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徒步记录者 > 第114章 长城的脊梁与颐和的园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4章 长城的脊梁与颐和的园林

在北京的第四天,楚凡前往了那句闻名世界的谚语所在—— “不到长城非好汉”。他选择了 八达岭长城(或慕田峪长城)。当他真正脚踏着巨大的城砖,手扶着垛口,行走在蜿蜒于燕山山脉之巅的巨龙脊背上时,一种难以言喻的豪情与震撼充盈胸臆。

极目远眺,群山起伏,长城如一条灰色的巨蟒,在崇山峻岭间无尽延伸,雄浑、苍凉而又坚不可摧。这不仅仅是一道军事防线,更是 中华民族智慧、毅力与精神的物质化身。它见证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与融合,承载了太多守卫家园的故事。站在烽火台上,吹着塞外的风,楚凡仿佛能感受到古代戍边将士的艰辛与那份“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苍茫历史感。这与故宫的秩序井然、胡同的市井温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北京乃至中国 雄健、刚毅、抵御外侮 的另一面。

第五天,他的探索转向了皇家园林的极致。他去了 颐和园。这座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设计手法而建的皇家行宫御苑,展现了与故宫截然不同的皇家气质—— 对自然美与闲适生活的追求。

他漫步在 昆明湖 畔,走过宛如彩虹的 十七孔桥,登上林木葱郁的 万寿山,俯瞰着湖光山色与精美的亭台楼阁。在 长廊 下欣赏着梁枋上色彩绚丽的彩画,故事人物、山水花鸟,栩栩如生。颐和园的 秀丽、典雅与宏阔,体现了中华园林艺术的最高成就,也反映了清代皇室在权力之外,对理想化自然与诗意栖居的向往。

傍晚,他特意去 老舍茶馆 听了一场 京韵大鼓 或 京剧 折子戏。那悠扬的唱腔、铿锵的鼓点、华丽的戏服,让他领略了 “国粹” 艺术的独特魅力。这种高度程式化、写意化的表演,与天津相声的市井诙谐又是不同的艺术境界,充满了 古典的韵味与文化的厚重。

他还抽空去了 798艺术区,在由旧工业厂房改造的艺术空间里,感受当代艺术的先锋与前卫。 古老的城墙、经典的园林、传统的戏曲、现代的艺术,在北京这座城市里并行不悖,共同构筑了其无比丰富和立体的文化生态。

行走在北京,楚凡感受到的是一种 海纳百川、包容万象 的气度。它既是古老的,也是青春的;既是庄严的,也是活泼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回到旅馆,楚凡的内心被这座伟大城市所蕴含的无限深度与广度所深深折服。

他翻开笔记本,继续记录:

“北京的深度,在长城的雄关上,在颐和的秀色里,在京韵的腔调中,亦在798的创意间。

长城是民族的脊梁,刚毅不屈;颐和是帝国的园林,追求和谐;京剧是文化的瑰宝,韵味悠长;艺术区是现代的回响,活力迸发。

你以无与伦比的包容力,将历史的各个断面、文化的各种形态,都熔铸于一炉,锻造出独一无二的‘京华烟云’。

行走于你之中,我时而感到个体的渺小,时而又为这文明积淀的厚重而心潮澎湃。你让我明白,首都的意义,在于它是整个国家历史、文化与精神的浓缩与升华。

这份由极致宏大与极致精微共同构成的体验,将是我整个徒步旅程中,最核心、最珍贵的记忆基石。”

合上笔记本,窗外北京的夜空,星辰与城市的灯火交相辉映。楚凡知道,他的旅程即将在北京这座辉煌的殿堂里,找到最终的归宿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