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殿下!殿下不可阿殿下!”

“有什么不可以的?孤的母后身染恶疾,身为儿子的如果还要在宫外等什么百官迎接,那才是笑话。”

“百官奉旨出迎,行的是君臣之礼,尊的是汉家礼仪,殿下执意要进京,那出城迎接的文武百官如何自处?”

礼部尚书李叔正人都愣了,这还是那个温文尔雅的太子吗?怎么出去一趟回来就变成这副模样了?你的礼仪呢?你的谦恭呢?他就是出来和朱标聊一聊明天的事情,怎么出了这等变故。

“孤正要说呢,文武那里,就有劳李尚书告知了。”

“殿下,老臣已经六十有五了!”

李叔正长叹一声,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劝,想到前段时间想要告老,朱元璋不允,以这个年纪每天都要加班,身子是一天差过一天,真要让他挨个去告知,他怕是会被活活累死。

取消百官出迎可不只是说一句就能解决的事情,他得先通知要出城的文武,还要去礼部取消仪仗,通知府衙放开通道,还得疏散百姓,一大堆事情要处理。

真是领导一张嘴,下面跑断腿,这朱家父子两没一个当人的,你们俩闹别扭,关我这个老头啥事。

“就这样了,孤是等不及了,若孤来不及赶回,那就说孤身体不适,在御撵里待着呢,御撵孤给你留着,孤骑马回宫。”

朱标说罢,便不再理会李叔正,翻身上马便打算回宫。

他这一动,其他人必须跟着动,而且还得四散开来防止有人刺客或者不开眼的冲撞了太子,需要跑到前头来道,还需要去皇宫打个招呼。

“驾~”

李叔正劝不了太子,他也不想劝,这个破尚书他早就不想当了,他现在只想回家,但是在回家之前,他还需要把太子私自回宫的事情给处理好。

太子私自回宫,这词有够新鲜的,李叔正回头看了看停在营帐内的御辇,叹了口气。

“御撵就御撵吧!”

“不用抬御辇!咱走着去就行。”

朱元璋喊回了要去抬御辇的内官,从桌后走了出来,天色渐黑,该是晚膳时间了。

朱元璋从乾清宫走出,身后的太监侍卫尽皆跟在其后,风风火火的朝着坤宁宫走去。

马皇后的病情终究是暴露了,哪有人咳嗽一咳就是三四个月的。

在老朱的最再三追问之下,马皇后这才说出了实情,说自己这个病很麻烦,太医院没有办法,莫要为难他们。

一开始老朱还想杀几个泄泄愤,倒不是因为他们治不好马皇后的病,主要是他们对马皇后的病情隐瞒不报,这才惹毛了朱元璋。

朱元璋比谁都清楚,生老病死乃是世间常情,你不能因为厨子做饭不好吃就杀了厨子,大夫治不好病就砍人脑袋。

你要是真这么做了,那以后谁还敢给你看病,你还敢找他看病吗?万一你的病比较麻烦,人家知道救不救都得死,直接把你毒死你冤不冤?

因此朱元璋常常教导自己的儿子,厨子,太夫,护卫,身边人你都不能胡乱打骂,如果他们做错了事,那就按规矩惩处就行,千万不能虐待,因为这些人是最有机会把你弄死的那批人。

马皇后不愿朱元璋分心,朱元璋也是真的珍惜他们两的感情,所以朱元璋近一个多月来,每次到了用膳的时间都会到坤宁宫来用膳。

若不是太医和马皇后极力反对,说不定朱元璋都要睡在坤宁宫不走了。

“叩见陛下。”

朱元璋刚一到坤宁宫,院子里的人就乌泱泱的跪成一片,朱元璋穿过石板路,还没开口,就见到了一个不该在这的人。

“儿臣拜见父皇,问父皇安。”

朱标站在马皇后身边,回过身来给老朱行了一礼。

“你!你!你你你你……”

老朱指着朱标,右手食指都哆嗦了几下,他回过头来看了看身边的老朴,似乎正在确认自己是不是眼花了?

“父皇这是怎么了?可是染疾了?”

朱标嘴角挂着属于胜利者的微笑,他看着眼前朱元璋这副模样,几个月以来的苦闷终于缓解了许多。

“你这逆子!”

“干什么干什么,怎么你们爷俩一见面就要掐,你也真是的,标儿大老远回家,哪有刚见面就数落儿子的。”

马皇后板着脸,面色不善的看着门口的朱元璋,大有一副你再这样就滚出去的态度。

这也是朱标为什么一回来就先来坤宁宫的原因,有他娘护着,他爹就飚不起来。

“你怎么回来了?”

朱元璋收回右手,声音也低了许多,这个时候他得想办法补救,不然明早就要闹笑话了。

“儿臣奉旨回京,这也是刚到。”

“我是问你礼部的书信你没听到吗?咱不是让你明日在城外十里处,坐在御辇上等着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嘛!你难道没收到礼部的书信?!”

“书信儿臣自然收到了,只不过儿臣心系母后病情,不敢耽搁,儿臣是想要先回宫看望一下母后,等会就出宫去。”

“你的意思是说?你大张旗鼓的跑回宫,完事了再跑出去,明日再让满朝文武出城迎接你?”

朱元璋气乐了,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绝对是故意的,如果自己没撞见他回宫,说不定他等会还真敢再出去。

等到明天自己再收到风声,一切都晚了,好好的迎接仪式,就会变成他朱元璋为了自己儿子的名声,专门折腾他们这帮子文武。

儿子都回来了,又让儿子出门等着,还要自己这帮子人出城十里迎接,不是折腾人是什么。

“父皇既然让礼部安排好了依仗,儿臣自然不会让父皇的一片苦心白费。”

“好好好。”朱元璋微笑着看着朱标,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我儿真是孝顺,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再出城了,咱这里刚好有个事情,既然你回来了,就让你去处理吧。”

“父皇何事?”

“咱把御史台改成了监察院,又成立了锦衣卫,咱把他们都交给你,你帮咱去查几个人。”

“谁?”

“监察院密报,郑国公常茂,宋国公冯胜,永昌侯蓝玉,靖宁侯叶昇四人多有不法之事,咱这里也有了些他们的罪行,这件事你亲自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