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零八章:饭后真言

丰盛的午餐过后,堂屋里弥漫着饭菜的余香和融洽的气氛。女人们忙着收拾碗筷,王红和王燕抢着把活儿都包了,让李秀兰和周氏陪着奶奶在一边喝茶歇息。王刚和王玥到底是孩子,吃饱了就开始犯困,被安排到里屋午睡去了。

男人们则移步到连着堂屋的偏厅,这里摆放着几把舒适的椅子和一个小茶几。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暖洋洋的。王超重新沏了一壶浓茶,给爷爷、父亲和大伯斟上。那瓶喝了一些的茅台酒还放在桌上,象征着这顿接风宴的规格和心意。

爷爷靠在椅背上,手里摩挲着茶杯,脸上的严肃似乎被酒意和暖意化开了些许。他看了一眼王建国,终于不再是泛泛地问房子和工作,而是问起了更具体的事情:建国,你们这新院子,看着不赖,花了不少钱吧?

王建国坐直了些,脸上带着一种踏实而自豪的神情,回答道:爸,这房子是超儿前几个月拿主意买的,二百八十块钱,全款。没欠一分钱外债。

全款?爷爷端着茶杯的手顿住了,连旁边一直微笑听着的大伯王平安也露出了吃惊的神色。二百八十块全款买房,在这个普通工人月工资才几十块的年代,简直是天文数字。

爷爷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地看向王建国:你们哪来这么多钱?你在钢铁厂,工资再高也攒不下这么多吧?

王建国等的就是父亲这句话,他微微挺直腰板,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底气:爸,大哥,不瞒你们说,我们家的日子,现在是真过起来了。他顿了顿,像是在梳理这些年来的艰辛与收获,然后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在钢铁厂,现在是七级钳工,带了好几个徒弟,工资加津贴,一个月能拿四十八块五。

秀兰在国营饭店工作,一个月下来二十多块钱。

红儿在纺织厂,去年转的正,现在是挡车工,一个二十八块。

还有超儿,王建国说到这里,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骄傲,在玻璃厂当副厂长,工资津贴加上前段解决技术难题的奖金,比我还高。

他每报出一个数字,爷爷和大伯的眼睛就睁大一分。当听到王建国最后说我们一家四口,都是正式工人,都有稳定的工资收入时,爷爷手中的茶杯一声放在了桌上,茶水都溅出来些许。

一家四个工人?爷爷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建国,你说的都是真的?

大伯王平安也震惊地喃喃道:我的天......这在我们洪城也找不出几家啊!一家四个吃商品粮的正式工!

看着父亲和兄长震惊的表情,王建国重重地点头:千真万确。要不哪能全款买下这院子?这些年,孩子们都争气,我和秀兰也一直没敢松懈。王建国心里默默暗道,这还是很合理方面说呢,真告诉你们情况,还不得把你们吓到。

王超坐在旁边听着父亲的话,在心里给他点个赞,真没想到父亲也有喜欢得瑟的时候。

爷爷沉默了半晌,突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看向王建国的眼神里充满了欣慰和骄傲:好,好啊!建国,你们......你们真是给老王家争光了,了不得啊!

大伯也连连点头,拍着王建国的肩膀:建国,你这支愣起来了!真没想到,你们在这小县城里,过得比我们在省城的还要红火!

气氛到了这里,变得更加温馨和热烈。大伯王平安看了看自己的大儿子王磊,又看了看父亲,然后笑着对王建国说道:建国,看到你们过得这么好,我这当大哥的也放心了。这次我们过来,除了爸妈一直念叨着想见见你们,其实还有一桩喜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大伯身上。王磊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是小磊,王平安脸上漾开笑容,他处了个对象,是咱们洪城老李家闺女,在文工团工作。两家都挺满意,打算今年五一就把婚事办了。

这是大好事啊!恭喜大哥大嫂,恭喜小磊!李秀兰刚走进来听到,立刻笑着道喜。王建国也露出了真诚的笑容。

爷爷这时开口了,声音带着一种家族长辈特有的郑重:磊小子成家是大事。建国,你现在过得这么好,到时候一定得来。让你洪城的亲戚们都看看,我二儿子这一家子,多么有出息!

奶奶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眼圈又有些发红:建国,带着秀兰和孩子们都来!妈想让所有人都看看,我二儿子一家多么争气!

王建国看着年迈的父母那期盼的眼神,听着兄长带来的喜讯,心中那块冰封了多年的角落终于彻底消融。他重重地点头,声音坚定:爸,妈,大哥,你们放心。小磊结婚,我们全家一定到!

好!好!爷爷连说了两个好字,脸上的笑容无比舒展。

王超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他知道,父亲用最实在的方式——一家四工人的实力,赢得了爷爷的彻底认可。这份沉甸甸的成就,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

第二百零八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