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107章 一句话,点醒百页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7章 一句话,点醒百页书!

高频电路散热问题初步解决,像是为“蜂鸟”搭起粗糙结实骨架。但所有人都明白,真正能让这只“鸟”在未来战场拥有不可替代价值的,是它的“灵魂”——保密功能。而实现核心,就是声码器。

这概念对大多数实验室成员来说,太超前抽象,甚至带点科幻色彩。连李文军这样扎实骨干,看着秦念画的声码器原理框图,也感觉像看天书。

“秦工,语音不就是电流大小随声音变化吗?像波浪。这怎么加密?难道要像发电报先编密码本,对着话筒念密码?”年轻技术员挠头问出大家心声。实验室响起几声压抑低笑,更多是迷茫。

秦念理解隔阂。她走到小黑板前,拿起粉笔画简单人头侧面,嘴巴位置画出一连串高低起伏复杂声波曲线。

“同志们,平常说话声音,看成电信号,就是这样一幅完整复杂‘声音画像’。”秦念点着曲线,“传统电台像实诚信使,把‘画像’原封不动送出去。敌人有接收机就能还原,听得清清楚楚。”

她顿了顿,观察众人反应。看到点头,又在人头旁边画简单符号:指示音高起伏箭头、代表音量大小粗细线条、表示音色特点奇怪形状。

“但是,换种思路呢?”秦念声音提高,带引导性兴奋,“我们不传送整张复杂‘画像’,只抽取最关键几个‘特征’——声音高低(基频)、强弱(振幅)、决定是张三还是李四说话的味道(共振峰)——用简单数字编码代替,只发送这些编码出去呢?”

她看着台下若有所思脸庞,快速写“基频”、“振幅”、“共振峰”等词解释:“接收方拿到简单‘编码’后,根据编码代表‘特征’,在自己机器里用规则‘重新画’出类似能听懂语音。这过程就像……”

她目光扫过全场,找到绝佳比喻:“就像我只看一份乐谱,上面只写着音符、节拍和强弱记号,我就能在脑子里或用乐器,‘脑补’整首音乐旋律。不需要把整个乐队演奏都录下来寄过去!这技术就是‘声码器’!”

“我明白了!”李文军猛地拍大腿,眼睛亮得惊人,“传送‘乐谱’比传送‘整场音乐会’省事多了!而且敌人截获‘乐谱’,不知道我们用哪种‘乐器’(重建规则),听到的就是乱七八糟噪音!根本听不懂!”

“没错!就是这样!”秦念赞赏点头,“这就是保密通话基本原理。当然以现在条件,做非常简化版本,但足够让敌人普通监听设备变聋子耳朵!”

理论窗户纸捅破,实验室气氛活跃。大家围草图讨论如何用晶体管、电阻电容搭建分析“乐谱”、重新“演奏”音乐复杂电路。

然而,理解原理和实现它,中间隔巨大鸿沟。没有现成集成芯片,一切用分立元件搭建。

分析语音特征滤波器网络复杂得头皮发麻,需要大量精密电阻、电容和高频晶体管。实验室角落堆满各种规格元件,示波器荧光屏成最熟悉风景,跳动波形仿佛永无止境。

接下来日子,实验室成不夜城。

电烙铁气息混合松香日夜弥漫。每个人都熬得双眼通红,耳朵里似乎总回荡各种测试信号嗡嗡、滴答声。第一次系统联调那天,气氛紧张像拉满弓弦。

测试员深吸气,对连接好麦克风清晰说:“蜂鸟呼叫巢穴,听到请回答。”

所有人心提到嗓子眼,目光死死盯住接收端喇叭。短暂寂静后,喇叭传出不是预想声音,而是一阵刺耳、扭曲、断断续续,如同破旧收音机调错误频率发出、混合金属摩擦般怪异噪音,听不出任何一个字!

“怎么回事?”

“参数不对吗?”

“滤波器没调准?”

实验室压抑沉寂,挫败感像冰水浇灭连日热情。连续高强度工作和不理想结果,让士气跌到谷底。有人默默坐下揉发胀太阳穴;有人盯复杂电路图眼神茫然。

秦念也感到深深疲惫,太阳穴突突直跳。但知道自己是主心骨,不能先倒下。她强打精神让大家先回去休息明天再找问题。

众人默默离开后,她独自留在实验室,对着那堆令人头疼电路图和测试数据,眉头紧锁。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滤波器分析不够精确?还是参数提取速度太慢,跟不上语音变化?

夜深人静,只有日光灯镇流器发出轻微嗡鸣。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陆野端着军绿色搪瓷缸子走进,他刚结束夜间训练,作训服上还带山野间寒气。

“听说你们遇到坎了?”他声音低沉,将缸子放桌上,一股淡淡姜糖香气弥漫,“炊事班灶上温着的,驱驱寒。别熬太晚。”

简单话语带着他不擅表达关切。秦念抬起熬得通红的眼,看到丈夫笨拙端姜汤样子,心头最柔软地方像被撞了一下。

她接过缸子,指尖‘不小心’划过他带薄茧手掌,陆野像被烫到般猛地缩回手,耳根以肉眼可见速度红了。

“嗯,声码器第一次联调,出来声音没法听。”她叹气,难得在他面前露一丝脆弱困惑,用手指揉额角,“理论明明对,可实现起来……”

陆野不懂复杂电路和频谱,但看着妻子熬红双眼和桌上密密麻麻天书般图纸,沉默片刻说道:“我是不懂这些弯弯绕绕。

但我知道,侦察兵在敌后,有时候趴地上听到一点风吹草动细微差别,就能判断出是敌人巡逻还是野兔过路。或许……你这机器也差不多?得抓住最要紧的那点‘动静’,别的细枝末节,反而会干扰?”

秦念猛地一愣,抬起头怔怔看着陆野。他那朴实无华话语,像一道锐利闪电瞬间劈开她脑海中纠缠迷雾!

抓住最要紧的‘动静’!简化模型!优先保证实时性!

对啊!她之前可能过于追求分析全面精确,设计过于复杂滤波器网络,导致系统响应迟缓无法跟上语音快速变化节奏!

战场上通话清晰即时远比声音完美还原更重要!也许应该简化分析模型,只优先提取那几个最核心、对听懂意思最关键特征参数,确保它们能快速准确被发送和重建!

这思路让她豁然开朗,多日困顿一扫而空!她激动抓住陆野胳膊,声音带颤音:“你说得对!可能不是精度问题,是速度问题!要抓大放小!谢谢你,陆野!”

陆野被她突如其来激动和近距离接触弄得有些不自然,耳根更热,别过脸生硬说:“我就是瞎说的。你……快点弄完,早点回去休息。”说完,几乎同手同脚快步离开办公室,背影透着一股窘迫。

秦念也顾不上他反应,立刻伏案就着昏黄灯光,抓起铅笔在草图上飞快修改,简化滤波器结构优化参数提取电路响应速度。思路一旦打开,各种方案纷至沓来。她一直忙到深夜才拖着疲惫却充满希望身子回家。夜空繁星点点,仿佛也在为她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