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子女不孝,重生后她嫁绝育军官 > 第268章 又要吃苦受累,又被人觊觎身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8章 又要吃苦受累,又被人觊觎身子

王强看着脸上有了血色的周爱霞,没想到她命这么大。

不仅自己没死,还平安生了个孩子。

知道她怀里是的儿子,更生气了,自己的二儿媳妇只生了一个没用的丫头片子。

林晓晴见他看孩子,笑着问,“大队长,小孩可爱吧,名字还是我起的呢。”

王强假笑着点头,“是挺可爱的。”

夫妻俩给李前进一家撑腰,看来短时间内他不能对一家人做什么了。

天气越来越热,地里的莜麦迅速的开花抽穗,绿色蔓延在黄土大地,风吹过,带来一阵阵麦浪。

家属院正在打地基,两辆运石头的拖拉机每天都快要干冒烟了。

按照计划,要在收莜麦前将这一片家属院的地基给打好。

林晓晴带领的军属会,三人一个小组,每天轮流烧许多的茶水,借了马车班的马和板车,给干活的战士们送去。

大家劲往一处使,都想早点住上新房子。

地基打的差不多了,莜麦的麦芒也由青变黄。

等地基打好,秦谨行让大家休整几天,然后开始收莜麦。

正值盛夏,天气炎热。

林晓晴在收麦前去了趟集市,将秀菊拜托她买的针线和盐送过去,又给她带了些自己种的蔬菜。

牧场购买的牲畜粪便、驻地养猪场的猪粪,再加上红薯梗叶和荞麦秸秆等各种东西沤制的天然肥,让今年的荞麦长势很好。

当然,林晓晴的灵泉水也必不可少。

看着沉甸甸的麦穗,大家都摩拳擦掌,想尽快把粮食收进仓里。

谷仓还有暂时存放粮食的暖房,全都打扫干净了。

王勇种的西瓜也熟了,专门拿出一部分,奖励先进的收麦者。

秦谨行让朱大刚杀了三头大肥猪,让全营上下好好的吃了两顿荤菜,然后便开始了农忙。

两台拖拉机还有马车班的马车,穿梭在田地和营地之间,戈壁滩上一片火热。

原本垦荒和植树种草的军属们,也放下了手里的工作,投入到收割中,

赵春杏想不通在老家干活偷懒的姐姐,怎么在这里干的起劲。

“老家干再多的活,挣得粮食也不是我的,在这里不一样。”赵春桃说。

老家是大队按照家庭总工分和人口来分配粮食的,粮食是爸妈管的,吃多少,是王素英分的,她干得多也没大弟分的饭菜多,干得少,也不会饿死,她才不会多出力。

这里不一样。

她干得活,是记在她自己名下,分的粮食也是她自己的。

她想卖了换成私房钱,也由她自己做主。

她当然干得带劲了。

赵春杏撇撇嘴,觉得大姐没用,只要把姐夫的工资攥在自己手里,什么活都不用干,就能吃香的喝辣的。

而姐姐却费死了老劲去干活,挣那几个工分,还不如把姐夫给哄好。

真是没脑子。

赵春杏觉得赵春桃没脑子,赵春桃则觉得赵春杏没良心。

她和周凯干活都这么累了,赵春杏在家也不知道洗个衣服,做个饭。

最后,还是赵春桃跟周凯告状,说要是赵春杏再不做家务,就让他把人赶走。

赵春杏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洗衣服、做饭。

这些天来,她一直在寻找机会跟方正接触,可连个人的影子都见不到,这让她十分郁闷。

方正正哼哧哼哧的割着麦子,他现在干活的地方跟军属们干活的地方,一个天南、一个海北,生怕遇到赵春杏那个“噩梦”。

休息的空档,方正擦擦汗,捶着又酸又疼的腰,想到去年他还是一个穿皮鞋、打摩丝的俊朗军官,现在竟然穿着布鞋、戴着草帽,在这里撅着屁股割麦子。

以前他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早知道又要吃苦受累,又被人觊觎身子,他还不如不退婚了。

对方也没什么不好,最起码,比钱春草和赵春杏“文雅”多了,不会强取豪夺。

许军见他发愣,以为他中暑了,让他坐下喝口水,歇一歇。

方正看着自己比别人落后一截的进度,摇了摇头,“等下工的时候再歇吧。”

许军见他镰刀挥舞的越来越熟练,忍不住佩服秦谨行。

敢这么使唤城里来的公子哥,还让人心服口服的,也只有秦谨行了。

许军喝了口水,也拿起镰刀干起来。

没办法,团长都以身作则,干得比他们还多,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干。

秦谨行没在割麦子,有士兵在收麦子的时候发现了一群被豺群追到麦田里的野猪。

豺长得像狗又像狼,体型不大,通常是一个群体集聚,战斗力很强,还会合作,堪称野猪的天敌。

豺群狡猾灵活,见到人群便四散而逃,留下几头野猪在麦田里乱窜。

秦谨行拿着枪,带着人,好一会才将四头大小不一的野猪给抓住。

两头大野猪被打伤了,两头小的被活捉。

野猪肉难吃又腥,死了后要立刻放血,不然更难吃。

秦谨行将两只大的交给炊事班,让他们当食材。

两头小的,让朱大刚抓去养着,等大了再宰。

两千多亩的麦子进仓,全营上下都松了口气,还没来得及将麦秸打捆、堆垛,突然下了场暴雨。

大家干活累了,秦谨行干脆让大家休息几天,等天晴了,麦秸晒干了,再干。

林晓晴收到了林晓山从军后的第一封信,他告诉自己一切安好,还用津贴给她买了些晒干的干贝和咸鱼寄过来。

林晓晴知道他是报喜不报忧的性子,听秦谨行说东南湿热,她去供销社买了几尺布,给他做了两件汗衫、短裤寄过去。

另外,让他发了津贴自己存着,不要给她买东买西的。

在这前后脚,林建民和王凤英也收到了儿子寄来的东西,还有二十块钱。

林晓山刚去,一个月只有十八块钱的津贴,这二十块钱,应该是他存了两个月的,再加上买的东西,应该是把钱都给家里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