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剩下的十块钱,还要日常花销。

要不是部队给老师一份口粮,她根本剩不下几个钱。

“我不急。你什么时候宽裕了,什么时候给就行了。”

林晓晴在百货商店门口碰到了牛哥,他一眼就认出了林晓晴。

“大妹子,你好久没来了。对了,你那有新鲜蔬菜不,现在蔬菜价格不错,你要是种了菜,可以拿去卖。”

牛哥吃过她的菜,味道特别好。

林晓晴想到了空间里放了许久的菜,放着也是占地方,不如卖了,“种了,不过个头还有点小,等过个几天才能摘。”

“那你卖的时候,能来这一趟吗,我想买点。”

城里人不像乡下,能挖个野菜什么的。

吃点绿叶子菜,只能靠菜场。

而这时候的菜场,青黄不接,白菜萝卜放久了的,不好吃,其他的菜又少。

前两天上了次小白菜,根本抢不到。

回来的路上,车辆经过几棵树的时候特别香。

是沙枣树。

五月份正是开花的时候。

林晓晴开荒地的时候,有一块地就种了沙枣。

车里的一个军属闻着沙枣花香说,“开花的时候香,就是结的枣子不好吃,没有一般的枣子好吃,酸不拉几的,只有一点甜味。我家院子里就有一棵,要不是小孩子嘴馋,贪吃那几个枣子,不让砍,我早就砍了种菜了。不过,有些穷人家粮食不够吃的,会把沙枣树的果子掺在面粉里,当主食,据说还能酿酒、酿醋、做糕点什么的。但是,咱不会,也没那闲工夫。”

说话的女人叫王桂芝,当地人,老家是荒山大队的,对这边的树木比较了解。

“这么说来,沙枣有这么多用处呢。”

林晓晴只知道果实可以吃,不知道还能酿酒、酿醋、做糕点,这么看来,等营里的沙枣树田长成规模了,还能发展其他用处。

王桂芝继续说,“虽然人不喜欢吃,但是羊特别喜欢,沙枣树的叶子和果子,是最好的羊饲料了。喂猪喂牛啥的也行。”

林晓晴心里记下她的话,回去写在了笔记里。

驻地的士兵和军属,基本都是外地来的,对本地的一些植物树木不如当地人了解。

林晓晴决定去荒山大队走访一番,记录一些植物的用处。

她喊了朱月一起去。

秦谨行见只有她们两个女人,不放心,派了两个警卫员陪同。

林晓晴先去见了荒山大队的支书王伟和大队长王强。

县官不如现管,在基层办事,先跟这些支书和大队长打好招呼,事情才好办。

王家村是荒山大队几个村庄里最大的一个庄子,其中大部分人家都是姓王。

乡下的宗族观念很强,抱团又紧,王伟和王强是堂兄弟,两人牢牢占据着支书和大队长的位置。

不过,知道是部队的人,两人十分配合。

王强让儿子王辉带着林晓晴去走访。

王辉因为教师招考败给柳芳菲的事,心里一直不服气,见是林晓晴,不愿意去。

还是王强骂他没眼色,才不情不愿的去了。

林晓晴在王强家说话的时候,发现墙上挂了一把熟悉的黑伞,原来,当初她丢的伞是王辉偷的。

看来这人不仅学问不怎么样,人品也堪忧。

王辉陪着林晓晴走访了几家便不耐烦了,林晓晴见状说不用他带领了。

“是你不要我带路的哈,回头在我爹跟前不要怨我。”

“你走吧。”

有他在,林晓晴反而不方便。

王强让自己儿子陪同,既是帮忙,也是监视。

可惜这个头脑简单的王辉并不理解老爹的意思。

林晓晴本来是抱着走访记录农作物、植物的初心来的,但走访着,突然发现有些奇怪的地方。

比如,有的人家不让他们进门,还表现的很害怕。

林晓晴一行人表现的很友善,表明自己只是问一些问题,并不会做什么。

但他们依旧很抗拒,还一脸警惕的看着她身旁的警卫员。

而有的人家,对林晓晴和朱月很热情,只是一个劲的问年龄婚嫁情况,听到林晓晴结婚,一脸失望,而对未婚的朱月很热情,还把自家儿子叫过来,让朱月给她当儿媳妇。

拒绝了还不死心,甚至生拉硬拽的,直到林晓晴让警卫员动手,他们才消停。

两人走的时候,林晓晴甚至能感觉到背后贪婪和怨恨的眼神。

出了门,朱月后怕的拍胸口,“他们简直就是明抢,太吓人了。那男的都三四十岁了,还让我当他媳妇,脑子有病吧。”

而且,一看脑袋就不正常,咧着嘴,捉自己身上的虱子,往嘴里送。

朱月看的差点吐出来。

两间破旧的土房子,里面乱七八糟堆了一地,又脏又乱的,还一股屎尿味。

穷山恶水出刁民,越是生存条件恶劣的地方,越能激发人性之恶。

林晓晴往常来王家村,只去过小燕那几户资助的人家。

并没有看到这些。

估计支书和大队长应该交代过,让村里的人在她面前老实点。

若是一个陌生的年轻女人来了这里,肯定走不出王家村。

林晓晴的心突然沉了下去。

像柳芳菲那样出来的人,真是冒着生命的危险。

四人走着,路过一个破败的院子,门口挂着一个木牌子,写着知青点。

林晓晴突然脚步一顿,走了进去。

她想看看其他知青的情况。

然而,他刚进去,王伟就小跑着进了门。

“林同志,这里都是城里来的知青,根本不懂农活,连杂草和麦子都分不清楚,农活干不好,净添乱,没什么好记录的。”

知青点就三间土房子,院子里搭了个柴棚子。

他一说话,房间里休息做午饭的人都走了出来。

林晓晴笑笑,“哦,我知道,我就是经过这里,好奇,来看看。不过王支书有句话,我不太同意,他们虽然不熟悉农活,但是有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只要用对地方,也能发挥作用。况且干农活并不难,您好好教教,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我们驻地特别缺有知识的人,也许哪天,还要向您借这些人干点活呢。”

王伟假笑着说是。

林晓晴这话是在给这些知青撑腰。

王伟不好再说难听的话。

他扫了眼出来看情况的知青,“看什么看,还不赶紧吃饭收拾,赶紧去上工!”

那些知青显然怕他,连忙答应,不敢多说便回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