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浓眉大眼,标准的国字脸,端的是一脸正气。

李翠翠眼睛放光,急忙道,“姐,我觉得他就不错,他是什么职位,有没有结婚呀?”

李翠花被她抓的胳膊疼,都没来得及看人就去拉她的手,“你抓到我肉了,快松手。”

李翠翠很激动,指着人问,“我看中他了。”

李翠花定睛一看,不是方正是谁,她翻了个白眼,“那就是咱们的方政委!”

“啊?”李翠翠愣住了,“竟然是他?”

她小声嘀咕着,怪不得看不上乡下的姑娘,长得真是周正,看起来比秦谨行还正派。

错过秦谨行就罢了,不能再错过这一个,李翠翠整理了一下头发,上去打招呼。

李翠花没拉住人,转眼见她往方正那边去了。

看着这虎了吧唧的妹妹,李翠花叹了口气跟上去。

方正从差点被钱春草污了清白,搬走后就没来过家属院。

这次是选择家属院建设的新地址,才来到附近。

正跟人说着正事,就看到两条麻花辫甩到了跟前。

一个姑娘朝他伸出了手,“同志你好,我叫李翠翠,想跟你认识一下。”

李翠花走到跟前,就听到她说的这句话。

看到方正错愕的表情,李翠花连忙介绍,说这是她来探亲的妹妹。

方正哦了一声,还没等她说下一句话,立刻带着人着急忙慌的走了。

他在驻地待了一段时间,算是明白了驻地的一些惯例。

部队大部分都是单身汉,娶媳妇比较困难。

级别够的军官能在老家娶个媳妇,带来随军。

相比较在家种地,许多姑娘倾向于有固定津贴的军官。因此,一些军属会将自己适龄的亲戚带来随军,想着找个年轻有为的军官。

为了解决战士们的婚嫁问题,部队是鼓励这种行为的。

所以,李翠翠一过来,他就警醒起来了。

他的冷漠反应并没有打消李翠翠的念头,“姐,我想嫁给他。”

李翠花说她口气挺大,“我跟你说,你可不许动歪心思,钱家那姑娘现在都没人敢娶,别到时候自己嫁不出去,再把咱们家丫头的名声给弄坏了,你还有外甥女呢。”

李翠翠看着方正走远的背影,肩宽腿长的,心中更加满意,“姐,你放心,我就算想嫁人,也是光明正大的追求,不会做那种龌龊事的。”

赵春杏没借到衣服,决定自己扯件衣服,从秦家弄来的一百块,去掉车费,还剩四十多块,她让赵春桃向别的军属买了张布票,又在供销社扯了五尺花布。

一般的棉布四角钱一尺,带花色的质量好些的要伍角一尺,五尺布能做个上衣。

赵春杏买了最鲜亮的细棉布。

家属院新来的姑娘都把方正作为嫁人的第一人选,暗地里倒腾着自己。

林晓晴了解她们的心思,只要不闹出出格的事,她没时间过问。

年前回老家,没来得及看那些资助的孩子,林晓晴赶在元宵节前,买了些肉,收拾了一包家里带来的特产,又从家里弄了两筐萝卜白菜和红薯。

问营里借了一匹马,先去了大孙庄看孙海。

孙海自家小菜园里种了萝卜白菜,但是没有爷爷的指导,长得不好。

林晓晴给他带了一筐菜,还有红薯,让他留着炒菜煮饭。

这边吃干菇、木耳比较少,林晓晴跟他讲了怎么泡发和一些做法。

叮嘱他泡发的隔夜木耳不能吃。

孙海小心的用纸笔记下来,说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中午,孙海做了林晓晴带来的肉,两人一起吃了顿饭。

临走的时候,林晓晴给他下个学期的学费,孙海不愿要。

“爷爷的抚恤金够我上学,我不能再要你和秦叔叔的钱了。以后你有空来看看我,我就很开心了。”

除了爷爷的抚恤金,周飞每月还给他五块。

他不收,林晓晴没有强给,答应她有空就来看他,要是他想见自己了,也可以去驻地找她。

从大孙庄出来,她又去了王家村。

将另一筐东西给小燕家。

姐弟三个正窝在炕上,小燕在教妹妹弟弟念书。

看到林晓晴过来,像小燕子一样围了上来。

林晓晴把一块肉和一个小陶罐递过去。

上次来,就发现她们放油的陶罐有个大豁口,正好家里有多余的,林晓晴就拿了一个过来。

这边柴火不好弄,火炕烧的温度不高,林晓晴摸了摸三人的被子,薄薄的一层,根本没有多少棉花。

“你大伯又来你家要东西了吗?”

“来了,”小燕说,“但是我们没给。”

“那家里的厚被子呢?你们盖这么薄会冻生病的。”

小燕不好意思的说,厚被子被她拆了,给弟弟妹妹做棉袄了。

“婶娘,我们不冷的,睡觉的时候把棉衣盖在被子上,我们挤在一起,很暖和的。”

林婶娘已经帮助了她们许多,给学费,又送东西,小燕不想再给她添麻烦。

“你等我一下。”

林晓晴走到马旁边借着空筐子,从空间里掏出两大团棉花,压实包在围巾里,让小燕塞进被子里。

小燕以为她把自己棉袄里的棉芯给抽出来了,感动的眼泪流了下来。

“婶娘我不要,我们真的不冷,你这样回去会冻生病的。”

“我们真的不冷。”

两个小的也异口同声说。

林晓晴顺着小燕的目光,才发现自己的棉袄边刮破了,应该是搬东西的时候被竹筐给刮的,她一直没发现。

不过,她也没解释。

“我穿的厚着呢,里面还有个棉袄呢,不冷。”

给了小燕下学期的学杂费,林晓晴顺便去其他几户人家看一看。

其他人家至少有一个家长,比小燕家过得好,林晓晴只给了孩子的学杂费。

小燕将被子的边拆开,将白绒绒的棉花塞进被子里。

干着活,跟弟弟妹妹说着话,“林婶婶对我们这么好,咱们一定要记得她的好,等你们长大了,要孝顺她,知道吗?”

小弟似懂非懂的点着头,奶声奶气的叫,“林,妈妈~”

二妹一本正经的纠正他,“婶娘是婶婶,不是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