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大都汝阳王府的书房里,赵敏正捧着那本简化版北冥神功,眉头微蹙。
“小姐,您都对着这册子看半个时辰了,要不要歇会儿?” 侍女端着刚温好的参茶进来,小声劝道,“昨儿您练到后半夜,今儿再这么熬,身子该受不住了。”
赵敏抬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指尖停在册子上 “气海穴导气” 的字样上:“我总觉得这里不对劲。之前练武当内功时,师父说要从‘膻中穴’聚气,可这北冥功法偏要从‘气海穴’起运,每次转换都觉得内力滞涩。”
侍女不懂武功,只能跟着点头:“那要不要找府里的武师来看看?王师傅之前在江湖上也有些名气,说不定能帮小姐解惑。”
“他们不行。” 赵敏轻轻合上册子,眼底闪过一丝无奈,“这功法路子太偏,寻常武师根本没见过。我试过按册子上的法子练,可到了‘带脉’那处,总觉得内力散得快。”
她指尖摩挲着册页边缘,忽然想起光明顶那段日子,有人曾说 “内功路子不同,未必不能互补”,只是具体怎么互补,当时没细问。
“罢了,先练半个时辰再说。” 赵敏重新翻开册子,语气坚定,“父王总说女子学武成不了气候,我偏要练出点名堂,让他知道我不是只会躲在王府里的娇小姐!”
侍女见她坚持,只能把参茶放在桌边:“那小姐记得趁热喝茶,我就在门外候着,有事您叫我。”
赵敏 “嗯” 了一声,目光重新落回功法上,心里满是琢磨练功的念头,压根没想起许久未见的张无忌,更不知道他此刻正带着成昆,往少林的方向去。
大都另一处的七王爷府里,檀香混着焦躁的气息,在书房里弥漫。
七王爷捏着密报的手指微微发抖,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
“明教这股势力,竟已经发展到这地步了?” 他猛地将密报拍在桌案上,声音里满是怒意。
站在一旁的幕僚连忙躬身:“王爷,据探子细查,明教如今是以杨逍为教主统筹全局。”
“张无忌虽不是教主,却凭武功和威望被江湖称为‘苏王’,是明教的核心战力,底下人对他信服度甚至不输杨逍。”
“更棘手的是,他们不仅在光明顶加固了三层防御工事,还从西域请了铸炮匠人,正在赶制新式火炮。”
“探子实测过半成品,射程已接近五百米。” 幕僚顿了顿,语气加重。
“这火炮若全铸造成型,朝廷驻军的夯土城墙和步兵方阵根本挡不住,到时候明教就不只是江湖势力,而是能与朝廷硬撼的武装力量了。”
七王爷踱着步,眉头拧成一团:“之前是赵敏郡主带重兵去围攻光明顶,不是扎牙笃。”
“那次郡主折损了近千精锐,还让明教借机收拢了不少江湖散人,如今他们更是肆无忌惮!”
“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禀报陛下,请求发重兵消灭他们!”
幕僚犹豫了一下,小声提醒:“王爷,还有件事得厘清。”
“探子反复确认,张无忌从未踏足过大都,您说的‘从大都逃走’并不属实。”
“他与朝廷唯一的正面交手,就是光明顶对抗郡主那次。”
“而且明教现在的威胁,不只是武功高强。” 幕僚补充道。
“杨逍擅长谋划,把光明顶治理得井井有条,还开仓放粮招揽流民,给流民分田地、教耕种。”
“这是在效仿反贼笼络人心啊!他们一边用武力震慑江湖,一边用恩惠拉拢百姓。”
“再放任下去,怕是要在中原腹地扎下根,到时候动摇的就不只是朝廷威严,更是根基了。”
“边境有大将军镇守,暂时无虞!” 七王爷打断他,语气却比刚才缓了些,显然听进了幕僚的分析。
“明教才是心腹大患!他们勾结昆仑、崆峒等门派残余势力,又暗中联络江南盐帮,这分明是在织网!”
他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奏折,提笔疾书。
“我今日进宫面圣,得把杨逍的统筹之能、张无忌的战力,还有他们笼络民心的手段都说清楚。”
“陛下若只当他们是江湖草寇,怕是要误了大事!”
幕僚看着他紧绷的侧脸,躬身道:“属下这就去准备车马,陪王爷一同进宫。”
“另外,属下已让探子整理了明教核心人物的分工:杨逍管教务和防御,张无忌管对外战力,韦一笑负责情报,殷天正统筹后勤。”
“这些细节呈给陛下,能让陛下更清楚明教的体系有多完善。”
七王爷点点头,目光落在密报上 “张无忌” 三个字上,眼神阴鸷:“不管他是不是教主,只要灭了明教,这小子也活不成!”
“上次光明顶让他逃过一劫,这次定要让他和杨逍一起,为明教陪葬!”
午后的皇宫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金砖上,却驱不散御书房里的凝重。
七王爷捧着奏折和探子整理的情报,跪在地上:“陛下,明教势力日渐壮大,已不是普通江湖草寇。”
“他们以杨逍为教主,张无忌为战力核心,麾下高手如云,还在铸造射程五百米的火炮,更在收拢流民、分田安民。”
“臣恳请陛下调遣三万精兵,由臣亲自率领,前往光明顶剿灭此患!”
元顺帝放下手中的玉如意,眉头微挑:“哦?江湖门派竟还会分田安民?这倒比一般反贼更懂笼络人心。”
他拿起情报翻了两页:“你说杨逍是教主,张无忌是‘苏王’,那两人谁的话语权更大?”
“陛下,两人分工不同,却相辅相成。” 七王爷连忙道。
“杨逍老谋深算,稳住明教内部;张无忌武功盖世,能硬撼明教众人,对外时江湖人更认他的面子。”
“他们还在铸造新式火炮,若是让他们掌握了这等利器,日后再想剿灭,难如登天!”
元顺帝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情报里说,他们给流民分的是官府荒废的田地?这是在借朝廷的地,买自己的好啊。”
“正是!” 七王爷连忙应声。
“他们不只靠武功,还在收买民心,如今已有近万流民投靠光明顶。”
“若是等他们攒够了人气,再加上火炮,怕是会有更多人响应,到时候就不是剿灭明教,而是平定大规模叛乱了!”
“可边境刚刚安定,若是调走三万精兵,万一有外敌来犯,该如何应对?” 元顺帝还是有些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