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 > 第134章 波才回军,彭脱攻取颖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4章 波才回军,彭脱攻取颖阴

下午的新兵招募工作进展缓慢,应募者才三百余人,最后合格者才二百六十三人,不合格的也给了一顿饱饭,最后请他们帮忙种地,管饭,每天还有10个钱,他们欣然同意了。

四月六日,波才准备返程,留下1000人镇守阳夏,继续招募新兵,工匠等,购买武器铠甲,当然能自己打造是最好不过的,现在县令跑了,还得督促农民尽快播种,不要误了农时。

临行时,波才只带走了20万钱,其余东西都没带走。中午便到了扶乐城,仓促之间,扶乐城也只招到2200人,扶乐城也没什么可带的,只带走扶乐城1700新兵和500老兵,新兵老兵各500人留守扶乐城,继续完成后续工作。

晚上便回到扶沟城,在此休息一夜。四月七日一早,波才再次带队出发。扶沟城已招募9300新兵,波才准备带走其中8300人,留下新兵老兵各1000人镇守,没办法,粮食太多,肯定是带不走的。

波才准备带走220万五铢钱,粮食全部留下,一来这里离阳翟约130公里,带上粮食肯定影响归期,而且一次也带不了多少,还不如从长社带点粮过去。二来扶沟离尉氏、扶乐、阳夏等前沿城市很近,以后肯定有很多仗要打,粮食来回运,损耗也很大,劳民伤财。

牛马不多,全都留下,马可以给斥候,牛可以耕地。整支队伍来到了已经人,其中老兵6000人,新兵人,带着240万钱,一路浩浩荡荡朝鄢陵而去。

东南一路由彭脱带领人,东渡颖水,转向东南,再次渡过潩水,阳翟(今禹县)与颖阴(今许昌市)约48公里,队伍用了两天多才到。

三月二十五日中午出发,三月二十七日酉时(17:00)左右抵达颖阴西门外,颖阴城城门紧闭,城上汉军军民毫无惧色,看样子早有准备。

彭脱派人上前劝降,城上军民无动于衷,这是要准备和黄巾军硬拼啊!彭脱派人砍树扎营,准备明日制作云梯后再攻城。

颖阴(今河南许昌)的名人主要有是荀氏家族,包括以下主要人员:

荀淑,字季和,是颍阴荀氏最先载诸正史之人,被称为“神君”。为人博学多识,办事明理,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为师。荀淑与韩韶、韩寔、钟皓并称“颍川四长”,他的八个儿子号称“荀氏八龙”,荀彧是其孙。

荀爽(129年-190年),一名谞,字慈明,是东汉末年官员、经学家、颍川颖阴人,名士荀淑第六子,荀彧之叔。184年荀爽在汉滨一带(大致位于今陕西安康市汉滨区)。

荀悦(148年-209年),子仲豫,是东汉末年的史学家、政论家、思想家,颍川颖阴人,名士荀淑之孙,荀爽之侄。

荀衍,子休若,东汉颍川颖阴人,荀彧的三哥。

荀谌,字友若,东汉颍川颖阴人,荀彧的兄长(一说为弟弟),荀昆之子。历史上是袁绍的重要谋士。

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颖阴人,是东汉末年着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颖阴人,东汉末年曹操的重要谋士、军师。184年荀攸在洛阳担任黄门侍郎。

夜间子时(23:00)左右,颖阴城东门缓缓打开,一支千余人的队伍鱼贯而出,绕过北城门,直接朝西城门外而去,准备偷袭黄巾军大营,为首的是县尉陈鸠,乃颍川陈氏支脉成员。

队中集合了县中官军300人,各家大族护院家丁中的好手700余人,旨在一举消灭来犯之敌。此举遭到荀氏家族成员反对,荀氏成员认为黄巾军是战斗经验丰富,非普通盗匪,偷袭过于冒险,容易中敌人的埋伏。其余家族族长都赞成夜袭,一家反对也无效。

陈鸠带领众人子时三刻(23:45)发动突袭,一路势如破竹,轻易便杀入黄巾军的中军大帐。大帐内却空无一人,陈鸠回想起一路上黄巾军败得很快,却无一伤亡,这才明白这是诱敌之计,但为时已晚。颖阴的汉军已全部陷入包围,一万黄巾军举着火把,把汉军团团围住。

颖阴西城墙上,三名荀氏家族的年轻人荀衍、荀谌、荀彧并肩站在城头,望着黄巾大营的火光。

荀彧叹了口气道:“哎,大势已去,我们回去吧。”

三人默默转身,下了城墙。

战斗持续了半个时辰,陈鸠英勇战死,汉军死亡232人,伤77人,其余712人选择了投降。

败亡的消息很快就传入城内,颍川县城已无力再守,县令、官员和各大家族带着贵重物品趁着夜色全部逃了,唯独荀氏家族大门紧闭,没有动静。

黄巾军也没有追击,彭脱与波才多次交流过相关经验,穷寇莫追的道理还是懂的,尤其是晚上。

三月二十八日早上,彭脱再次派人前去劝降,城头一个人都没有。彭脱派人用钩索攀上城墙,打开城门,黄巾军一拥而入,迅速控制四门。

经过调查询问,才知道大家族昨晚趁着夜色全跑了,家里的丫鬟杂役一个都没带。

黄巾军把这些家族的家产全部没收了,经过统计,收缴粮食193万石,五铢钱547万,金12斤,珠宝7箱,宅邸37套,土地5万余亩,马304匹,牛156头,车679辆,家禽无算。

城里还有个荀氏家族还没跑,不过经过调查,该家族并无劣迹,也不好动他们,有力士建议把荀氏家族连根拔起,理由是荀氏家族有很多为朝廷效力的人,彭脱想想还是算了,那些没有劣迹的官员都放过了,唯独逮着荀氏搞,有些坏了规矩。毕竟要立一个规矩可不容易,既然这个前面都有了参照,后面遵照执行就行了。

荀氏家族大门紧闭,门内家丁护院都如临大敌,家族子弟也是提心吊胆的,生怕黄巾军突然闯进来。黄巾军几次路过荀氏家族的大门,都没有冲进来,寻常的盘问都没有,甚至门都没敲,殊不知是他们家族的优良门风救了他们。若是家族里有杀人放火、欺男霸女等行为的,早就被黄巾军冲上门来,统统抓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