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荒野斩妖 > 第90章 军阵磨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成功渡过狼嚎涧后,陈强没有让队伍立刻深入。他选择在涧北五里外一处有水源的隐蔽山谷扎营,进行为期一天的休整和整训。

连续几天的险路行军和遭遇战,暴露出先锋营的一些问题。队伍由来自不同单位的精锐组成,个人能力虽强,但协同作战尚有欠缺。行军时队形容易脱节,遭遇袭击时反应速度不一,命令传递有时不够顺畅。

清晨,营地中央的空地上,全体队员集合。陈强站在队列前。

“诸位。”他的声音不高,但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们已离关隘七日,行程近三百里。前路更险,敌情更复杂。若不能如臂使指,寸步难行。”

他指出了行军和作战中观察到的几个具体问题:斥候与主力间距控制、驮马队遇袭时的防护、弓弩手与刀盾手的配合时机、命令的层级传递等。

“今日不赶路。任务只有一项:磨合。”陈强下令,“赵干,带你的人,演练前出侦查、信号传递、遇敌后撤与接应流程。孙立,中队演练快速变阵,盾墙防御、侧翼掩护、交替前进。王琰,后队演练断后阻击、清除痕迹、伤员紧急处置。”

各队队长领命,带开队伍,到指定区域进行针对性训练。

陈强没有站在高处指挥,而是走入训练队伍中。他亲自调整斥候的侦查扇形角度,示范如何利用地形隐蔽接敌。他参与到中队的盾阵演练中,指出盾牌衔接的缝隙和发力技巧。他在后队指导如何快速布置绊索和陷坑。

中午简单用餐后,下午进行合练。陈强设定几种常见遭遇战情景:狭窄山路遇伏、开阔地遭遇骑兵、夜间营地被袭。队伍根据号令和旗语,快速转换阵型,进行模拟对抗。

过程中问题依旧存在。一次合练时,侧翼掩护的队员动作稍慢,导致“敌军”突入阵中。另一次,号令传递出现偏差,前后队行动不一致。

陈强叫停训练,指出问题所在,让相关小队重新练习,直到动作协调为止。

训练间隙,他召集骨干,结合地图,进一步明确行军时各单位的职责和联络方式。他根据《镇元秘典》中关于气息感应和地势利用的皮毛知识,简化出一套用于山地行军保持队形紧凑的要点,传授给队长们。

傍晚,最后一次合练。队伍应对模拟袭击的反应速度明显加快,阵型转换流畅,命令执行准确。虽然距离真正的精锐还有差距,但已初步形成整体。

训练结束后,陈强让队员检查保养武器盔甲,处理连日行军积累的轻伤。他自己则和军需官清点剩余粮草,重新分配负载,确保驮马负担均衡。

夜里,营地安静下来。队员们经过一天高强度的训练,很快入睡,鼾声四起。哨兵在营地四周警惕地巡逻。

陈强坐在篝火旁,擦拭着佩刀。一天的整训效果显着,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实战。他需要这支队伍在接下来的路上,不仅能走,更能战。

第二天拂晓,队伍拔营出发。行军时,队形明显比之前紧凑有序。斥候前出距离控制得当,主力各队间距保持稳定,后队清理痕迹也更加彻底。

中午时分,前哨赵干回报:前方十里,发现小股敌军游骑踪迹,约十人,正在一片桦木林边缘活动。

陈强观察地形后,下令:“孙立,带你的人,从左翼包抄。王琰,弓弩手占据右侧高地。赵干,斥候截断其后路。中队随我正面压上。速战速决,检验昨日成果。”

命令清晰下达。各队迅速无声地展开行动。一炷香后,林间响起短暂而激烈的厮杀声,很快归于平静。

赵干回来复命:“将军,敌骑十人全歼。我方无人阵亡,轻伤两人。配合顺畅。”

陈强点头。磨合初见成效。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前面还有更强大的敌人和更严峻的挑战。队伍需要在血与火中继续锤炼。

“清理战场,继续前进。”他下令。队伍再次融入苍茫山野,向着西北方向,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