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器械营,坐落在整个长城工地最核心、防卫也最森严的区域。

这里没有夯土区的泥泞与尘土,也没有采石场的喧嚣与危险。空气中弥漫着的,是木屑的清香、桐油的微涩,以及金属被锻打时独有的那股灼热气息。

当李源跟随着百将的亲卫踏入这里时,他感觉自己仿佛从地狱一步跨入了人间。

一排排整齐的营房兼作坊,分门别类地堆放着各种材料和工具。手艺精湛的工匠们,有的在精心打磨着弩机的悬刀,有的在为战车的轮轴上油,有的则在检查着盾牌的蒙皮是否牢固。

他们虽然同样是刑徒或匠籍,但身上穿着干净的细麻布衣,脸上也没有那种底层苦力们挥之不去的麻木与绝望。

这里,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世界。

负责管理器械营的,是一个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老匠。他姓秦,大家都叫他秦老头。

秦老头在军中干了一辈子,眼光毒辣,为人也最是现实。他见百将的亲卫亲自将一个瘦弱的年轻人送来,便知道此人来历不凡。

“这位是李源,百将大人的命令,从今天起,就在你这里当差了。”亲卫言简意赅地交代了一句,便转身离去。

秦老头浑浊的眼睛上下打量了李源一番,脸上露出一丝和气的笑容,拱了拱手道:“原来是李源小哥,欢迎欢迎。既然是百将大人亲自点名送来的人,想必是有什么过人的本事的。”

他的话语客气,却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器械营是凭手艺吃饭的地方,关系再硬,没本事也待不长久。

李源知道对方的意思,也不点破,只是谦逊地回了一礼:“秦老客气了,小子初来乍到,以后还要请您多多指教。”

他没有急于表现什么,因为他知道,从他被“点名”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拥有了在这个世界立足的最初资本。

一个被上层知晓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秦老头给他安排了一个独立的铺位,又领他熟悉了一下营里的规矩。果然如传闻中一样,这里的待遇与苦力营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一人一间的小隔间,铺着干燥的茅草。每日三餐,虽然依旧谈不上丰盛,但至少能保证顿顿都是干的,偶尔还能见到几片肉。

更重要的是,李源终于获得了接触这个时代最顶尖军械的机会。

那些曾经只能远远看着的强弓、劲弩、战车、甲胄,此刻就静静地躺在架子上,任由他观摩、研究。

抚摸着秦弩那冰冷而坚硬的铁质郭(机匣),感受着其上精巧的悬刀和望山(瞄准器),李源的内心,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激动。

这,才是一个工程师,该待的地方!

……

傍晚,食堂。

嘈杂的食堂被一条无形的线,分成了两个世界。

一边,是普通的刑徒苦力们,挤在一起,抢食着碗里那少得可怜的、混着沙砾的粟米饭。

另一边,则是军官和高级工匠们的区域,桌上摆着陶罐,里面炖着香气扑鼻的肉汤。

王二端着自己的破碗,蹲在角落里,羡慕地看着那一桌。

突然,他的眼睛瞪大了。

他看到,李源,他的李哥,正被那个器械营的秦老头,客客气气地请到了那一桌坐下。

有人给李源盛了一大碗肉汤,里面甚至还有一块不小的骨头!

王二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他不是馋那碗肉汤,他是打心底里为李源感到高兴!

这才几天?

短短几天时间,李哥就凭着自己的本事,从一个和他一样,在泥地里挣扎求活,随时可能死去的刑徒,变成了能和军中管事们平起平坐的人物!

这是何等的神奇!何等的不可思议!

他身旁一个相熟的工友,用胳膊肘捅了捅他,酸溜溜地说道:“王二,你那个兄弟,真是走了大运了。”

王二猛地把碗往地上一放,脖子一梗,激动地反驳道:

“什么叫走运?那叫本事!”

他的声音很大,吸引了周围不少人的注意。

王二干脆站了起来,唾沫横飞地,向着周围的工友们,绘声绘色地吹嘘起了李源的“神迹”。

“你们是没看见!就昨天!那个挨千刀的赵四,逼着李哥三天造十个‘升天绳’,还不给东西!你们说,这不是要人命吗?”

“结果呢?李哥不慌不忙,用一堆没人要的破烂,‘咚咚咚’几下,就造出了一头‘夯土神兽’!”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模仿着夯土机那惊天动地的声势。

“那家伙,一脚下去,地都跟着抖三抖!比十个牛还厉害!当场就把那个赵四,吓得尿了裤子!”

“后来百将大人来了,一眼就看中了我李哥!当场就下令,调他去了器械营!”

王二说得眉飞色舞,周围的工友们听得目瞪口呆,一个个张大了嘴巴,仿佛在听什么神话故事。

“真的假的?用破烂造的?”

“一脚下去地都抖?那不成妖怪了?”

王二挺起胸膛,一脸的与有荣焉:“我亲眼所见,还能有假?我告诉你们,我李哥,那就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来历劫的!咱们这些凡人,根本想都想不到!”

一时间,关于“工匠之神李源”的传说,开始在最底层的刑徒工匠之中,如野火般,悄然流传开来。

而此刻,传说的缔造者,正坐在温暖的营房里,借着昏暗的油灯,仔细地研究着一架刚刚拆解开的秦军制式强弩。

这的确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单兵武器。

射程远,穿透力强,精度也相当不错。

但李源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在他这个现代工程师的眼中,这件所谓的“大杀器”,充满了致命的缺陷。

结构太笨重了,零件的标准化程度极低,损坏了很难快速更换。

最要命的是,上弦方式!

由于弓臂的磅数太大,寻常士卒根本无法用双手拉开,必须用脚蹬着弓干,双手用力,甚至要借助腰部的力量,才能将弓弦挂上悬刀。

整个过程,缓慢而笨拙。

李源在心中默默计算了一下,一个熟练的秦军弩手,从上弦、搭箭、到瞄准射击,整个流程走完,最快也需要十几息的时间。

十几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足以决定生死了。

射完一箭,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这怎么行?

效率,效率太低了!

一个大胆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构想,如同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地劈进了他的脑海。

如果……

如果能用齿轮和杠杆,来简化上弦的动作呢?

如果……

如果能给它装上一个可以预先放置箭矢的“弹匣”,省去搭箭的步骤呢?

如果……

能将上弦、搭箭、击发,这三个动作,联动起来呢?

李源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起来。

他的眼中,仿佛有无数精密的图纸在飞速闪过,最终,汇聚成了一个全新的、散发着金属光泽的机械轮廓。

那是一把,可以连续射击的……

连弩!

一个足以改变冷兵器时代战争形态的构想,就在这个北境寒冷的夜晚,于一个无名小卒的脑中,悄然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