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困兽,生路何求 > 第358章 初入狼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她从包里拿出“林薇”的身份证和提前准备好的“采访提纲”,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

“您好,请问有预约吗?”门口的保镖拦住她,语气冷淡,眼神却像扫描仪一样扫过她全身。

杨晚栀立刻露出礼貌的笑容,递上身份证:“我叫林薇,是《商业观察》杂志的撰稿人,之前联系过会所的李经理,想采访几位会员,做一篇商业人物专题。”

她特意把“李经理”的名字说出来——这是私家侦探查到的,负责对接会所外部合作的人,也是赵天身边最外围的下属。

保镖拿着身份证,对着手里的平板核对了一会儿,又拨通了一个电话。

电话那头不知道说了什么,保镖挂了电话,侧身让开:“李经理在二楼会客室等您,请跟我来。”

走进会所,内部装修比想象中更奢华——地面铺着深色的大理石,天花板上挂着水晶吊灯,走廊两侧挂着一幅幅油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质香。

杨晚栀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发现每个拐角都有保镖,而且天花板上的监控几乎没有死角。

“林小姐,久等了。”二楼会客室里,一个穿灰色西装的男人站起来,约莫四十岁,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他就是李经理。

杨晚栀跟着他坐下,把“采访提纲”递过去:“李经理,麻烦您看一下,这是我初步拟定的采访方向,主要想了解咱们会所会员在商业领域的经验分享。”

她故意把“会员”两个字说得很重,想试探对方的反应。

李经理快速翻了翻提纲,眼神在“会员名单”几个字上停了一下,又抬眼看向杨晚栀:“林小姐,会所的会员信息都是保密的,而且很多会员平时很忙,不一定有时间接受采访。”他的语气很客气,但拒绝的态度很明显。

杨晚栀早有准备,她从包里拿出一本杂志——那是她特意让周明帮忙制作的“样刊”,封面印着一个知名企业家的专访,“您看,这是我们之前做的专访,反响很好。其实这次采访也是想借会员的经验,提升咱们会所的知名度,毕竟‘暗夜会所’在业内虽然有名,但外界了解得不多。”

她故意用“提升知名度”当诱饵,她知道,像赵天这样的人,既想保持低调,又需要通过隐性渠道巩固自己的人脉,这种“不张扬的宣传”很可能戳中他的需求。

李经理果然犹豫了,他手指在提纲上敲了敲:“这样吧,我把你的提纲交给上面的人审核,明天给你答复。另外,林小姐第一次来,我可以带你参观一下会所的公共区域,不过私人区域是不能进的。”

“谢谢李经理!”杨晚栀立刻答应。她知道,能参观公共区域已经是突破,至少能近距离观察会所的环境,说不定能找到更多线索。

跟着李经理参观时,杨晚栀一边听他介绍,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留意周围。

走到三楼走廊时,她忽然听到一间房间里传来争吵声,其中一个声音很像赵天——之前私家侦探给过她一段赵天在商业论坛上发言的录音,声音低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谁在里面?”杨晚栀故意放慢脚步,装作好奇的样子。

李经理脸色微变,立刻拉着她往前走:“没什么,是会员在谈事情。林小姐,这边是咱们的酒窖,里面收藏了很多年份酒……”他刻意转移话题,语气里带着一丝慌乱。

杨晚栀没有追问,心里却记下了那个房间的位置——三楼最里面的那间,门是深色的实木门,上面没有任何标识,而且门口站着两个比其他地方更壮的保镖。

她悄悄按下了钢笔里的录音笔开关,虽然距离太远,听不到具体内容,但至少能确认赵天今天在会所里。

参观结束后,杨晚栀离开会所,坐进车里,立刻把录音笔里的内容传给了张队长。

张队长很快回复:“暂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能确定赵天今天在会所。你做得很好,明天等李经理的答复时,继续保持‘林薇’的人设,别暴露破绽。”

杨晚栀看着手机屏幕,手指轻轻敲击着方向盘。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得更小心——赵天的警惕性比李诚高太多,稍有不慎,不仅查不到真相,还可能把自己搭进去。

第二天一早,杨晚栀就接到了李经理的电话,说“上面的人”同意了采访,但只能采访两位“普通会员”,而且采访地点必须在会所里,时间定在下午两点。

“普通会员也好,至少能接触到内部的人。”杨晚栀挂了电话,立刻给周明打了过去,把情况说明。

周明在电话那头叮嘱:“采访时别直接问赵天,先从会员的商业经历聊起,慢慢套话,比如问他们‘平时和会所老板赵总接触多吗’,看他们的反应。”

下午一点半,杨晚栀准时到达“暗夜会所”。李经理已经在门口等她,这次带她去的不是二楼会客室,而是三楼的一个小型会议室。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两个人,一个是做建材生意的王总,一个是开连锁酒店的刘总,看起来都是四十多岁,衣着光鲜,但眼神里带着几分拘谨。

“林小姐,这两位是咱们会所的会员,王总和刘总。”

李经理介绍完,又对两人说,“两位,林小姐是《商业观察》的撰稿人,想跟你们聊聊商业经验,你们配合一下。”

说完,他没有离开,而是坐在了会议室的角落,明显是在监督。

杨晚栀心里了然,脸上却不动声色,笑着和两人打招呼:“王总、刘总,麻烦两位了,咱们就随便聊聊,不用紧张。”

采访开始,杨晚栀先从两人的创业经历聊起,王总和刘总一开始还很谨慎,回答得很笼统。

但聊到建材行业的行情时,王总的话渐渐多了起来,甚至抱怨了几句“最近原材料涨价,利润薄了”。

杨晚栀趁机问:“王总,那您有没有想过和其他企业合作,降低成本?比如像咱们会所的赵总,听说他在很多行业都有资源,您和他聊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