傲立的腊梅,轻声呢喃:“洐之啊,虽你不是我亲生,但这些年,我待你,早已胜似亲生。你自幼便聪慧过人,性情又坚韧不拔,如今也找到了自己认定之人,娘看着,心里自是欢喜。”
她微微侧首,目光仿佛穿透了那厚重的宫墙,落在了远方。“只是,琳儿那孩子,生性纯良,又无甚心机,在这深宫之中,怕是难以自保。娘知道,你重情重义,待琳儿也如亲妹一般。娘只盼着,日后你能多照拂她几分,让她在这复杂的宫闱里,能有一席安稳之地。”
德妃的手轻轻抚上窗棂,那冰凉的触感让她微微一怔,却也更加坚定了心中的念头。“娘这一生,在这宫里摸爬滚打,早已看透了这世间的冷暖。娘不求什么荣华富贵,只愿你们兄妹二人,能相互扶持,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生。”
她转过身,目光落在暖阁内那燃烧得正旺的炭火上,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洐之,你与柔儿情深意重,娘自会全力支持。只是,琳儿那边,你也要多上上心。娘知道,这对你来说,或许是个负担,但娘相信,以你的能力,定能护她周全。”
德妃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中既有对儿子的信任,也有对女儿的疼爱。“娘这一辈子,为了这宫里的权势地位,付出了太多。如今,娘只希望你们能过得幸福。洐之,你一定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琳儿都是你的妹妹,你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她。”
她再次望向窗外,那飘落的雪花似乎也变得温柔起来。“三日后太后回宫,娘会借着这个机会,让所有人都知道,柔儿是你认定的洐王妃,也会让所有人明白,琳儿是我们德惠宫的公主,谁也不能轻易动她。”
德妃的心中充满了坚定,她知道,未来的路或许还会充满坎坷,但只要她还在,就会用自己的方式,为儿女们撑起一片天。“洐之,娘能为你做的,也就这些了。只希望,日后你能理解娘的苦心,与柔儿携手共进,同时,也能帮我护着琳儿,让她在这深宫之中,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