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 > 第176章 香山顶上办沙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完王大山热血奔涌的战斗故事,院子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秋风吹过篱笆的细微声响。

同学们心潮激荡,父辈的牺牲奉献与老兵口中那“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铁血精神,沉甸甸地压在心头,也燃起了更为炽热的责任感。

吕辰适时取出郎爷的老莱卡相机,提议合影留念,顿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这年头照相稀罕,王大山爽朗笑道:“好!跟你们这些大学生娃娃们照张相,沾沾文气!”

众人在“光荣烈属之家”的牌匾下站定,王大山特意换上干净军装,胸前的纪念章熠熠生辉。

小雨水在吕辰的指导下,像个小指挥官般调整众人位置,那份专注认真逗得大家忍俊不禁。

“咔嚓”一声轻响,快门按下,将这充满意义的一幕定格在1960年的秋日里。

随后,小雨水又为北师大女生和清华男生分别拍了合影,青春的身影与香山秋色相映成趣。

秋阳正好,将自行车和物资暂存王大山家,众人兴致勃勃地向香山进发。

汪传志提议登山比赛,立刻得到响应。

队伍分成两组,王卫国、汪传志、陈志国搭配李娟、万梅、王明婕为一队;吕辰、娄晓娥、小雨水及吴国华、任长空、高妹喜、刘春琴为另一队。

“我们这队有雨水,算是‘弱势群体’,你们可别让!”吕辰笑着喊话。

“放心!保证赢得光明正大!”王卫国豪气挥手,带队冲了出去。

吕辰这边则从容许多,他护着娄晓娥和小雨水,吴国华、任长空照顾着高妹喜和刘春琴,一行人相互扶持,拾级而上。

山道蜿蜒,秋色渐浓,起初是零星黄叶,渐渐变成连绵的橙红与金黄。

阳光透过枝叶,投下斑驳光影,远处传来汪传志带头高唱的《我们走在大路上》,雄壮歌声在山谷回荡。

当吕辰牵着娄晓娥和小雨水踏上香炉峰顶时,眼前豁然开朗。

“哇——”小雨水忍不住惊叹。

极目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深红、浅红、橘红、金黄、赭石……无数色彩交织,如同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又像一片无边烈火在蓝天下燃烧,充满生命最后的绚烂与炽热。

王卫国等人早已到达,额带汗珠,脸上洋溢着征服的快意。

娄晓娥依偎在吕辰身边,清澈眼眸倒映着漫山红叶,喃喃道:“太美了!”

大家沉浸在这壮丽景色中,一时无言。

这时,小雨水拿出笔记本,走到人群中央,声音清脆:“哥哥姐姐们,大家把心里的感想写成诗或一段话,留给我做纪念,好不好?”

这个充满文艺的提议,立刻点燃了北师大才女们的热情,也让清华才子们跃跃欲试。

李娟率先响应,略一沉吟,写下《香山望》:“一山红叶似火燃,千里关中最念牵。登高方晓天地阔,建设家园志更坚。”

“好一个‘建设家园志更坚’!”王卫国率先喝彩,“有景有情,更有担当!”

接着,温柔的王明婕写下《浣溪沙 秋日香山》:“一片丹霞染万峰,秋光何必逊春浓,与君携手上层穹。漫道西风凋碧树,且看霜叶胜花红,山河如画在心中。”

“明婕这首词真美,”娄晓娥轻声赞叹,“‘秋光何必逊春浓’,说得多好。”

高妹喜的诗句典雅古朴:“山明秋色净,叶红霜华浓。拾级凌绝顶,骋怀向远空。江南虽云乐,燕蓟亦峥嵘。愿乘长风去,报国正年青。”

军人家庭出身的刘春琴,诗句铿锵有力:“山,被血与火淬炼过。叶,是永不褪色的勋章。我们,是站在勋章上眺望的——接班人!”

“够劲!”王卫国大声叫好,“像战士的口号,提气!”

来自四川的万梅,诗句灵动俏皮,近乎民歌:“哎——香山的红叶啰,层层叠叠似彩云嘛!哥哥你登山莫怕险嘞,妹妹我在后面跟得紧!摘片红叶当信物呀,建设祖国一条心!”

这大胆直白的句子引得众人哄堂大笑,气氛热烈。

女生们珠玉在前,男生们也不甘示弱。

王卫国笔迹刚劲,写下《登香山有感》:“昔日战火红,今朝枫叶红。江山需砥柱,我辈当为中!”

汪传志则写下一段散文句:“冲顶!如攻坚克难!汗水是甜的,秋风是赞歌,这满山红叶,就是为我们胜利欢呼的彩旗!”

吴国华的诗句带着工科生的独特逻辑:“《香山逻辑》:输入:前辈的足迹,与秋的讯息。运算:青春的激情,在陡峭函数里。输出:一片赤诚,打印在祖国山河的画卷上。” 这番“逻辑化”的情感表达,引来大家善意的笑声。

任长空的话不多,诗句也简洁质朴:“山很高。路很陡。但和你们一起,风景就在脚下。”

陈志国的五言律诗沉稳大气:“秋深访山村,敬老聆箴言。携手攀崎路,同心越险关。红叶燃千里,豪情溢九寰。莫负凌云志,青春岂等闲?”

最后,本子递到吕辰和娄晓娥面前。

娄晓娥接过笔,清秀字迹流淌纸页:“《香山叶影》:你的身影,挺立成我视野里,最沉稳的山峦。而我的心,是那环绕的,最炽热的红叶。风起时,沙沙作响的,是我们共同书写的——未来的序章。”

“哇…”万梅惊叹,“晓娥,你这诗…也太甜了吧!”

在众人笑闹声中,吕辰拿起笔,沉吟片刻,写下凝练深沉的结尾:

“血,渗入了泥土。

火,熄灭了呐喊。

岁月沉默,将一切熔铸成这漫山的红。

我们走来,不是为捡拾历史的碎片,

而是为了确认——

那深植于血脉的火种,从未熄灭。

它在我们眼中燃烧,在我们手中,

必将锻造成照亮下一个黎明的……

钢铁与稻穗,诗歌与篇章。”

吕辰的诗句一出,嬉笑打闹的气氛瞬间变得沉静庄重。

王卫国深吸一口气:“辰子这诗…把咱们今天所有的感受都升华了。从父辈的牺牲,到我们的责任,再到未来的创造,‘钢铁与稻穗,诗歌与篇章’,说得太好了!”

吴国华目光灼灼:“将历史唯物观和革命浪漫主义结合得非常好,逻辑严谨,意象宏大。”

刘春琴用力点头:“对!我们不是来感怀过去的,是来确认并继承那份精神的!”

小雨水小心翼翼地收好这个写满诗句和感言的笔记本,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这个本子不仅记录了秋日的壮美景色,更记录了一群年轻人在特殊年代里最真挚的情感、最昂扬的斗志和最纯粹的友谊。

秋阳当顶,白云飞扬,长空万里,山林绚烂。

同学们在山顶合影留念,然后带着满心的震撼与收获,踏着夕阳余晖,说笑着向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