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守陵人之林青竹 > 第109章 路断了,脚还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奔腾的咆哮一夜之间便驯服下来,化作沉重的喘息。

春汛来得凶猛,去得也快,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河床和满目疮痍的土地。

断桥下的河道被彻底扭转,曾经千百人走过的石板捷径,如今深埋在数丈之下的新河道底,连那块作为起点的巨大磐石,也被洪水连根拔起,不知裹挟到了哪个深潭之中。

村子彻底被困住了。

男丁们聚在新的河岸边上,对着面目全非的风景抽着旱烟,满面愁容。

去镇上贩卖山货的路断了,孩子们去学堂的路也断了,这座被群山环抱的村落,仿佛一夜之间被世界遗弃。

流言蜚语像潮湿的雾气在村中弥漫,有人说这是山神发怒,也有人说,是地龙翻身,村子的气数尽了。

陈默没有参与任何讨论。

他独自一人,在那片被洪水新淤积出的滩涂上静立了三日。

村民们只当他是被这天灾吓傻了,没人理会这个平日里就沉默寡言的怪人。

第一日,他看着浑浊的水流渐渐澄清;第二日,他看着湿软的淤泥在阳光下龟裂;第三日,洪水完全退尽,阳光将淤泥晒出一层干燥的白壳,他终于动了。

他的目光没有落在远方的山峦或是改道的河流,而是锁定在自己脚下那片看似平平无奇的泥地上。

数十枚青灰色的沙粒,比米粒稍大,在阳光下泛着一种奇异的、非金非石的微光。

它们并非随意散落,而是构成了一道微不可察的弧线,那弧线的尽头,精准地指向村落深处,他家那扇饱经风霜的院门。

陈默的嘴角牵起一丝极淡的笑意。

村民们看到的是毁灭,是断绝,他看到的却是新生。

这不是路的终结,而是地脉在以一种凡人无法理解的方式,重新勾勒出它的行走轨迹。

只是这一次,终点不再是遥远的山外,而是回归了起点。

当夜,月色清冷。

陈默从柴房的角落里翻出一只破旧的草鞋。

那是多年前一个迷路的小牧童留下的,他一直没舍得扔。

他仔细地用井水将草鞋上的陈年泥土洗净,放在院中那块被岁月磨得光滑的青石板上,静静地等待。

第二日清晨,天还未亮透,他便推门而出。

石板上的草鞋变了模样,鞋内竟被一夜之间填满了湿润的细泥,仿佛是从地底自己渗透上来的。

更奇异的是,泥中生出了一茎纤细的植物,叶片窄长,顶端微微卷曲,形如铃铛里的舌,正是极为罕见的铃舌草。

草的根须紧紧缠绕着一样东西——半枚锈迹斑斑的铁钉。

陈默的呼吸微微一滞。

他认得这枚钉子。

三年前,院门的门槛裂了一道缝,他便是用这枚钉子从背面敲入,用以弥合。

后来门槛修缮,这半枚断钉便不知所踪,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重现。

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摩挲着钉身上的锈迹,一股熟悉的刺痛感猛然从掌心传来。

他摊开手掌,那道多年前留下的旧伤疤,此刻正微微发烫,几粒青灰色的沙粒竟从愈合的伤口皮肤下缓缓渗出,落在草鞋的鞋面上,自行排列组合,拼凑出一个清晰无比的“走”字。

他看着那个字,轻声笑了起来,像是对着一个老朋友说话:“你们……这是要我从头再走一遍?”

第三日,天光大亮。

陈默脱下鞋袜,赤着双脚,踏上了那条由青灰沙粒指引的淤泥带。

每一步落下,脚底板都能感受到一种极其细微的震颤,那不是土地的坚实,而更像……是踩在某个沉睡的巨大生物的体表,能清晰地感知到它皮下血管的每一次搏动。

他沿着这条无形的脉搏走了十里,最终停在了一片废墟前。

这里是村子里的老义庄遗址,早已荒废多年。

那块记载着善人义举的功德碑断成两截,倾颓在地。

然而,无数新生出的坚韧藤蔓却将断碑当作支架,交错攀爬,硬生生在上面编织出一个离地半尺的网状平台。

平台上,堆满了数十个蜂巢般的土块,每一个土块中,都包裹着一枚小巧的骨制铃铛。

陈默拾起一枚,那骨铃触手温润,不知是何种生物的骨头打磨而成。

他将其凑到耳边,竟能从铃铛内部听到一丝若有似无的呼吸声,极轻,极弱,却在片刻之后,与他自己的心跳达成了完美的同步。

他拿起一枚,心跳便沉稳一分,拿起第二枚,呼吸便悠长一分。

他最终取走了九枚,转身返家。

黄昏时分,晚霞如血。

陈默回到家中,没有换下那身沾满泥土的衣服,直接在自家门槛上盘膝坐下。

他将那九枚骨铃在身前摆成一个环形,然后从井中取来一瓢清冽的井水,缓缓浇淋在骨铃之上。

就在井水浸湿铃身的刹那,异变陡生。

整片院子的地面,连同他身下的门槛,都开始了轻微的起伏,那起伏的节奏与他的呼吸、与骨铃的呼吸、与脚下大地的脉动,浑然一体。

他闭上双眼,整个人的意识仿佛瞬间被抽离,然后无限扩散开来。

他感觉到自己的双脚早已不在地面上——它们仿佛化作了无数根系,一只脚踏在了断桥的残骸上,感受着水流的冲刷;另一只脚则深入了村东头那口早已干涸的枯井,触摸着井底的阴冷与沉寂。

他的感知顺着地脉延伸,缠绕上了后山山脊上那棵孤坟旁的百年老槐,甚至触及了它深埋地下的每一条根脉。

这一刻,他终于彻底明悟。

路,从来就没有断。

它只是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而他,就是那条新的路。

七日后的清晨,天色阴沉。

陈默在院中掘开一个浅坑,将那只破草鞋与九枚骨铃一同埋下,只留下一茎生机盎然的铃舌草,孤零零地立在湿润的土表之上,像一个沉默的墓碑,又像一个新生的信标。

当晚,风雨大作。

电闪雷鸣之间,村民们被窗外惊人的一幕吓得魂飞魄散。

只见陈默家院门口,那根青翠的铃舌草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生长,抽出无数条纤细而柔韧的藤蔓。

这些藤蔓并未向山野或河流的方向蔓延,而是在生长中发出淡淡的青光,彼此交织,汇聚成一条流动的光带,环绕着整个村落的边界,开始缓缓流转,犹如一道守护疆域的界环。

陈默立于门内,任凭狂风将他的衣衫吹得猎猎作响。

他望着那圈将村子温柔包裹的草光映照着漫天雨丝,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语:“你们走你们的路,我守我的夜——这一次,路在我脚下,夜在我心里。”

话音落下的瞬间,远在万里之外,凡人不可知、鬼神亦敬畏的幽都最深处,那扇据说自开天辟地以来便永远合拢的巨大陵门之内,响起了一声极轻、极轻的叹息。

那叹息穿越了无尽的时空与黑暗,像是一句迟到了太久太久的回应。

村口,那条由青草化成的光带,在完成了第一圈缓慢而沉默的环绕之后,没有丝毫停歇,又无比坚定地开始了它的第二圈流转。

光芒温润而恒定,仿佛亘古便已存在,也将永远存在下去,守护着这方寸之地,也囚禁着某个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