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徒步记录者 > 第219章 驻马店:天地之中与梁祝故里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9章 驻马店:天地之中与梁祝故里2

昨日的驻马店,是传奇的、哲学的,充满了天地的奥秘与爱情的绝唱。楚凡决定,在这座天下之中的城市,他要放下追寻者的身份,像一只找到重心的陀螺,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它最平实的旋转。

6. 清晨的芝麻叶豆腐脑

楚凡在老街的早餐摊,品尝了驻马店特有的芝麻叶豆腐脑。嫩滑的豆腐脑上,铺着一层用芝麻叶、花生、黄豆等制作的咸香浇头,再淋上辣椒油,风味独特。

这芝麻叶啊,以前是荒年的吃食,现在成了宝贝,摊主大姐一边忙活一边说,咱们这儿的人,懂得把苦日子过出甜滋味来。

7. 宿鸭湖的晨光

他来到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人工湖——宿鸭湖。晨曦中,水天一色,芦苇荡里水鸟啼鸣,渔船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这里完全没有的喧嚣,只有的宁静。

一位在湖边晨练的老人告诉他:这湖是人工挖出来的,当年几十万人肩挑手抬。现在你看,成了候鸟的天堂。人定胜天,但最终还是要顺应自然。

8. 与麦草画传承人的相遇

在确山县的一个农家小院,楚凡见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麦草画的传承人。普通的麦秆在她手中经过熏、蒸、漂、剪、贴等工序,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

麦子养活人命,麦秆养活艺术,女艺人将一幅小小的蝴蝶麦草画送给楚凡,梁祝化蝶,我这麦草也能化蝶。万物都有灵性,就看你能不能发现。

9. 老乐山的黄昏

傍晚,他登上老乐山。这里是中国道教胜地,相传是老子曾在此讲学。站在山顶四望,平原如砥,河流如带,果然是一派执中致和的气象。

道观里的一位老道长正在扫地,见他上来,微微一笑:天地有中气,人心也要有中气。你走了这么多路,可找到自己的了?

10. 最后的凝望:月光下的中原

临行前的夜晚,他再次来到天中山。月光如水,洒在这座象征天下之中的土丘上。四周万籁俱寂,只有风吹过松林的沙沙声。

他想起了嵖岈山的奇石,南海禅寺的钟声,梁祝化蝶的传说,麦草画上的蝴蝶,以及那碗独特的芝麻叶豆腐脑……所有的天地奥秘与人间真情,最终都归于这一个字——不偏不倚,不激不随,恰如其分。

当楚凡背起行囊,准备离开时,他发现驻马店的形象已深深印入心中:

· 它是一碗风味独特的芝麻叶豆腐脑,是化寻常为神奇的智慧。

· 它是一片人工造就的宿鸭湖,是人类与自然对话的见证。

· 它是一幅用麦秆制作的蝴蝶画,是民间艺术的巧思妙想。

· 它更是一座将的哲学融入血脉的城市,诠释了中庸之道的真谛——在天地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万物之中保持平衡。

他带走的,不是奇石,不是经卷,而是那幅小小的麦草蝴蝶画,和满心被的智慧浸润后的平和与笃定。

在驻马店的最后一个清晨,楚凡醒得格外安宁。他小心地将那幅麦草蝴蝶画夹入笔记本,与南阳的玉料、平顶山的瓷片放在一起。他的行囊,已是一部沉甸甸的、用脚步写就的文明史诗。

11. 最后的早餐:老街的豆汁

他在一条即将拆迁的老街尽头,找到一家还在用石磨磨豆浆的早点铺。豆汁的香气混合着柴火的气息,在晨光中袅袅升起。

喝完这碗豆汁,就要说再见了。店主老人看着他肩上的行囊,像是自言自语。

12. 与扫地僧的对话

在前往车站的路上,他再次路过天中山。那位扫地的老道长仍在原地,仿佛从未离开。

要走了?道长没有抬头。

要回家了。楚凡答道。

道长终于停下扫帚,望向他:找到了吗?

楚凡摸了摸胸口:找到了。

一个说位置,一个说心境,彼此却都懂得。

13. 汝河边的告别

他绕路来到汝河边,找了一处无人的河滩坐下。河水清澈见底,水草随波摇曳。他从岸边捡起一块被水流冲刷得圆润的鹅卵石,与之前收集的石头放在了一起。

这块来自汝河的石头,与黄河、淇河、洹水、沙颍河、沙河、汝河、白河的石头一起,构成了他心中完整的中原水系图。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一条河流的故事,一个城市的记忆。

14. 回望:中庸之道

背上行囊,走向车站。驻马店的街道开始苏醒,卖菜的吆喝声,学生的读书声,机车的轰鸣声......新的一天开始了。

他最后回望一眼,将所有的印象沉淀心底。

嵖岈山的奇秀,南海禅寺的庄严,梁祝化蝶的凄美,天中山的精准,以及那碗风味独特的芝麻叶豆腐脑......所有的天地奥秘与人间真情,最终都化作了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既有天地的格局,又有人间的烟火。

15. 终章:归乡

列车启动,平原、丘陵、城镇再次向后飞驰。楚凡靠在窗边,内心是一片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圆满。

他的徒步中国之旅,从北到南,从自然到人文,从远古到现代......最终在驻马店,这个天下之中,他仿佛找到了那个平衡点——既不是起点的迷茫,也不是终点的怅惘,而是此时此刻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