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 > 第136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谈的怎么样?你准备让谁帮你纳彩问名?”

“皇后娘娘想让臣下个月完婚,臣正为此事发愁呢,还请陛下教臣。”

纳彩就是上门提亲,一般是由家中长辈或是媒人带着礼物上门。

问名主要就是问清楚女方生辰八字,除了找人测算外,还需将男女双方八字放在祖先牌位或神案上三日,期间家中无事就代表八字相合。

但是郭岳和家里人不愉快,也不打算回家去,这就让郭岳犯了难。

“怎么这么急?”朱元璋看向马皇后,疑惑的问道。

“皇后娘娘身体不适,想借着臣的婚事给给她老人家冲冲喜。”

马皇后没有回话,任由着郭岳自由发挥,而郭岳也早已经想好了理由。

果然,一听是打着给自家妹子冲喜的主意,老朱没意见了。

“咱这里还真想到一个,你三叔怎么样?”

郭德成最近几年基本上都是个小透明,各种场合都见不到,一直宅在家念经,很多勋贵人家都快把这个人给忘了,也就是最早跟着老朱的那一批人还能想的起来。

“自是极好,臣也与三叔较为亲近,但亲迎和拜堂当如何?”

“怎么?你还真打算和郭家老死不相往来?低着头拜一拜呗,怎么说你也沾了郭家的光。”

“陛下误会了,臣的意思是臣要下个月完婚,但臣的父亲还在云南!”

“这……”郭岳刚说完,老朱愣住了,他还真就把郭英给忘了,郭英在征云南,肯定是不能回来的,那拜高堂时要拜谁?而且自己不声不响的就把人家儿子的婚事给安排了,是得给人家知会一声。

“老四那里由我去说。”马皇后轻轻放下杯子,从容的说道。“至于亲迎拜堂,郭老爷子不是还在吗,有什么难做的。”

“既然如此,那臣便没有问题了,有劳皇后娘娘费心。”

“那此事便定下了,标儿。”

“儿臣在。”

“你是当哥哥的,你表妹那里有娘去安排,你表弟这里就交给你了,纳征的礼品你来负责采买,不用过多,但也不能太过寒酸,事急从简。”

“儿臣定会办的妥当。”

“重八。”

“妹子你说。”

“岳哥儿娶妻得有个宅子,你给寻摸着一处宅子,位置要合适,宅子大一些,就当是给俺家的补偿了。”

“胡惟庸的宅子妹子你看怎么样?”

“不合适,太过扎眼晦气,也太大了些。”

“这一时半会的,咱还真想不到其他宅子,宅子倒是有不少,但都是老宅子,想住进去都得大修,恐怕时间上不大能来得及。”

“罢了罢了,宅子的事你就别管了,我让人去寻。”

马皇后无力的扶了扶额头,似乎很疲惫。朱重八让自己出面拉拢这孩子,结果自己倒好,啥都没准备,就准备了一张嘴,要不是这孩子真的优秀,又对大明忠心耿耿,她早就发火了。

“我乏了,先回去休息会,剩下的事你们爷俩去安排吧。”

“恭送皇后娘娘。”

“儿臣恭送母后。”

“老朴,送皇后回去,好生照看。”

“奴婢遵旨。”

屋内三人一直目送着马皇后,直到马皇后出了院子不见踪迹,朱元璋再也忍不住了。

“混小子,老实交代,刚你和皇后在后院都聊了啥?”

“回陛下,皇后娘娘叫臣是要安排臣和马家女的婚事,问了些微臣的身体情况,还想着安排臣和马家妹子见上一面。”

“胡说八道,皇后怎么会让你们相见。”

“微臣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欺君,陛下若不信,可自行寻皇后娘娘问询。”

父子二人默契的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朱标先点了点头,朱元璋这才作罢。

“你是个聪明人,多的话咱就不问了,咱也不瞒着你,你爹调你去浙江的事咱心里心知肚明,但这是你们的家事,老四跟了咱这么久,咱这里也不好过问。”

“微臣明白,有劳陛下费心。”

“咱也劝过他,放着这么好的儿子不要,非得闹得父子生隙,但你也要理解你爹,老四跟了咱二十多年,常征战四方,因为嫡子的事没少受他人戏谑,和他一般大的孙子都报上了,他这么大年纪终于有了点盼头,你能明白吗?”

“微臣明白,换位思考,微臣也一定相信自小养大的嫡子,而非认祖归宗的庶子。”

“听你这么说,咱就知道你心里多少还有些怨气,这件事确实是老四做得不对,有些话他不能和你说,只能让咱帮着劝劝你,既然你有了主意,那咱就不当那个让人生厌的说客了。”

朱元璋也不想做这个说客,但郭英怎么着都跟了自己这么多年,这次求到自己头上,他真的不知道怎么拒绝。

像郭英这等人物,在嫡子之事上都犯了糊涂,实在是让他唏嘘,朱元璋也十分理解郭英,这么多年没有嫡子,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但身份再高的人在嫡子的问题上都难以免俗。

“表弟自有本事,大丈夫功名马上取,分出来也好,不然下次马氏再有了身孕,还不知道又要闹出什么事来。”

朱标也在一旁适时的劝说,努力的化解郭岳和郭家之间的间隙,但破镜重圆岂是那么简单的。

“微臣心里有杆秤,是非曲直自能衡量,臣也不是那白眼狼,不说别的,没有郭家,说不定微臣这个时候还不知在哪个酒楼给别人记账呢。”

朱标说的道理也正是郭岳顾忌的,这次马氏有了身孕,害怕郭岳谋害嫡子把他给调了出去,那下次呢?下下次呢?他一个大男人,是真的不想卷进这等破事当中,不如搬出去了事,他又不贪图他郭英的爵位。

“你是个好孩子,咱当初就该回绝你爹,如果你还记得,应该知道咱当初曾经点过你,让你留在应天,而不是去浙江。”

“陛下厚恩,臣无以为报!”

朱元璋确实提醒过郭岳,只不过当时的郭岳还不知道马氏有了孩子,所以也就没有细想。

郭岳也是前段时间才反应过来,怪不得朱元璋那天明明说郭英想让他去浙江,而朱元璋却非常奇怪的开口说自己不如留在应天,这一去短时间就回不来的奇怪话语,他去了浙江也只是跟在郭英身边学习,不是想回就回吗。

而且朱元璋是皇帝,去不去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吗,还跟他一个孩子商量,他后来终于搞明白了,这是老朱在点他。

“罢了罢了,你且回去安心养伤,你的婚事自会有人去通知你,退下吧。”

“微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