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臣一品,书房。
凌晨两点,窗外的魔都早已沉寂,只有零星的灯火还在顽固地对抗着夜色。
景修然面前的电脑屏幕,还停留在《信号》剧本上。
他端起桌上早已凉透的茶喝了一口。
哪怕已经看了好几遍,他依旧为剧本的质量感到惊喜。
故事的节奏、逻辑的严谨、情感的浓度,都远超他之前的预期。
可很快,景修然就发现了问题。
一个非常现实的商业问题。
“原版16集,单集时长60-70分钟……”
景修然思索着。
这个模式在棒子那边行得通,因为他们是边拍边播,按周更新,而且主要靠广告和版权售卖。
但在国内的电视剧市场,逻辑完全不同。
无论是电视台还是视频网站,主流的商业模式依旧是按集售卖。
一集40到45分钟。
这是国内观众十几年养成的观影习惯,也是采购方核算成本的黄金标准。
拍个十六集,哪怕质量再高,也只能卖十六集的钱。
毕竟国内主流赚钱方式还是靠广告,如果一部电视剧只有16集,插片广告的数量也就远低于那些动辄七八十集的电视剧。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电视剧,集数越来越夸张的根本原因。
不过这对于景修然而言,倒不算什么难题。
他如今高达90点的【大师】级编剧能力,足以让他对剧本进行一次彻头彻尾的本土化升级。
说干就干,景修然重新打开一个空白文档,双手放上了键盘。
第一个问题是,扩到多少集合适?
景修然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原版16集,他要把它拆分成32集,每集45分钟。
这个体量刚刚好,既能保证故事的饱满度,也能让商业利益最大化。
多出来的时长,还能填充更多细节,让人物更丰满。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本土化。
原版的那几个案子虽然精彩,可终究隔着一层文化壁垒。
景修然的脑海中,闪过了几个在国内轰动一时,悬而未决的惊天大案。
比如那个纠缠了二十八年,最后靠dNA才破获的“白银连环杀人案”;又或者那个至今仍是悬案的“南大碎尸案”……
他不需要照搬,他只需要将那些案件中最具冲击力、最能引发国内观众集体共鸣的元素,巧妙地提炼出来,替换掉原版的故事背景。
这么一来,整个剧本的深度和尺度,瞬间就拔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再次,丰富配角。
原版中两个时空的配角,可以更丰满。
李材韩身边的老刑警们,朴海英身边的同事,他们的背景故事,他们的无奈与挣扎,都可以用更细腻的笔触去描绘,让整个群像更扎实。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钩子。
32集,意味着必须在每集45分钟的结尾,都埋下一个强有力的悬念钩子。
这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电视台的收视粘性,以及b站的付费会员拉新。
景修然的思路彻底打开,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
当窗外的天光泛起鱼肚白时,一份长达数万字的全新改编大纲,终于在他的电脑里成型。
景修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揉了揉眉心。
剧本的框架是搭好了,接下来就是选角。
他自己饰演的男主角朴海英,这个天才犯罪侧写师,已经定下。
现在还差两个最重要的搭档。
一个是活在过去的耿直老刑警,李材韩。
四十岁上下,刚正不阿,甚至有些执拗。身上带着一股沧桑感,和对职业信仰近乎偏执的坚守。
另一个是贯穿两个时空的女刑警,车秀贤。
三十多岁,冷静、干练、专业,外冷内热,心里还藏着对李材韩十几年的思念。
这两个角色,对演员的演技要求极高。
景修然在脑海里快速过了一遍星空影业内部的演员名单。
赵莉颖、王凯、林庚新、热巴、娜扎……
她们的形象和年龄段,都不太符合这两个角色的要求。
看来只能从外面找了。
在景修然授意下,《信号》有意向在外面找演员的消息开始在业内传出。
【听说了吗?景修然要演新电视剧了!】
【时隔一年多啊!景修然终于又要出演电视剧了!】
【而且听说是景修然自己亲自当总编剧!一个悬疑本子!】
圈内人可都精明着呢。
景修然主演的剧,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顶级制作,意味着铺天盖地的宣发资源,意味着收视率和话题度的绝对保障。
业内那条铁律,早就被所有人摸透了——跟着景修然拍戏,男二能飞升,女二能爆火,连剧里演个配角,都能混个脸熟。
更何况这次还是景修然首次出演悬疑剧!
这个消息在短短半天之内,就引爆了整个华语电视圈。
……
星空集团,林雅的办公室。
她刚挂断一个电话,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内线电话又响了起来。
“林总,华谊王总的电话,已经打了第三遍了,说无论如何要跟您通个话。”
林雅揉了揉太阳穴,接起电话,脸上瞬间切换成微笑。
“王总,不好意思,刚才在开会。”
电话那头传来王忠磊那标志性的笑声:“哎呀,林总客气了,听说景总的新剧正打算找人?”
林雅客气道:“王总您消息可真灵通。”
“林总这就见外了不是!”王忠磊的语气熟络得像是亲兄弟,“我跟你说,我们家演员档期都空着呢!景总要是有什么需要,一句话的事儿!”
林雅打着太极:“王总太客气了,真要是有需要,我们肯定第一个联系您。”
挂了电话,林雅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未接来电,无奈地摇了摇头,拨通了景修然的内线。
“修然,你这消息刚放出去不到一个小时,华谊和光线的人都亲自打电话过来,旁敲侧击,问那另外两个角色的归属情况!”
景修然正在看《信号》筹备进度报告,闻言神色平静。
“这不挺好吗?。”
“好什么是好!”林雅抱怨道,“你到底怎么想的?真用他们的人?”
景修然笑了笑:“选角色还是得合适最重要,都用自己人就有些本末倒置了,你直接对外放消息,就说我们这次搞公开试镜,愿意来的,都发个邀请函吧。”
……
某个偏远山区,正在拍摄一部抗日剧。
泥地里刚下过雨,又湿又冷。
张译刚结束了一场爆破戏,满脸都是黑灰,正蹲在角落里猛灌着水。
助理举着手机跑了过来:“哥!哥!你快看!”
张译接过手机,经纪人的微信消息弹了出来。
“哥!天大的好消息!星空的项目!景修然主演的《信号》!公开试镜!我们拿到邀请函了!”
……
燕京,国家话剧院,后台排练室。
袁泉刚结束了一段高强度的排练。
经纪人快步走了过来,将手机递给她,语气难掩兴奋。
“泉姐…星空的本子,景修然主演。女主角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刑警,我觉得特别适合你。”
袁泉接过手机,安静地看着大纲里那个角色的简介。
许久,她点了点头。
“好,把剧本发我。”
同一时间,秦兰、万千、谭卓……许许多多业内知名女演员,都收到了来自经纪团队的消息。
整个行业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