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公主和亲记 > 第22章 二皇子归京,宫廷暗流涌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章 二皇子归京,宫廷暗流涌动

而此时的安柔公主和悦溪公主在御花园的凉亭里坐着聊天。一位身着华丽宫装的少女安柔公主眉头轻蹙,眼神中满是担忧与期待,轻声呢喃道:“二皇兄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身旁同样服饰精致的女子安悦溪公主,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快回来了吧。”

安悦溪公主坐在圆桌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青瓷茶盏上的冰裂纹。檐角铁马在暮春的风里叮当作响,将她的思绪牵回两个月前那个细雨迷蒙的早上。

安柔公主还记得小时候,二皇兄总会带着她在御花园里嬉戏玩耍,教她读书识字,护着她不受其他皇兄的欺负。那些温馨的过往,如同珍宝一般藏在她心底。

二皇子刚走到御花园,就看到悦溪公主和安柔公主在凉亭里坐着聊天。安柔公主眼尖,率先看到了他,兴奋地喊道:“二皇兄!你终于回来了!”说着便快步跑了过来。

安悦溪公主也满脸欣喜,走上前拉住二皇子的胳膊说道:“二皇兄,你可算回来了,我们都想死你了。”二皇子微笑着摸摸她们的头,说道:“皇妹们,二皇兄也想你们。”

悦溪公主好奇地上下打量着他,问道:“二皇兄,听说你遇刺了,现在伤都好了吗?”二皇子点点头,安慰道:“已经好多了,让皇妹们担心了。

安柔公主俏皮的说“皇兄跟我们说说在外面检查水利工程时遇到的趣事呗”

皇兄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清了清嗓子说道:“我刚到淮南那会,有一天刚到堤坝上时,有个小娃以为我是来捣乱的。他个头小小,双手叉腰,瞪着大眼睛,像只护窝的小兽,扯着嗓子让我离远些,别弄坏了他们修的工程。”

两位公主听言轻笑了起来。二皇子接着说:“还有一回,我去看一处新修的水渠。当地的工匠们非拉着我看他们新设计的水闸,一边介绍一边操作,那兴奋劲儿就像小孩子得了新玩具。结果呀,操作的时候出了点小岔子,水溅了他们一身,一个个成了落汤鸡,可他们还笑得直不起腰。”

皇兄的语调轻松,绘声绘色地描述着,眉眼间满是笑意。两位公主听得入神,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安柔公主笑着打趣:“皇兄,那小娃知道你身份后,不得吓一跳。”二皇子摇了摇头,笑道:“后来我表明身份,他吓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倒是可爱得很。”

接着,他们三人漫步在花园中,有说有笑,分享着彼此这段时间的趣事。然而,在花园的一角,一双嫉妒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他们。这双嫉妒的眼睛属于大皇子,他雇人刺杀二皇子,没想到二皇子福大命大,竟然躲过一劫。

看着二皇子被两个皇妹簇拥着,笑得那么灿烂,大皇子的双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也浑然不觉。他的呼吸变得急促,嫉妒如毒蛇般在心底疯狂扭动,眼中满是阴狠。

他悄悄从花园一角离开。

大皇子脚步匆匆地踏入崔贵妃的宫殿,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崔贵妃正坐在软榻上,见他进来,轻轻抬了抬眼,示意他坐下。

大皇子急忙说“母妃,大事不妙!”

“何事惊慌”

“我找暗棘会的人在二皇子回京的路上埋伏”

崔贵妃柳眉微蹙,杏眸含霜,直直盯着面前大皇子,冷声问道:“你叫暗棘会的人刺杀他了?”

“嗯!可是现在二皇子竟平安归来了,暗棘会此次行动怕是失败了。”

崔贵妃(手中的茶盏猛地一顿,脸色瞬间煞白)“什么?暗棘会素有盛名,怎会失手?此事若传出去,被皇上知晓,你我满门皆要遭殃。”

大皇子(额头冷汗直下,声音颤抖)“儿臣也不知为何,本以为万无一失。如今该如何是好,母妃快救救儿臣。”

崔贵妃(强装镇定,起身来回踱步)“慌什么!事已至此,切不可自乱阵脚。定是暗棘会办事不力,当务之急,得赶紧与他们取得联系,问清缘由。若二皇子还未察觉此事,咱们便还有转圜的余地。”

大皇子(点头如捣蒜)“是是是,母妃说得极是。儿臣这就去办,若暗棘会办事不利,儿臣定要他们付出代价。”

大皇子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步:“母妃,这次机会没抓住,以后怕是更难对付他了。现在的皇子中,别的皇子还太小。只要在他们长大前我能当太子,坐稳太子的位置,未来这万里江山便尽在掌握。可偏偏,二皇子是我前行路上的一块巨石。

二皇子虽然和我同岁,但又是嫡出,自幼便聪慧过人,深得父皇喜爱。他饱读诗书,武艺也十分精湛,朝堂之上已有不少大臣对他青睐有加。我虽也努力提升自己,读书练武不敢有丝毫懈怠,但在他的光芒之下,总显得有些黯淡。

近日,听闻父皇有意提前立储。我心急如焚,四处奔走,想要为自己多拉拢些势力。而二皇子那边现在从淮南检查完水利工程回来,立了功又得了民心。

我愈发艰难了。但我不会轻易放弃,我要想尽一切办法,在这残酷的斗争中胜出,登上太子之位。 他若一直得皇上宠爱,儿臣的太子之位……”

崔贵妃放下茶杯,缓缓说道:“太子之位本就是你的,无需担忧。此次不成,咱们再寻机会。你切不可自乱阵脚,在皇上面前更要表现得兄友弟恭。”

大皇子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儿臣明白,一切但凭母妃安排。”

崔贵妃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放心,本宫不会让他一直得意下去。接下来,咱们要更加小心谨慎,找准时机,一击致命。”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宫中钟鼓便如约响起,深沉而悠远,宣告着早朝的正式开始。大臣们身着华美的朝服,步履庄重地鱼贯而入,步入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中。他们按照品阶高低站定,随后齐齐向端坐于龙椅之上的皇上躬身行礼,山呼万岁之声在空旷的宫殿内久久回荡,震得殿梁上的雕龙都仿佛要腾云驾雾而去。

皇上端坐于龙椅之上,龙袍加身,冕旒低垂,目光如炬,缓缓扫视着下方的群臣。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而威严地响起:“朕的生辰宴,历来都是朝廷盛事。今年,朕决定将此重任交由二皇子与礼部尚书李仪德共同操办。望你二人能够齐心协力,将此次生辰宴办得尽善尽美,不负朕之期望。”

此言一出,大殿内瞬间陷入了一片寂静,大臣们的反应各异。与二皇子交好的几位大臣,眼中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喜色,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已经预见到了二皇子在此次生辰宴中大放异彩、进一步赢得圣心的场景。他们不着痕迹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间传递着无声的鼓励与期待。

而那些立场中立的大臣,则保持着惯有的沉稳与冷静,面上神色不变,只是微微眯起双眼,摸着下巴上的胡须,在心中默默权衡着此事可能带来的种种影响,思考着如何在这场宫廷盛宴中保持自己的立场与利意。

然而,也有几位与礼部尚书李仪德素有嫌隙的大臣,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明显的不满与担忧。他们深知李仪德借此机会极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权势与影响力,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防范与应对。

此外,还有几位年高德劭、历经数朝风雨的老臣,他们眼神平静而深邃,仿佛早已洞悉了这背后的种种权谋与算计。他们双手交叠于袖中,静静地站立着,如同一尊尊历经沧桑的雕像,默默注视着这场宫廷风云的变幻。

二皇子与礼部尚书李仪德闻听圣旨,心中一喜,连忙出列跪地叩首,齐声领命:“臣等领旨,定当竭心尽力,不负陛下厚望。”声音坚定而有力,回荡在大殿之中。

然而,在这庄严的仪式背后,却隐藏着另一番景象。大皇子站在人群中,目光深邃而复杂。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不平衡与不甘,但多年的宫廷历练让他学会了隐忍与克制。他面色如常,没有露出丝毫异样,只是在下朝之后,默默地转身离去,直奔崔贵妃的宫中而去。

大皇子步入崔贵妃那装饰华丽的宫殿。

“参见母妃!”

“我儿来了。”

大皇子神色中带着一丝不甘。他轻声道:“母妃,儿臣有一事不解,还望母妃指点。”

崔贵妃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温和地看向他:“何事让你如此烦恼?”

大皇子微微低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委屈:“今早朝会父皇将生辰宴的筹备之事交给了二弟。儿臣与二弟皆是刚刚从水利工程返回,为何父皇偏偏选中了二弟,而忽视了儿臣呢?”

崔贵妃闻言,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劝慰:“孩子,你父皇自有他的考量。或许二皇子在某些方面更擅长处理此类事务。但你要记住,身为皇子,当以大局为重,不可因一时的不快而心生怨怼。”

大皇子闻言,神色稍缓,但仍有些不甘:“儿臣明白母妃的教诲,只是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崔贵妃轻抚他的肩头,眼中满是慈爱:“你且放宽心,属于你的机会总会到来的。你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大皇子点了点头,眼中重新焕发出坚定的光芒:“儿臣明白了,谢母妃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