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鸦咒 > 第89章 益生菌培育与冻土现场试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9章 益生菌培育与冻土现场试验

第八十九章 益生菌培育与冻土现场试验

江哲的实验室里,培养箱的温度被精准控制在零下五度——这是模拟维克小镇冻土区的平均温度。培养皿中,乳白色的益生菌群落正缓慢生长,而加入了微量冰魂玉粉末的对照组,菌群活性明显更高,显微镜下,能看到益生菌正围绕着淡紫色残魂碎片蠕动,碎片边缘已出现细微的分解痕迹。

“冰魂玉粉末的作用不是‘净化’,而是作为益生菌的营养助剂。”江哲对着团队解释,手里拿着检测报告,“它能提升菌群在低温下的酶活性,让分解速度比之前快三倍,但浓度必须控制在0.01%以内,否则会抑制菌群生长。”

之前在维克小镇采集的冻土样本被分成数十份,分别放入不同温度的培养箱中。许曼记录着数据:“在零下十度到零上五度之间,益生菌的分解效率最高,正好覆盖了小镇冻土区的温度范围。但如果遇到极端低温,比如零下二十度以下,菌群会进入休眠状态,得提前在冻土中埋入低温加热片维持活性。”

陆柯则在电脑上构建了冻土区的三维模型,标注出残魂聚集的洼地位置:“我们可以分三个区域做现场试验,A区用纯益生菌,b区加冰魂玉粉末益生菌,c区作为空白对照,通过三个月的监测对比效果。”

一周后,团队再次抵达维克小镇。冻土区的临时监测站已经建成,当地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定期采集土壤样本。看到苏晚一行人,站长埃里克迎上来,递过最新的检测报告:“洼地周围的甲烷浓度一直在下降,但深层土壤里还有残魂痕迹,正好等你们的益生菌来解决。”

工程队按照陆柯的模型,在三个试验区域分别挖出半米深的沟槽,将含有益生菌的凝胶均匀涂抹在沟槽内壁,再覆盖上保温膜。b区的凝胶中,按比例混入了冰魂玉粉末,凝胶呈现出淡淡的浅蓝色,与冻土的颜色相近。

“凝胶能让益生菌缓慢释放,避免被冻土中的水流冲走。”许曼蹲在沟槽旁,调整着保温膜的覆盖角度,“保温膜还能收集太阳能,提升表层土壤温度,给菌群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苏晓跟着埃里克的助手学习采集土壤样本,用特制的不锈钢取样器深入地下一米,将样本装入密封袋:“以后每周都要这样采一次吗?”助手点头:“还要测土壤的ph值和甲烷浓度,这些数据都会传给江医生的实验室,方便他们调整益生菌配比。”

最初的两周,检测数据并不理想。A区的益生菌活性逐渐降低,对残魂的分解率只有15%;b区虽然好一些,但分解率也只有30%。江哲在实验室里反复调整凝胶配方,最终决定在凝胶中加入少量泥炭土——当地冻土区常见的天然有机质,能为益生菌提供更持久的营养。

调整配方后的第三周,b区的分解率突然提升到60%。埃里克拿着检测报告,兴奋地找到团队:“深层土壤里的残魂痕迹变浅了!甲烷浓度也降到了安全标准以下!”众人赶到试验区域,掀开b区的保温膜,表层土壤已经恢复成正常的棕褐色,不再有之前的松软感。

林野联系当地政府,申请将b区的方案推广到整个洼地周围。工程队扩大了凝胶的涂抹范围,还在冻土中埋入了小型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温度和菌群活性,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到监测站,工作人员随时能查看。

苏晚则和小镇的学校合作,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冻土保护课”,用简单的实验演示益生菌如何分解有害物质,还分发了小份的土壤样本,让孩子们观察土壤的变化。“守护冻土不是我们的事,是所有人的事。”苏晚看着孩子们认真的表情,想起了陈琛日记里的话。

三个月后,团队再次来到维克小镇。洼地周围的冻土已经恢复稳定,之前塌陷的区域重新铺上了草坪,监测站的数据显示,残魂的分解率达到了90%,深层土壤中的毒素浓度几乎为零。埃里克笑着说:“今年冬天,小镇的井水再也没有出现过异常,居民们都说是你们带来了‘会治病的细菌’。”

离开小镇前,江哲将益生菌的培养方法和凝胶配方交给了当地环保部门,还培训了几名工作人员,确保后续的维护工作能持续进行。“这不是结束,是开始。”江哲对团队说,“以后遇到类似的残魂污染,我们有了可复制的科学方法,不用再依赖运气。”

车子驶离小镇时,苏晓看着窗外的冻土区,手里拿着一本新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这次试验的所有过程。“晓雅说,这样的守护才踏实。”她轻声说,苏晚握住她的手,看向远方——那里,阳光正洒在冻土上,没有玄幻的光影,只有土地慢慢恢复生机的踏实模样。

团队知道,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协作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问题,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而这份关于守护的故事,也会在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中,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