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尸叔多指教 > 第77章 绣帕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镇子西头的老染坊早塌了大半,只剩半截土墙立在荒草里。近来总有人在午夜看见墙根处飘着块红绣帕,帕子上绣的鸳鸯像是活的,翅膀扇动时,能听见细细的丝线摩擦声,像有人在耳边低语。

最先撞见的是捡破烂的老马,他说十五那天月亮特别圆,他蹲在墙根翻铁屑,忽见块红帕子从墙缝里飘出来,落在他脚边。帕子摸着冰凉,绣的鸳鸯眼睛是用黑丝线绣的,盯着看久了,那眼睛竟像是在眨。“我刚想捡,帕子突然往墙里缩,”老马啐了口烟袋锅,“我拽着一角往外拉,就听见帕子里传出个女人的声音,说‘还我……’,吓得我手一松,帕子嗖地钻回墙缝,墙面上立刻显出个巴掌大的黑印,像被火烧过。”

我和阿棠踩着荒草过去时,正是月黑头。土墙塌了的缺口处堆着些朽木,木头缝里卡着些零碎的布片,红的、绿的,都褪成了灰调,只有墙角那道裂缝透着点异样——裂缝里像是塞着什么东西,边缘有暗红色的印记,像干涸的血迹。阿棠举着手电照进去,光柱里飘着些细小的绒毛,凑近了闻,有股淡淡的霉味,混着点胭脂香。

“是苏绣的线。”阿棠捏起根挂在裂缝上的丝线,“这种‘劈丝绣’,一根丝线能劈成四十八股,只有当年苏州来的绣娘才会。我奶奶说,民国那时候,这染坊住过个姓沈的绣娘,专绣嫁妆帕子,尤其是鸳鸯戏水图,十里八乡的姑娘都来求。”

我们用撬棍撬开裂缝周围的砖块,墙里竟嵌着个半旧的樟木箱。箱子锁着,铜锁上锈得发绿,锁孔里插着根银发簪,簪头是朵海棠花,花瓣上还沾着点红绣线。阿棠拔出簪子,锁“咔哒”开了,箱子里铺着层褪色的蓝印花布,上面摆着十几块绣帕,有未完工的,有绣到一半的,最上面那块正是老马说的红帕子——鸳鸯的一只翅膀还没绣完,另一只翅膀却绣得格外用力,针脚密密麻麻,像是憋着股劲。

帕子底下压着本账簿,纸页泛黄发脆,上面记着某年某月,给谁绣了什么帕子,收了多少银圆。最后一页停在民国二十六年,字迹被水洇得模糊,勉强能看清“张府公子”“喜帕”“定金五圆”几个字,旁边画着个小小的鸳鸯图案,却被墨点涂得漆黑。

“沈绣娘当年定是出事了。”阿棠翻着账簿,“你看这页,墨迹是哭着写的,笔画都抖了。我奶奶说过,那年张府公子要娶县长的女儿,嫌沈绣娘出身低,把定好的喜帕退了回来,还放话说要砸了她的染坊。”

正说着,红帕子突然动了动,没绣完的那只翅膀竟慢慢展开,露出底下压着的一小撮头发,黑得发亮,缠着根红绳。阿棠刚要伸手去碰,红帕子猛地掀起,像只受惊的鸟扑向墙角,贴在那道裂缝上,帕子上的鸳鸯眼睛突然渗出黑汁,顺着墙面往下流,在地上积成小小的一滩,散发出刺鼻的铁锈味。

“是血。”我蹲下身,用指尖沾了点黑汁,搓开后是暗红色的,“这帕子被血染过。”

墙缝里突然传出“沙沙”的声响,像是有人在用指甲刮木头。阿棠举着手电照过去,只见裂缝深处有个黑影缩在那里,看不清模样,只露出只手,手指细瘦,指甲缝里嵌着红绣线。“还我帕子……”那声音又响了,比刚才清楚些,带着哭腔,“他说过,要娶我的……”

阿棠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布包,打开是块半旧的帕子,边角都磨破了,上面绣着半朵栀子花。“这是我奶奶的陪嫁帕,”她声音有点抖,“她说当年沈绣娘没了后,有人在染坊后面的土坡上看见个新坟,坟头插着根海棠簪,和这根一模一样。奶奶偷偷捡了块没烧完的帕子,说沈绣娘死得冤。”

红帕子像是被“栀子花”三个字惊动了,突然飘到阿棠面前,帕子上的鸳鸯对着栀子花帕子蹭了蹭,没绣完的翅膀轻轻颤抖。这时,樟木箱底下传出“咚咚”的响声,像是有东西在敲木板。我们把箱子抬出来,箱底竟粘着块薄木板,掀开一看,里面是具小小的骸骨,蜷着身子,怀里紧紧抱着块绣了一半的帕子,帕子上绣的不是鸳鸯,是两个交缠的“沈”字和“张”字。

“是沈绣娘的孩子。”阿棠红了眼眶,“账簿上记着她那年怀了孕,张公子却悔了婚……她定是抱着孩子躲在墙里,最后……”

红帕子突然铺在骸骨上,没绣完的翅膀慢慢盖住骸骨的脸,黑丝线绣的眼睛渗出更多黑汁,这次却带着点暖意。周围的十几块绣帕也飘了起来,在月光里转着圈,未完工的慢慢补全了针脚,被墨点涂污的渐渐显露出原本的鲜亮。有块绣着并蒂莲的帕子落在我手里,摸着竟有些温热,像是刚从人怀里掏出来的。

“都绣完了。”阿棠轻声说。那些帕子突然往墙缝里钻,红帕子最后一个飘进去,临走时在我手背上蹭了蹭,像只告别 的手。墙缝慢慢合拢,砖块自动归位,只留下那根海棠簪插在墙根,簪头的花瓣上,不知何时多了点新绣的红丝线。

第二天,镇上的老人说,昨夜看见染坊那边飘着好多红点子,像萤火虫似的往东边飞,飞到张府老宅的方向就不见了。有人去张府旧址看,只见荒院里的老槐树上,挂着十几块绣帕,风一吹,帕子上的鸳鸯像是真的在水里游。

阿棠把那根海棠簪埋在了墙根下,又种了丛蜀葵。她说蜀葵又名“一丈红”,开起来像绣帕上的颜色。后来每次经过,都能看见蜀葵丛里飘着点红影,像是有人在低头绣花,丝线穿过布面的“沙沙”声,混在风声里,温柔得像句未完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