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困兽,生路何求 > 第157章 唯二两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三下午的国际贸易课,科技大学第三教学楼的阶梯教室难得坐满了人——并非本专业学生多,而是不少高年级学长学姐听说林华教授带新生,特意过来蹭课。

讲台上的林华推了推金丝眼镜,指尖在教案上轻叩,目光扫过教室时,最终落在前排两个并排放着的空位旁:“顾明夜,沈以墨,到了就坐。”

教室后门传来两声轻响。顾明夜单手拎着黑色双肩包,白衬衫袖口随意挽到小臂,露出腕上块旧机械表,步子迈得散漫却没蹭到旁人;

沈以墨跟在后面,帆布包背得端正,灰色针织衫领口扣得严实,手里还捏着本夹着便签的《国际贸易原理》,两人一前一后走到前排坐下,恰好是教案首页红笔圈出的两个名字——这届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就收了他们两个。

“这学期的课,从个具体案例开始。”林华没翻教材,直接点开投影仪,幕布上跳出组数据:“A联盟与b国去年贸易额突破6.1万亿元,同比增长7.7%,但b国对c区出口的纺织品类目里,有37%的面料来自A联盟成员国——谁来拆拆这背后的贸易逻辑?”

问题刚落,顾明夜已经抬手。他起身时椅子与地面轻擦出声响,视线没粘在幕布上,反倒看向林华:“林教授,本质是供应链互补。

b国劳动力成本比A联盟低12%,但面料印染的良品率低8个百分点,他们进口A联盟面料,是用‘低人力成本’换‘高品控效率’,而A联盟面料企业借此打开东南亚供应链,两边都没亏。”

他指尖无意识敲着桌面,语速没快却字字清楚:“何况去年A联盟与b国签的自贸协定生效后,面料进口关税从15%降到3%,关税降了,b国进口成本低了,A联盟出货量涨了,这不是零和。”

林华没接话,转而看向沈以墨:“你觉得呢?”

沈以墨起身时,先把帆布包往桌洞里塞了塞,才拿起笔记本走到讲台边。他指尖点在幕布角落行小字上——“b国纺织业碳排放数据”:“顾明夜说的是显性利益,我补个隐性的。A联盟面料企业去年单位产值碳排放量是1.2吨\/万元,b国是2.8吨\/万元。c区去年刚出台碳关税新规,门槛是1.8吨\/万元,b国自己产的面料根本达不到。”

教室里顿时起了阵低低的议论。后排个学长凑到旁边人耳边:“这俩新生有点东西啊,直接扒到碳关税上了。”

沈以墨像是没听见,继续道:“所以b国进口A联盟面料,其实是借A联盟的低碳排放门槛,绕开c区的碳关税。A联盟赚了出口额,b国保住了c区市场,说白了是‘规则套利’加‘成本转嫁’,算共生。”

“共生?”林华突然反问,伸手在幕布上划了道线,“那如果A联盟突然提高面料出口价呢?或者c区把碳关税门槛降到1.0吨\/万元呢?”

顾明夜立刻接话:“A联盟不会贸然提价。b国虽然依赖A联盟面料,但他们手里有纺织配额——c区给b国的年度配额比给A联盟成员国的多15%,A联盟提价,b国大可以转向其他供应链,比如d国,虽然d国面料成本高3%,但配额灵活。”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碳关税门槛,c区不会降。他们去年刚在气候峰会上签了减排协议,降门槛等于打自己脸。反而可能提高,要是提到1.5吨\/万元,b国更得靠A联盟面料。”

沈以墨这时也点头:“而且A联盟和b国的自贸协定里有‘价格联动条款’——面料出口价与b国对c区纺织品出口价挂钩,b国赚得多,A联盟才能提价,不然违约成本比涨价利润高。”

林华终于笑了,抬手示意两人坐下:“不错。国际贸易里没有绝对的‘依赖’,只有动态的‘制衡’。你们俩一个抓供应链成本,一个抓规则细节,正好互补。”

他翻到教案下一页,幕布上跳出份案例报告:“这是去年A联盟某面料企业的实际运营数据,里面有成本结构、关税明细,还有b国的配额使用记录。下节课你们俩组队,把这个案例拆成‘利益分配模型’,下周三课前交给我。”

顾明夜接过分发的案例报告,指尖刚碰到纸页,就听见沈以墨在旁边低声说:“下课后去图书馆?我带了去年的配额政策文件,正好能对上。”

顾明夜抬眼看他,见沈以墨笔记本上已经画了个简单的模型框架,便挑了挑眉:“行。我知道图书馆三楼有个讨论间,没人。”

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卷着落在窗沿,林华站在讲台上看着两人凑在一起翻案例报告,笔尖在教案上轻轻划了道——“顾明夜:重博弈逻辑;沈以墨:重规则细节”,末了又添了句:“可组队,观其合。”

后排的议论声还没停,有人小声猜这俩新生是不是早就认识,也有人盯着案例报告上的数字犯愁,而前排的两人已经在争“先算成本占比还是先理配额关联”,声音压得低,却都没让着步,钢笔尖在报告上戳出的小点,倒像是给这堂刚开了头的课,落了个扎实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