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工院,高炉项目,正式开工!

李源的声音,如同惊雷,在骊山脚下这片被圈起来的广阔工地上空回荡。

每一个工匠的眼中,都燃烧着熊熊的火焰。

他们见证过这位年轻的院主,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将骊山工坊的产量翻了十倍不止;他们也见证过,那名为“天工壹号”的连弩,是如何在军方靶场上绽放出令人心惊胆寒的威力。

如今,这位无所不能的院主,要带领他们,建造一座前所未有的“神炉”。

所有人都充满了期待。

然而,当李源召集所有核心成员,在新建的议事大帐内,揭开那覆盖在巨大沙盘上的麻布时,帐内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就连一向沉稳的赵月,那双清冷的眸子里,也写满了震撼。

“这……这是……”

公输石更是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整个人几乎要趴在沙盘上,那双浑浊的老眼瞪得滚圆,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沙盘之上,矗立着一个造型无比怪异,却又充满了某种难以言喻的秩序与力量感的模型。

它不再是秦时常见的方形或圆形炼炉,而是一个下粗上细、整体呈圆筒状的庞然大物。

它的高度,按照比例尺换算,竟是达到了惊人的七丈有余!相当于后世二十多米的高度。

在那个时代,这绝对是一个超乎想象的巨型建筑。

模型的侧面,被剖开了一半,露出了内部复杂到令人头皮发麻的结构。

“诸位。”

李源的声音将众人从震惊中拉了回来。

他拿起一根细长的木杆,指向模型的底部。

“此为炉基与炉缸,用于承受整个炉身的重量,并汇聚融化的铁水。”

木杆上移,指向炉身最宽大的部分。

“此为炉腹,是炉料熔炼的核心区域。”

“再往上,是炉腰与炉身,炉料在此预热、还原。”

“最顶部,则是炉喉,我们所有的原料,铁矿石、石炭,都将从这里投入。”

他的讲解清晰而有条理,每一个名词,都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冲击着在场所有人的认知。

王二站在人群最后,听得是云里雾里,但他只需要知道一件事就够了。

李哥又要搞个大东西了!

而且是比兵马俑工坊那个大窑,还要大上无数倍的大家伙!

赵月和公输石则听得心驰神摇。

他们能从李源的讲解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谨到极致的逻辑之美。

“院主,”赵月指着炉腹周围一圈密密麻麻的管道模型,不解地问道,“这些管路,是做什么用的?”

李源微微一笑,这个问题,正中核心。

“问得好。”

他看向众人,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寻常炼铁,为何产量低下,品质不稳?”

公输石沉吟片刻,作为当世顶级的匠作大师,他对此最有发言权:“回院主,无外乎两点。其一,火不够旺。其二,风不够大。”

“说得对,但只说对了一半。”

李源用木杆点了点那些管道。

“火要旺,便要风大。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用皮囊鼓入炉内的风,是冷风。”

“冷风入炉,会瞬间带走炉膛内大量的热量,导致炉温不稳,甚至骤降。这便是为何我们炼出的铁,时好时坏,多为易碎的生铁。”

“而我的设计,名为‘热风循环’。”

李源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我们将炉喉排出的废气余热,通过这些管道,重新引回炉身底部。在进入炉膛之前,先将鼓入的冷风,预热成炽热的……热风!”

“如此一来,我们送入炉膛的,不再是夺走热量的冷风,而是为火焰添柴的……热风!”

“炉温,将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持续稳定!”

轰!

李源的话,像是一道闪电,劈开了公输石和赵月脑海中的混沌。

热风!

利用废气余热,将冷风加热成热风!

这个想法,简直……简直是神来之笔!

他们从未想过,那些被白白排走的滚滚浓烟,竟然还能有如此妙用!

这已经不是技巧的范畴了,这是对“火之理”的极致洞察!

公输石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指着另一侧一个连接着巨大水车和皮囊的模型,声音颤抖地问:“那……那这个呢?院主,这个水车……莫非是用来……”

“没错。”

李源点头,揭晓了另一个核心设计。

“此为‘水力鼓风’。”

“我们将在高炉旁,修建一座高位水池。利用水位的高低落差,驱动水车转动。水车通过联动装置,带动这一排,足足二十个巨型皮囊,进行不间断地鼓风。”

“它的力量,将是人力鼓风的百倍。”

“它的耐力,将是无穷无尽,昼夜不息!”

如果说,“热风循环”是理念上的颠覆,那“水力鼓风”就是力量上的碾压!

公输石看着那精巧的联动装置模型,仿佛已经听到了那巨大的水车轰然转动,二十个巨型皮囊如同巨兽的肺叶般,发出沉重而有力的呼吸声。

那将是何等壮观的景象!

“神迹……这简直是神迹啊……”公输石喃喃自语,眼神中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他小心翼翼地从李源手中,接过了那份用细麻布绘制的,标注着无数精密符号和尺寸的总设计图。

图纸上,一个名为“耐火砖”的东西,吸引了他的注意。

“院主,这‘耐-火-砖’,又是何物?为何要求用三种不同的土石,以精确到‘两’的配比混合,再用一千二百度的烈火烧制七日?”

李源耐心地解释道:“高炉之内的温度,远非寻常窑炉可比。普通的砖石,入之即化。唯有这种以特殊配方烧制出的耐火砖,才能承受住那足以熔化金石的恐怖高温。”

公输石和赵月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骇然。

连砖石,都要专门发明一种新的!

这位院主的技术储备,究竟有多么深不可测?

公输石颤抖着双手,抚摸着图纸上那繁复而优美的线条,仿佛在抚摸一件稀世珍宝。

他这一生,痴迷于机关术,自认在公输班的传承下,已站在当世之巅。

可今日,在这张图纸面前,他才发现,自己那点引以为傲的技艺,是何等的渺小和不值一提。

良久。

这位骄傲了一辈子的老公输,对着李源,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院主之才,非人力可及。”

“此炉,非人力之炉,乃天工神炉也!”

……

震撼过后,便是冲天的干劲。

在李源的统一指挥下,整个天工院,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疯狂地运转起来。

王二带领着一队最健壮的工匠,负责开挖地基,夯实地面。

公输石则将自己关进了新建的砖窑里,废寝忘食地研究着耐火砖的配方和烧制火候,像一个虔诚的信徒,对待着神只赐下的圣物。

赵月则承担起了大管家的职责,负责所有的人员调配、物资采购、后勤保障。

一车又一车从各地采买来的上等石料、木材、铁料,被源源不断地运进工地。

一箱又一箱沉甸甸的黄金,从卫鞅的商队,流入天工院的账房,然后又如流水一般,化作了工匠们手中沉甸甸的铜钱,和那堆积如山的物料。

卫鞅的第一笔投资,整整一千金,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燃烧。

骊山脚下,这座名为“壹号高炉”的工业巨兽,正一点一点地,从图纸变为现实,拔地而起。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股开创历史的狂热之中。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熊熊燃烧的,不仅仅是建功立业的火焰。

更是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