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子女不孝,重生后她嫁绝育军官 > 第30章 累不死,就往死里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章 累不死,就往死里干

第二天中午,林晓晴擀了手擀面,用昨天的剩菜汤做面汤,又吃了一顿。

村里人打猎分猎物,秦家作为下放的人,是分不了东西的,兔子和鸡都要省着点吃。

秦家良和李舒柔知道夏收累,但不知道这么累。

累的他们第一天就想撂挑子。

可收成是农民一年中最顶要紧的活,大队长不允许任何人请假。

就连学生都放了麦收假,帮着拾麦子。

李舒柔干了三天后,累得只想哭,躺床上,扬言就算杀了她,都不干了。

秦家良一脸生无可恋,一向爱干净的他,顶着三天没洗的油头,两眼发愣。

他觉得自己全身像被火车碾压过一样。

这才明白,平时的那些活,在夏收这种高强度的工作面前,根本就是弟弟。

平时还能回家吃饭,按点上下工,可夏收呢。

天还黑着,不到五点,就被村里的破锣声给吵醒了,匆匆吃个饭,到了地里,开始干活的时候,天才亮。

中午吃饭也是在地里,晚上直到天黑的什么都看不见,才回家。

看着两个面无血色的儿子儿媳,秦爷爷没有心软,

“干不了也得干,咱们是下放改造的,虽然上面有人照顾,但群众的评价更重要。在这种时候偷懒,是背离人民,脱离农民阶级。只要累不死,就给我往死里干。你们谁要敢给我偷懒,我就把他赶出秦家!”

老爷子平常不说话,一说话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秦家良和李舒柔就算是再不愿意,也不敢违抗。

好在这几天家里的伙食特别好,极大的缓解了疲劳。

林晓晴发现,将食材放到空间一段时间后,味道和营养都会更好。

也更加缓解疲劳。

所以,这段时间,她都是把要吃的东西存在空间里,做饭的时候再拿出来。

为了节约人力,秦林两家的饭都是在林家做。

做完后,让林晓雪姐妹俩和林晓岭兄弟俩分别送到地里。

好在老天爷赏饭吃,今年的夏收虽然阴天了几天,并没有下雨。

等所有的粮食进了仓,才轰隆隆下了场大暴雨。

粮食进了仓,今年的大部分口粮就有了着落,忐忑的心终于能放下了。

天一晴,泥地能过牛车,大队组织人先去交了公粮,留了集体粮,然后就是按照工分和人头分口粮了。

公粮都是挑最好的交,全是精细粮。

而口粮除了小麦,还有红薯、油菜等杂粮和榨油的作物。

林晓晴是农村户口,即使嫁到城里户口也迁不了,更别说秦家后来下放了。

所以,她的粮食是分到林家的。

秦家人是第一次见分粮,每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比过年还开心。

看着人家用板车拉着一袋又一袋的粮食回家,秦家良两口子非常期待自家的收获。

直到会计喊他们的名字。

一口袋并不满的小麦,两袋子红薯,二十斤油菜籽。

“没了?”

秦家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对呀,你们工分少,就这些。”

刚才他还想着怎么开口向人借板车呢,现在看来,根本用不到。

这些东西,怎么也不够吃到秋收的呀。

秦家良兴冲冲的去分粮,垂头丧气的回来。

秦爷爷不用问,就知道他不高兴的原因。

“当年吃草根啃树皮都过来了,不会饿死人的。”

“我知道,可,这不一样。”

他自诩是个知识分子,在政府办公室干着体面的工作,谁知到了这,连个小伙子都不如。

不,大姑娘他也比不过。

林晓晴一天能挣八个工分,他拼死了命才挣的跟她一样,这还是因为女人的满工分就是八。

而男人的是十个。

平常,他也只能拿五六个工分。

这事不仅关乎口粮,更关乎他男人的尊严。

在全大队人面前念出他的工分和粮食,跟公开处刑有什么区别。

李舒柔看到丈夫这样子十分心疼,“家良,都是我连累了你。”

“不怪你,小柔,是我没用。”

两人正黏糊着,被扛着麻袋的林晓晴给打断了。

“快给我接一下呀。”

怎么没有一点眼力见。

秦家良接过,差点闪了腰,儿媳妇力气还挺大,“从哪儿弄的粮食?”

“我家搬的,我爸妈怕咱们不够吃,让我扛两袋过来,外面还有一袋呢。”

秦家良高兴道,“我去搬。”

“你家孩子多,自己都不够吃,还给我们送。”

秦奶奶现在是越来越喜欢林家的人,为人厚道善良,但是又不软弱任人欺负。

大人孩子都很勤劳。

虽然现在穷,但以后肯定有出息。

“够吃,我爸妈说了,都是一家人,要相互帮衬。”

这句话林建民和王凤英没说,是林晓晴自己说的。

爸妈就是嘴笨,做得多,说的少。

“你爸妈就是客气,对了,我这有一块细棉布,用不到,你拿了给妹妹们做个夏衣吧。我们不能总受你们照顾。”

林晓晴没客气,拿了布送去了林家。

李舒柔有些不高兴,女儿走前,问有没有布,想做身新衣服,婆婆舍不得把布拿出来,现在却大方送人。

秦奶奶看了她一眼,就知道这个小心眼的媳妇心里想什么。

不过,她并不在乎。

不管是亲孙女,还是孙媳妇,谁可她的心,她就疼谁。

晚上,李舒柔抱怨完婆婆,抱怨儿媳妇。

“你说我怎么这么命苦,出生书香世家,却有个文盲婆婆,在城里过了半辈子,却跑回乡下种地。我一直想给儿子娶个优雅知性的妻子,结果却娶了个不知道孝顺婆婆的土丫头。”

“儿媳妇虽然粗鲁蠢笨了一些,但干活持家还不错。咱们能在乡下过太平日子,多亏了她呢。”

要是真娶个五谷不分、四肢不勤的大小姐,咱们一家估计要饿死在乡下了。

“可我就是看她不顺眼,她越是表现,我这心里越担心。那天分粮的时候,你注意到没有,好多男青年偷偷看她呢,还有人找她说话。我担心,在这么下去,儿子早晚头上长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