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宋闲医 > 第221章 笑里藏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渝州城头,连日来的阴霾似乎被一阵雄浑的号角声驱散了些许。

自那夜刺客遁入黑暗之后,整个知州府便如同一只被惊扰的刺猬,竖起了全身的尖刺。苏哲虽然表面上依旧镇定自若,指挥着众人救治伤员,加固防御,但他内心清楚,他们已经被困在了一座危巢之中。

这渝州城,不是他们的庇护所。敌人对他们的行踪了如指掌,甚至能将触手伸进戒备森严的知州府,下毒、刺杀,无所不用其极。

就在所有人的心都沉到谷底,连最乐观的皇城司校尉都开始怀疑他们能否活着走出蜀地时,希望,似乎从东边的官道上传来了。

“侯爷!夔州的援军到了!”一名斥候飞马入城,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与狂喜。

消息传来,整个知州府内紧绷的气氛为之一松。连日来不眠不休、眼眶深陷的护卫们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仿佛在溺水之际,终于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大军在城外十里安营扎寨,并未直接入城,显然是懂得军中规矩。半个时辰后,一队百余人的精锐骑兵护送着主将,来到了知州府前。

为首的主将翻身下马,身材魁梧,面容黝黑,一道狰狞的刀疤从左边眉骨斜贯至嘴角,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充满了悍不畏死的气息。他身着一套山文甲,走起路来甲叶碰撞,铿锵作响,龙行虎步间,自有一股沙场宿将的威严。

苏哲早已领着众人等在府门前。

那员主将快步上前,在距离苏哲还有三步之遥时,竟是猛地单膝跪地,抱拳行了一个标准至极的军中大礼,声若洪钟:“末将夔州路兵马都统李虎,奉都钤辖将令,率本部三千将士前来听候武安侯调遣!”

他这一跪,不仅让身后那群亲卫齐刷刷地单膝跪下,也让一旁的牛知州等人看得目瞪口呆。

都统,乃是一路兵马中仅次于都钤辖、副都钤辖的高级将领,实打实的正五品武官,手握兵权,位高权重。而苏哲虽有侯爵之尊,但在军职上并无明确的节制地方兵马之权。李虎此举,可以说是将姿态放到了最低,恭敬得甚至有些过了头。

“李都统快快请起。”苏哲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亲自上前将他扶起,“苏某奉密旨查案,途经此地,不想竟劳动将军亲率大军前来,实是惶恐。”

“侯爷说得哪里话!”李虎顺势起身,脸上那道狰狞的刀疤因为笑容而扭曲了一下,显得愈发凶悍,可语气却充满了诚挚与敬仰,“侯爷您在西北的威名,咱们这些当兵的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末将能得机缘为侯爷效劳,那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都钤辖大人有令,自末将见到侯爷起,这三千弟兄便只认侯爷您的将令,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他一番话说得是豪气干云,掷地有声,任谁听了都会觉得这是一位敬仰英雄、忠于王事的耿直武将。

苏哲笑着与他寒暄,将他请入府中。张鑫跟在苏哲身后,低声说道:“侯爷,这位便是李虎都统。末将抵达夔州路钤辖司后,向都钤辖大人禀明情况,出示了皇城司的腰牌。那位大人二话不说,当即便点了李都统的三千精锐,命他星夜驰援,一路都极为顺畅,并未发现任何异常。”

苏哲微微点头,目光却不着痕迹地从李虎和他身后的几名亲卫身上扫过。

他心中存着疑虑,但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热情地招待着李虎,询问着夔州的军务和风土人情,仿佛真的将他当成了可以倚仗的臂助。

晚间,府中设宴,为李虎及其麾下几名主要将校接风。经历了数日的提心吊胆,府中众人见援军已至,也都放松了警惕,席间的气氛很是热烈。

酒过三巡,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军务交接之上。

“侯爷,”李虎端着酒碗,站起身来,面色因为饮酒而泛着红光,“末将带来的三千弟兄,已在城外扎下营盘。为保侯爷万全,末将想派五百精兵入城,接管知州府乃至四门的防务,您看如何?”

苏哲闻言,端着酒杯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杯壁,心中念头急转。派兵入城,接管防务,这既是保护,也可以是监视,甚至可以是囚禁。

他抬眼看向李虎,对方的眼神充满了坦荡与热切,看不出丝毫破绽。

“李都统有心了。”苏哲笑道,“不过,渝州城小,一下子涌入这么多军士,恐会惊扰百姓。防务之事,暂且不急。明日一早,还请李都统将麾下兵力、粮草、器械的详细名册与我交接一番,也好让苏某心中有数,方便后续行止。”

李虎闻言,眼中似乎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旋即又被豪爽的笑容所掩盖:“是!末将糊涂!险些忘了军中规矩!一切听凭侯爷吩咐!”

这场接风宴,在一种表面融洽,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结束了。

次日上午,议事厅内。

苏哲端坐主位,薛六和张鑫分立其左右。李虎带着他的两名亲卫,捧着数册军务卷宗走了进来。

“侯爷,这是我部三千将士的花名册,以及军械、粮秣的数目,请您过目。”李虎将卷宗恭敬地呈上。

苏哲接过,却没有立刻翻看,而是将其交给了身旁的张鑫,自己则继续与李虎商讨着接下来回京的行军路线,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议事厅内,只有他们几人,气氛显得有些安静。薛六如同一尊沉默的雕像,站在苏哲身后,目光看似随意地在厅内扫视,实则将每一个细节都尽收眼底。他的视线,最终落在了李虎身后那两名亲卫的身上。

这两名亲卫,身材精悍,太阳穴高高鼓起,气息沉稳悠长,一看便是内家好手。他们垂手而立,目不斜视,仿佛两根木桩。但越是如此,薛六便越是警惕。军中悍卒,身上多的是杀伐之气,而这两人,气息却更像是藏于鞘中的利刃,带着一种刺客般的阴冷。

一阵秋风从敞开的窗户吹入,卷起了桌案上的一张舆图。

“啪嗒”一声,舆图的一角被吹落在地,正好落在一名亲卫的脚边。

那亲卫下意识地弯腰去捡。

就是这个简单的动作,让他腰间悬挂的一柄短刃,从衣袍的下摆处完全显露了出来。

那是一柄形制古朴的短刃,并无过多装饰。但当薛六的目光落在那短刃的手柄末端,以及因为弯腰而微微露出的刃身与刃鞘连接处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成了最危险的针尖!

他看得分明,那短刃的血槽样式,是一种极为独特的双弧海棠形!这种样式的血槽,开凿工艺极为繁复,寻常军中制式兵刃绝不会如此打造。

而这个样式,薛六毕生难忘!

因为就在数日之前,在福顺沟那场惨烈的伏击战中,那些悍不畏死、配合默契的黑衣死士,他们所用的武器,正是这种双弧海棠形血槽的短刃!

一瞬间,彻骨的寒意从薛六的脚底板直冲天灵盖。他的后背瞬间便被冷汗浸透。

援军?这哪里是援军!这分明是催命的屠刀!

他没有声张,甚至连呼吸的节奏都没有改变。他只是缓缓地、不着痕迹地向后退了半步,用眼角的余光,与主位上的苏哲对视了一眼。

苏哲观察到薛六眼中异样。

他面上依旧带着微笑,与李虎谈笑风生,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此事便依李都统所言。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议出城之事吧。”苏哲温和地结束了这场军务会议。

“是!末将告退!”李虎抱拳行礼,带着两名亲卫转身离去。

在他转身的那一刻,苏哲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凝重。

“怎么回事?”待李虎的脚步声远去,苏哲立刻压低声音问道。

薛六深吸一口气,声音干涩而急促:“侯爷,李虎身边那两名亲卫,腰间的短刃,与福顺沟那些死士所用的兵器,血槽样式,完全一致!”

此言一出,一旁的张鑫顿时脸色煞白,惊呼道:“这……这怎么可能!末将一路与他们同行,并未……”

“现在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苏哲猛地站起身,斩钉截铁地打断了他,“张鑫,你再仔细想想,从夔州到这里,李虎可有什么异常?”

张鑫额头冒汗,努力回忆着:“都钤辖司的人都很客气,没什么反常……对了!我想起来了!李虎的亲卫队,在出城之后,曾在半路的一个驿站进行过休整。当时,有几个信使模样的人与他们有过接触,之后,他亲卫队里,确实多了几张生面孔!当时我只当是正常的军务传递,并未在意。他们……他们确实有过几次凑在一起低声密谋……”

够了!

所有的线索在苏哲的脑海中串联成了一条清晰而致命的线索。

夔州高层的配合,李虎过度的恭敬,亲卫队中混入的生面孔,以及那足以作为铁证的、与死士同款的兵刃!

这支援军,怕是曹氏的人,李虎之所以没有立刻动手,或许是在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或者他在等见到王狗儿,确认了再行动。

苏哲走到窗边,三千精锐大军,可以将渝州城围得如铁桶一般。

留下来,就是死路一条!

“不能再等了。”苏哲的声音冷静得可怕,“李虎现在还不知道我们已经识破了他。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他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薛六和张鑫:“趁他还没有派兵入城,趁他以为我们还在信任他,趁其不备,我们必须立刻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