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衙役凌云志 > 第176章 午宴筹谋借库银 暗流涌动待时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6章 午宴筹谋借库银 暗流涌动待时机

晌午时分,州衙散值。凌云刚回到自己那间略显冷清的公事房,便有观察使府的小厮前来传话,言道赵师爷在衙前街的“清风楼”设了便宴,请凌参军务必赏光。

凌云心知赵师爷此时相邀,必有要事,便整理了一下衣冠,随小厮前往。清风楼雅间内,赵师爷已点好几样精致小菜,一壶温好的黄酒。见凌云进来,忙起身相迎,屏退了伺候的伙计。

二人落座,赵师爷先敬了凌云一杯,算是压惊,随即叹道:“凌贤弟,昨日堂上那一出,可真是……石破天惊啊!老哥我在观察使府听了,都替你捏把汗。”

凌云苦笑一声,自嘲道:“一时意气,让师爷见笑了。也是被逼无奈,总不能任人骑在头上作践。”

赵师爷摆摆手:“罢了,此事观察使大人已做了处置,罚俸一年,算是揭过。今日请你来,是有两件实务相商。” 他压低声音,“这第一件,是观察使大人那边的难处。王大人此番高升监察使,虽是喜事,可也招来了不少麻烦。族中闻讯,前来投靠、求个差事傍身的子弟络绎不绝。这些人,又非正式吏员名额,开销用度,迎来送往,都得大人自掏腰包。这才几个月,已是捉襟见肘。大人面上不说,我等身边人,却不能不为他分忧啊。”

凌云闻言,沉吟片刻。官场之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乃是常情,但这背后的经济压力也确实巨大。他想了想,道:“师爷所虑极是。观察使大人清正,不便开口。依下官看,或可先从州衙‘小金库’中,暂借支一笔,以解燃眉之急。此事需得赵刺史首肯,下官可代为陈情。此外……”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近日春雨充沛,各县生丝产量大增,价格有所回落。以往县衙包揽生丝收购,利润颇厚,如今却利薄了许多。下官家中如夫人苏氏,略通此道,正有意来州城开设丝行。若观察使大人不弃,或可让她出面操持,与大人合股经营,所得盈余,或可补贴大人用度之需。” 他这是要将苏清瑶的生意与王知远的利益捆绑,既解决了王知远的财务压力,也为自家开辟了一条稳定财路。

赵师爷眼睛一亮,抚掌笑道:“妙啊!此法甚好!既全了大人体面,又有了长久进项。贤弟果然心思活络!此事我回去便禀明大人,想必他不会推辞。那‘小金库’借款之事,也劳贤弟与赵刺史分说。”

“分内之事。”凌云点头应下。

赵师爷神色转为严肃,又道:“这第二件事,却是要提醒贤弟。我收到风声,城中那个黄世仁,近日似乎在四处打听贤弟你的情况,尤其是……你当年在海塘提举司任上的旧事。此人背景复杂,贤弟还需多加小心。”

凌云心中一震,面色凝重起来。黄世仁果然开始动作了!是因为沈家拒婚让他起了疑心,还是他嗅到了什么危险?他沉声道:“多谢师爷提醒,下官晓得了,自会留意。”

一顿饭在略显沉重的气氛中结束。凌云回到州衙,已是下午办公时分。

刚在公事房坐定不久,便有胥吏来报,说赵刺史请见。凌云忙起身相迎。赵文彬走进来,挥退左右,脸上带着几分无奈,对凌云道:“凌贤弟,你呀……昨日之事,虽说是司马挑衅在先,但你那般针锋相对,终究是过于激烈了。同衙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总要以和为贵才是。”

凌云心中不以为然,面上却恭敬道:“使君教诲的是。只是那司马欺人太甚,若一味忍让,只怕日后他更会变本加厉。下官并非不识大体之人,但该有的锋芒,也不能尽失。”

赵文彬叹了口气:“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你如今处境微妙,宪台大人对你……唉,还是收敛些为好。”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方才司马那边,也来找过本官,言语间对你颇多不满。贤弟,听我一句劝,近期务必谨言慎行,莫要再主动招惹是非了。”

凌云见赵文彬是真有忧虑,便拱手道:“使君放心,下官自有分寸。只要他不来惹我,我自然不会去寻他的晦气。” 话虽如此,他心中却已打定主意,若那司马再敢生事,定要让他好看!

与此同时,州司马的公廨内,气氛同样凝重。司马姓郑,名廉,此刻正与一名心腹主簿密谈。郑司马脸色阴沉,昨日当众受辱,这口气他实在咽不下去。

“可打听清楚了?那凌云,究竟是何底细?为何如此嚣张?”郑司马咬牙切齿地问道。

那主簿躬身回道:“回司马,属下这几日多方打探,此人……确不简单。他虽吏员出身,但心机深沉,手段狠辣。前番崔刺史倒台,临海仓案发,据说背后便有他的影子,乃是致使州衙前堂官员几乎被一网打尽的推手之一!更令人心惊的是,如今州衙各曹司的胥吏头目,大半皆是他当年在县衙为吏时提拔的旧部,或受过其恩惠,可谓盘根错节!就连……就连新任的右参政大人,初来乍到,也在他手上吃过暗亏!”

郑司马越听越是心惊,额头渗出冷汗。他原以为凌云不过是个仗着有点小聪明和观察使关系的狂生,没想到其根基竟如此之深,手段如此之狠!自己若贸然与他硬碰,恐怕讨不到好去。

那主簿见状,趁机劝道:“司马,小不忍则乱大谋啊!此人如今正如日中天,又与观察使、乃至可能还有沈家关系匪浅。与其正面冲突,不如……暂且隐忍。他日若其行差踏错,或失却靠山,再图后计不迟。”

郑司马沉吟良久,虽心有不甘,但也知主簿所言在理。他长叹一声,颓然道:“罢了!便依你之言。今后凡涉及凌云之事,本官一概不闻不问。若真有公务不得不与之交道,也必拉上赵刺史一同处置,绝不单独面对!” 他打定了主意,要采取“乌龟”战术,缩起头来,静待时机。

消息很快传到了凌云耳中。他听闻郑司马竟选择了全面退避,也是有些意外。看来昨日那一闹,倒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然而,面对一个采取守势、绝不接招的对手,凌云一时之间也感到有些无处着力。他虽有心“让司马好看”,但对方避而不战,他总不能无端生事。

“倒是学乖了。”凌云冷笑一声,将关于郑司马的文书丢到一边,“也罢,便让你再逍遥几日。只要你还在这个位置上,我就不信抓不到你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