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衙役凌云志 > 第55章 名扇镇僧巧入寺 百银受辱愤离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章 名扇镇僧巧入寺 百银受辱愤离山

忙碌了整日,凌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官廨。

推门而入,屋内已点起了灯。小荷正端着饭菜自灶房出来,王珏则在案旁摆放碗筷。案上,除几样家常小菜,尚多了一件颇为显眼的物事——一把展开的、做工极精巧的缂丝团扇。

扇面素白,以极细丝线缂出一幅工笔美人图。画中女子云鬓松挽,衣袂飘飘,凭栏远眺,眉宇间带着淡淡哀愁并书卷气,栩栩如生。画工精湛,绝非俗手。旁尚有一行娟秀的行书题诗,落款赫然是当朝一位以书画双绝、性情孤高闻名的大家!

凌云不由被吸引,拿起团扇细观把玩,入手丝滑冰凉,显价值不菲。

“此扇…倒是雅致。”他随口问道,“王珏,是你的?”

王珏抿嘴一笑,尚未答话,一旁的小荷抢先道:“郎君,此非王姐姐的。是…是下午胡瘸子送来的。说是…说是给郎君您赔罪用的。”

“胡瘸子?”凌云一愣,想起昨日自家对他那毫不客气的态度,再看着手中此把显花了心思、价值不低的扇子,心下不由生出一丝歉意并…警惕。

此胡瘸子,消息灵通,钻营有道,虽令人不喜,然在此县城底层的人脉并能量,似…不容小觑。自家昨日是否…太过倨傲了?或…该寻个机会,弥补一番?毕竟…此等人物,用得好了,或亦能成为助力?

他正思忖间,王珏已摆好碗筷,瞥了一眼那扇子,眼波流转,轻笑道:“此扇上的美人,眉目含愁,气质清冷,与爷…有几分神似呢。胡瘸子倒是会挑东西,此赔礼…送得恰到好处。”

凌云闻此,失笑摇头,将扇子合起,置于一旁:“一把扇子而已。用饭罢。”

三人坐下用饭。席间,凌云想起明日要去城外寺庙“化缘”请和尚的糟心事,叹了一气,对王珏道:“明日…我得去趟城外的普度寺,为那…祈雨之事,延请僧人。闻那寺庙香火鼎盛,景致亦不错。你…可要同去?顺道上柱香,散散心?”

王珏目微一亮,放下箸,柔声道:“爷若不嫌奴婢累赘,奴婢…自愿意随行伺候的。闻普度寺的送子观音极灵验,奴婢…亦想去拜一拜。”她说着,面上飞起一抹不易察的红晕。

一旁的小荷听了,脸色却黯了黯,低声道:“拜菩萨…有甚用。我娘以前…亦很信此个。家里但凡有点钱,皆捐予庙里了。后她病了,爹把家里最后一点粮食皆卖了,去求菩萨保佑…可…可娘还是走了…”她的声线有些哽咽。

王珏见状,忙放下碗,轻揽住小荷的肩膊,柔声安慰道:“好妹妹,莫难过。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拜佛…求的是个心安,是个念想。你现今…不是尚有我等吗?”她说着,目中亦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伤,轻叹道,“说起来…我比你更不如。我连自家爹娘是谁,家在何处皆不知。只依稀记得…自家似是扬州人…小时候被人牙子拐了,几经转卖…此才…唉,此皆是命。”

凌云听着二女的对话,看着彼辈黯然神伤的模样,心下亦不禁有些戚戚。此世道,女子生存本就艰难,如浮萍般漂泊无依。他放下箸,温声道:“过去的事,多想无益。往后…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快用饭罢。”

翌日清晨,凌云换了一身半新不旧的青衫便服,未让王珏跟随(毕竟去求人办事,带个女眷不便),只带了两个随从,乘了一叶小舟,沿河道往城西的普度寺而去。

普度寺坐落于城西灵岩山麓,规模宏大,殿宇巍峨,香火极盛,是宁海县乃至周边县皆颇有名气的古刹。其方丈慧明禅师,据说法力高深,德高望重,亦是本县僧会司的僧官,乃是宁海县佛教界的领袖人物。

若能请动他出面主持祈雨法事,无论效果如何,至少此“诚心”并“场面”是足够了。

来至山门前,但见古木参天,香客如织。凌云整了整衣冠,拾级而上,来至寺门,对知客僧递上名帖,言明身份来意。

那知客僧约莫三十来岁,面皮白净,眼神活络,接过名帖看了看,又打量了凌云一番,见他衣着普通,随从寥寥,面上便露几分怠慢之色,双手合十,不咸不淡地道:“阿弥陀佛。原来是凌勾当。不巧,方丈大师今日正在禅房闭关静修,吩咐了不见外客。还是请回罢。”

凌云眉峰一蹙,心下不悦。他早料到此些和尚架子大,却未想到连个知客僧皆敢如此敷衍。

他深纳一气,压下火气,从袖中取出昨日胡瘸子送的那把名家缂丝团扇,“唰”地一声展开,轻摇动,语气淡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势:“本官奉明府之命,为阖县祈雨大事而来,关乎万民生计!耽搁了大事,你担待得起吗?速去通报!”

那知客僧目光落于那柄做工精美、题款显赫的团扇上,目猛地一凝!他常年接待达官贵人,眼力毒辣,一眼便看出此扇子绝非寻常之物,非真正清贵风雅之士不能有!再结合凌云那骤迸发出的、久居人上的官威气势,心下顿时一凛,态度立恭敬了许多!

“阿弥陀佛!大人恕罪!是小僧眼拙!大人请稍候!小僧此便去通禀方丈!”他忙躬身行礼,转身小跑着进了寺内。

不多时,知客僧去而复返,面上堆满了笑容:“大人,方丈有请!请随小僧来!”

凌云冷哼一声,合起扇子,跟着知客僧穿过几重殿宇,来至后院一间清幽的禅房外。

知客僧轻叩门:“方丈,凌勾当到了。”

“请进。”内里传来一平和舒缓的声线。

凌云推门而入。只见禅房内陈设简朴,一榻、一几、两个蒲团而已。一位身着黄色袈裟、面容清癯、白眉垂颊的老僧,正盘坐于蒲团上,手中捻着一串佛珠,神态慈和,宝相庄严,正是方丈慧明禅师。

“阿弥陀佛。凌勾当大驾光临,贫僧有失远迎,恕罪恕罪。”慧明禅师微颔首,声线平和,却自有一股令人心静的威严。

“大师客气了。”凌云拱手还礼,开门见山道,“凌某奉明府之命而来。想必大师亦已听闻,本县乃至整个台州,已两月无雨,旱情严峻,民不聊生。刺史大人严令各县设坛祈雨。王明府素闻大师佛法高深,德行高洁,特命凌某前来,恳请大师慈悲为怀,出面主持法事,祈降甘霖,解救苍生!”

慧明禅师闻此,缓缓睁开双目,目中似有悲悯之色,长叹一气:“阿弥陀佛!天时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黎民受苦,贫僧亦感同身受,心实痛之。祈雨禳灾,乃我佛门弟子本分,贫僧…义不容辞。”

凌云心下一喜,忙道:“大师慈悲!凌某代明府并本县百姓,谢过大师!”

“然…”慧明禅师话锋一转,手指缓缓拨动佛珠,“祈雨之法,非同小可,非诚心不足以动天听。贫僧以为,寻常诵经祈福,恐效力不彰。贫僧听闻,城南小普陀寺内,供奉有一尊前朝流传下来的白玉观音圣像,据说极灵验,有求必应。若能请动此圣像,于法坛之上,集本县各大寺院高僧,共同诵经七日,虔诚礼拜,或可…感召观音大士垂怜,慈悲洒露,普济众生。”

“小普陀寺?白玉观音像?”凌云目一亮!此听起来…似更“高级”、更“靠谱”!“大师此言甚善!若能请动圣像,必能彰显我等诚心!此事…尚需大师鼎力相助,出面协调!”

慧明禅师微颔首,却又缓缓闭上了眼,手指捻动佛珠,不再言语,仿已然入定。

凌云等了一会,不见下文,正自疑惑。

旁的知客僧见状,忙上前一步,对凌云使了个眼色,低声道:“大人,请借一步说话。”

凌云不明所以,跟着知客僧退出禅房。

来至廊下,知客僧面上的恭敬瞬褪去,换上一副市侩精明的表情,压低声线道:“哎呀!我的凌大勾当!您…您怎此不懂事呢?!”

凌云一愣:“此话怎讲?”

知客僧撇撇嘴,搓了搓手指:“求人办事…哪有空口白牙的道理?况是请动他寺镇寺之宝、汇聚全县高僧此等大事!此…此中的‘辛苦费’、‘开光费’、‘香火钱’、‘车马费’…林林总总,哪一样…不得用真金白银去铺路?您…您就一点表示皆无?”

凌云恍然大悟!原是要钱!他忙从怀中掏出王知远批的那张一百两银票,递了过去:“大师恕罪!是凌某疏忽了!此是一百两银票,权作…权作前期香火之资,还请大师笑纳。”

知客僧接过银票,瞥了一眼,面上非但无喜色,反露极度鄙夷并恼怒的神情!他将银票直接摔回凌云怀里,声线陡然拔高,充满了讥讽:

“一百两?!凌勾当!您此是在打发叫花子呢?!抑或…在羞辱我普度寺?!请动全县高僧、迎请唐代观音圣像、举行为期七日的无遮法会?!您知此要耗费多少资粮?要欠下多少人情?!一百两?!连给各位大师付来回的车马钱、备斋饭皆不够!”

他愈说愈气,指着山门方向,毫不客气地斥道:“您请回罢!换个体面懂事的人来谈!否则…此祈雨之事,休要再提!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