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衙役凌云志 > 第182章 科榜风波谗言起 死磕宪台为名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2章 科榜风波谗言起 死磕宪台为名节

花榜评选的黑幕余波未平,府试的放榜之日又至。州学衙门前,朱漆榜文高悬,人头攒动。士子们或屏息凝神,或翘首以盼,空气中弥漫着焦灼与期待。然而,当榜文彻底展开,名录尘埃落定,人群中却爆发出了比花榜放榜时更为压抑的骚动与不满。

此番府试录取的“乡贡”名额,台州辖下诸县皆有,然仔细观之,却颇有蹊跷。州城所在的临海县,中选者竟占了近半之数,而如宁海、黄岩等稍远县邑,名额则显稀落。尤其宁海县,本是文风颇盛之地,往年中式者不乏其人,今年却仅有区区两人上榜,且名次靠后。

这情形,若细究唐制,倒也非全然不合规矩。大唐科举,虽名义上以才取士,然自高宗、武后以来,渐有“解额”之议。即各州郡依户口多寡、文风高下,每岁有一定的贡举名额,以防取士过于偏颇京畿或世族盘踞之地。然这“解额”分配,往往由州府拟定,上报礼部核准,其中操作空间不小。上官若有意倾斜,便可多予州城或亲近县份名额,美其名曰“首善之地,人文荟萃”。反之,若需打压某地士绅,亦可刻意压缩其解额。此番府试,督学使主考,右参政副之,这名额分配,自然体现了上位者的意志。

宁海县的士子们见状,顿时哗然!他们寒窗苦读,跋涉赴考,岂料结果如此不公?联想到此前右参政对凌云(宁海籍)的刻意打压,以及凌参军“醉酒落水”的传闻,各种阴谋论瞬间滋生蔓延。茶馆酒肆间,流言蜚语如野火般窜起:

“定是那右参政挟私报复!因凌参军是宁海人,便迁怒于我全县士子!”

“可不正是!说什么公正取士,分明是看人下菜碟!州城那些纨绔,有几个真才实学?”

“听闻督学使与参政沆瀣一气,考前便已内定了名次,这府试不过走个过场!”

“可怜我宁海学子,十年心血,付诸东流!这科举之路,竟也如此黑暗!”

这些议论,很快便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了深居简出的右参政耳中。幕僚愤愤不平,欲请宪台大人出面澄清弹压。右参政却只是淡然一笑,拈须道:“蚍蜉撼树,可笑不自量。本官行事,光明磊落,何须与这些无知竖子置辩?录取名额,皆依制而行,择优而取。临海县乃州治所在,教化先及,士子勤勉,多取几人,有何不可?至于宁海县,或本届士子文章火候未到,亦属常情。若因此便疑上官不公,实乃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他转向身旁的赵师爷(王观察使派来问候的),语气更是斩钉截铁:“师爷可回禀王观察,某一切举措,皆为朝廷公义,抑制地方豪强坐大,绝无半点私心。些许流言,污不了清名。”

赵师爷唯唯称是,心中却明镜似的。他寻了个机会,悄悄来到凌云那间略显冷清的司法参军廨署。只见凌云正临窗而立,望着窗外萧疏的庭院,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凌贤弟,”赵师爷掩上门,低声道,“外面的风言风语,你可听到了?”

凌云转身,微微一笑:“满城风雨,想不听见也难。”

赵师爷叹道:“贤弟,听老哥一句劝。那右参政是何等人物?朝廷方面大员,圣眷正隆。他在台州,不过是镀层金,历练一番,多则三五年,少则一两年,必定高升离去。你如今有王观察使这座靠山,只要谨慎行事,熬过这几年,等他走了,台州还不是你的天下?何必此时与他硬碰硬,行此险招?你这番操纵花榜、引导流言,固然能让他一时难堪,可能把他怎么样?无非是损他些无关痛痒的官声。他若恼羞成怒,动用考核之权,给你个劣等,甚至寻由头弹劾,你岂不是因小失大?”

凌云静静听着,等赵师爷说完,他方缓缓走到案前,手指轻轻划过冰凉的桌面,声音低沉却坚定:“师爷,你的好意,凌云心领。然则,此事已非退让可解。你说我此前行事,或有不择手段之处,或许吧。但你可知道,我凌云一介胥吏出身,能走到今日,靠的是什么?不是姻亲故旧,不是金银珠宝,正是这‘名声’二字!是好是坏,是清是浊,总得让人记得有我凌云这号人物!那右参政,一来便要拆我的台,断我的根,差点将我辛辛苦苦积攒的那点名声毁于一旦!这已触了我的底线!”

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以为他是过江龙,我是地头蛇,忍他几年便罢?殊不知,打蛇打七寸,他既已动了我的七寸,我岂能任他宰割?不错,我是不能让他丢官去职,但我能让他在这台州地界,事事不顺,处处碰壁,让他明知是我所为,却抓不到把柄!让他这趟‘镀金’之旅,变成一场狼狈不堪的噩梦!名声是我的根本,谁要毁它,我便与谁死磕到底!”

赵师爷看着凌云眼中那股近乎偏执的决绝,心中凛然。他深知凌云此人,平日里看似圆滑机变,一旦触及核心利益,便会爆发出惊人的韧性甚至破坏力。他张了张嘴,还想再劝,最终却化作一声长叹,摇头苦笑道:“唉!一个平日里……嗯……不那么讲究脸面的人,突然之间把‘名声’看得比命还重,真不知是该说你有长进,还是该说你更糊涂了。罢了,你好自为之吧,但愿莫要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