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海王归来,千亿谢礼碾碎背叛 > 第131章 论如何正确投喂“青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1章 论如何正确投喂“青帝”

“灯塔”那边的“甲方爸爸”姿态端得十足,破解“资格验证”的工作进展缓慢,像陷入了粘稠的泥潭。艾文实验室里的低气压,连门口那盆号称“生命顽强”的绿萝都仿佛蔫了几分。

就在这当口,另一个“祖宗”也开始闹脾气了——正是被团队寄予厚望的“青帝”生物能源。

最初的“青帝”母体在实验室的精心照料下,一直表现得温顺而高效,如同一个永不疲倦的绿色太阳。但随着陈远“深空纪元”计划的推进,“青帝”能源的应用开始尝试走出恒温恒湿的实验室和特定环境,迈向更广阔、也更残酷的现实世界。

首先告急的是西北沙漠边缘的一个试点基站。

项目负责人顶着一头被风沙糊住的乱发,在视频会议里都快哭出来了:“艾文博士!鬼爷!不行啊!咱们这‘青帝’子体,昨天还绿油油地发光,跟个大号翡翠似的,今天就……就黄了!蔫了!能量输出掉了七成!我们按照标准培养液配方喂的,一点没敢马虎啊!”

屏幕上传来现场画面:原本应该晶莹剔透、流淌着柔和绿光的“青帝”子体培养槽里,那团生物质确实变得黯淡无光,边缘甚至出现了干枯萎缩的迹象,活像一棵缺水的仙人掌。

老鬼凑到屏幕前,眯着眼看了半晌,摸着下巴嘀咕:“啧,这模样……跟我老家那棵被我爹用浓肥烧了根的铁树一个德行。水土不服啊这是!”

紧接着,深海探测团队的消息也传了回来。安装在无人深潜器上的“青帝”微型供能单元,在承受了数千米深海的巨大水压和低温后,虽然没有“蔫”,但输出功率也变得极不稳定,时高时低,搞得深潜器跟喝醉了酒似的,在海底画了好几次“之”字形,差点撞上山脊。

实验室里,艾文看着两边传来的数据报告,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身上那件“E=mc2,但青帝可能等于??”的自嘲t恤,此刻显得无比应景。

“问题很明确,”艾文用激光笔点着投影屏上的数据曲线,“标准化的培养液和恒定环境参数,无法适应沙漠地区的极端干燥、强紫外线、昼夜温差,以及深海的高压、低温和特殊矿物质环境。‘青帝’的生命活性受到了抑制。”

一个研究员推了推眼镜,提出建议:“博士,我们需要为不同环境开发定制化的培养液,并可能需要对‘青帝’子体进行基因层面的适应性微调……”

话没说完,老鬼就插嘴了:“等等!基因微调?那多慢啊!而且听着就玄乎!要我说啊,这就跟人吃饭一个道理!你让一个广东人去西北天天吃拉面,他得上火!你让一个东北佬去海南天天吃海鲜,他得窜稀!得对症下药,搞点‘地方特色菜’!”

艾文无奈地看向老鬼:“老鬼,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严谨的科学方案,不是饮食比喻。”

“科学?我这就是最朴素的科学!”老鬼不服气地嚷嚷起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听过吗?咱们‘青帝’虽然是外星来的高级货,但到了地球,入了乡,就得随俗!它现在就是挑食!咱们得给它整点合胃口的!”

他越说越来劲,直接跑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唰唰唰画了起来。只见他画了几个歪歪扭扭的瓶子,分别标注上“沙漠特饮”、“深海火锅”、“高原小炒”……字迹潦草得如同医生处方。

“你看啊,老艾!”老鬼指着自己的“大作”,“沙漠那地界,缺水,干燥,风沙大!咱们的培养液就得‘润’!得加点……嗯……高保水性的玩意儿?比如那个啥,沙漠里那种能存水的植物的提取液?再整点抗紫外线的‘防晒霜’成分?”

“至于深海,”老鬼又指向那个标注着“深海火锅”的瓶子,“又冷压力又大,得来个‘热量高’、‘能扛压’的配方!能不能从深海耐压细菌或者那些深海鱼类的脂肪里提取点东西?给它补补?暖暖身子?”

实验室里一众科班出身的研究员听得目瞪口呆,表情复杂。有个小姑娘忍不住小声说:“鬼叔……您这……听起来像是要给‘青帝’做药膳啊?”

“哎!对喽!”老鬼一拍大腿,眉飞色舞,“就是药膳!还是因地制宜的药膳!咱们不仅要让它活下去,还得让它活得滋润,活出风采!”

艾文扶着额头,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直跳。让老鬼这家伙参与核心能源项目,是不是自己最近咖啡喝太多把脑子喝坏了?但……眼下似乎也没有更立竿见影的思路。基因微调周期长,风险未知,而前线基地等不起。

“好吧……”艾文长长地叹了口气,语气里充满了“死马当活马医”的悲壮,“老鬼,你的‘药膳’理论,我们可以……尝试一下。但必须要有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支持!”

“没问题!”老鬼顿时来了精神,把袖子撸得更高,“理论依据就是——活下去!数据支持就是——看它黄不黄!走,咱们先去食堂……啊不是,去生物样本库找食材去!”

于是,震海集团最顶尖的生物能源实验室,画风骤然一变。

一半区域,研究员们穿着白大褂,严谨地分析着各地环境样本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试图从理论上推导最佳适配方案。

另一半区域,则被老鬼改造成了“星际大厨房”。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了几个电磁炉、烧杯(严重违规!)、甚至还有一套迷你萃取装置。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来自沙漠植物园的多肉植物提取液、深海科考队带回来的耐压菌株培养物、高原苔藓的冻干粉、甚至还有一包他从老家寄来的、据说是“祖传配方”的土壤改良剂……

“来来来,尝尝鬼爷特调一号——‘沙漠绿洲精华露’!”老鬼戴着护目镜(防溅油?),用烧杯搅拌着一锅冒着可疑气泡的墨绿色粘稠液体,那气味……有点像烂海带混合了薄荷牙膏。

旁边的助理研究员捏着鼻子,战战兢兢地记录着:“鬼叔……您确定这玩意儿……‘青帝’能喝?”

“放心!你看这颜色,多正!一看就富含叶绿素和……和那个啥生命能量!”老鬼信心满满,舀了一勺,就要往旁边一个培养着沙漠环境模拟“青帝”子体的容器里加。

“住手!”艾文及时出现,一把夺过勺子,脸色铁青,“老鬼!培养液注入要无菌操作!要定量!你当是炒菜加盐呢?!”他指着那锅“精华露”,“先取样!做生物相容性测试!分析成分!确认无毒无害无副作用!”

老鬼讪讪地放下勺子,嘟囔道:“你们科学家就是规矩多……我这不也是想快点出成果嘛。”

经过艾文团队的严格筛选和安全评估,老鬼那些异想天开的“食材”里,还真的有那么几种,被证明对稳定“青帝”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命活性有积极效果。比如某种沙漠植物提取物的确能显着增强其保水能力,而来自深海鱼的某种脂类成分,在特定配比下,能有效提升“青帝”子体细胞膜的耐压性。

接下来的几天,实验室里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实验场景和气味。

“老艾!快看!加了‘高原活力素’(其实是某种耐寒苔藓提取物)的这批,在低温模拟环境下光输出稳住了!没闪!”老鬼大呼小叫。

“记录数据!对照组对比!”艾文强忍着空气中那股类似青草混合着泥土的“芬芳”,指挥若定。

“哈哈哈!我就说我的‘深海暖心火锅底料’(主要成分是耐压菌代谢物和特殊脂类)有用吧!你看这深潜模拟舱里的‘青帝’,绿得多精神!跟翡翠白菜似的!”老鬼看着稳定输出的能量曲线,得意洋洋。

“闭嘴!那叫‘深海环境适应性培养液b型’!”艾文没好气地纠正,但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过程虽然充满了各种“黑暗料理”般的笑料和让人掩鼻的气味,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好。在老鬼这种“土法上马”的歪打正着和艾文团队严谨科学的保驾护航下,一套针对沙漠、深海、高原等极端环境的“青帝”专用“风味”培养液系列,竟然真的被鼓捣出来了。

当西北基站和深海探测团队反馈,使用新型定制培养液后,“青帝”子体迅速恢复活力,能量输出稳定甚至略有提升时,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

老鬼更是尾巴翘到了天上,不知从哪儿定做了一件新t恤,上面印着:“星际米其林三星主厨(专治外星植物水土不服)”,在实验室里晃来晃去。

艾文看着老鬼那嘚瑟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但心里却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用一些看似“不科学”的朴素智慧,或许真能解决那些让尖端科技都头疼的难题。

他端起那杯已经冷掉的、浓稠如膏的咖啡,对老鬼示意了一下:“下次……‘煲汤’的时候,记得用量杯。”

老鬼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好说好说!下次咱们研究一下,怎么给‘灯塔’那位甲方爸爸,也整点他家乡的‘风味’,说不定他一高兴,就把权限给咱开了呢?”

艾文:“……你先想办法把实验室的怪味散干净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