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徒步记录者 > 第62章 风中的告别与西南行的车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章 风中的告别与西南行的车轮

在白城的最后一天,楚凡再次来到了 向海自然保护区 的边缘。他没有去游客聚集的区域,而是找了一处可以俯瞰大片冰封湿地与枯黄草原的高坡。

天地间依旧是那片令人心旷神怡的辽阔。风,这位白城永恒的主角,毫无阻隔地吹过,卷起地上的雪沫,发出持续而低沉的呼啸。远处的风车矩阵依旧在不疾不徐地旋转,像时间的指针,记录着风的能量,也记录着这片土地的变迁。

他站在那里,任由寒风穿透衣物,感受着这份近乎严酷的、属于草原冬天的真实。查干湖的渔猎号子似乎还在耳畔回响,但在这里,声音被简化了,只剩下风与寂静。他想起了牧民主人那句朴实的话:“风大了,草少了,但日子还得过,而且要想办法过得更好。”

这句话,仿佛是整个白城,乃至许多类似地区命运的缩影。在自然的约束下,人们从未停止寻找与自然共处、并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的智慧。 从传统的游牧到生态保护,再到开发风能,这是一条充满挑战却必然的路径。

他在高坡上坐了很久,直到手脚冻得有些麻木。他从行囊里拿出那块来自伊春林区的 年轮木片 ,在手中摩挲着。这来自森林的印记,与眼前草原的风、湿地冰湖,形成了地理与生态上的呼应。他没有将它留下,而是更紧地握了握,然后收好。他需要这份来自东北不同地貌的“信物”,共同陪伴他走完接下来的路。

中午,他回到市区,在“一毛街”吃了最后一碗 荞面饸饹 ,味道依旧爽滑实在。他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面容淳朴的人们,心中充满了告别的不舍。

下午,他背起行囊,走向白城站。行囊里,那本地质时代的笔记本静静躺着,记录着从松原到白城的关内初章。风干的石油样本已留在了松原,但森林的年轮、草原的风声、以及一路的思考,都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在月台上,他回望这座风声不息的城市。天空湛蓝,阳光明亮,将风车的影子拉得很长。白城,没有给他江南的婉约,也没有给他古都的厚重,却给了他一种 在苍茫天地间直面生存、并充满韧性力量的深刻印象。

他翻开笔记本,在白城篇章的最后一页,他只画了几笔随风摇曳的枯草,和一个旋转的风车叶片的剪影。

他写道:

“白城,我的告别在风中完成。

你教会我的,是在看似严酷的环境中,生命如何寻找出路,文明如何延续与转型。

你的风,吹走了历史的尘沙,也转动着未来的希望。你的草原,在冰雪下沉睡,却孕育着下一个春天的生机。

感谢你的辽阔与坦荡,感谢你的坚韧与智慧。你让我明白,真正的力量, often lies not in resistance, but in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 (往往不在于抗拒,而在于适应与韧性。)

再见,风中的白城。你的印记,将如这草原长风,长久地吹拂在我的记忆里。

汽笛声响,列车向西南。辽宁的工业脉搏与海洋气息,正随着铁轨的延伸,越来越近。”

合上笔记本,楚凡踏上了南下的列车。车轮启动,白城在广袤的草原地平线上逐渐远去。他的关内之旅,因为白城这一站,而浸染了草原的苍茫与风能的现代感。前方,东北的最后一站——辽宁,那片承载着共和国更多工业记忆与沿海梦想的土地,正等待着他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