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新君 > 第39章 这就入了内阁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见李珩气得脸色发青,胸膛起伏,可卿、惊鸿等一众人连忙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温言软语地劝慰,这个替他抚胸顺气,那个递上温茶,尤三姐和尤二姐更是红着眼圈,又是自责又是讨好地哄着。好一番折腾,才总算让他剧烈波动的情绪稍稍平复下来。

可卿为了让他顺心,赶忙扬声吩咐丫鬟:“快!让柳嫂带人立刻去置办席面,今儿咱们府里要大摆宴席,阖府上下同贺爷晋封国公之喜!今儿夜里当值的,轮着班儿吃酒!明儿圣旨下了,沈夫人还要亲自给大伙儿发赏钱呢!”

厅内气氛这才重新活络起来。李珩见可卿张罗得高兴,脸上也终于重新露出一丝笑意。他忽然又想起一事,忙对一旁还在傻乐的老管家鹰叔道:“老头子,赶紧派人去祭酒府上回话!顺便把我晋爵的事儿也告诉纨姐姐和李祭酒一家,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他顿了顿,又急忙补充道:“等会儿!”目光在人群中搜寻,落在了顾横波身上,“横波,来,你笔头快,我说着你写,把今日陛下口头允诺的封赐都清清楚楚写下来,让人拿去给纨姐姐瞧!”

顾横波掩嘴轻笑,连忙应了道:“珩郎,你这可是有了新人忘旧人了”。说着,令人取来纸笔,凝神准备记录。

李珩清了清嗓子,一字一句清晰地道:“晋封为安国公!世袭罔替!特晋光禄大夫,加太子少保衔,入内阁,参赞军机政事,掌锦衣卫都指挥使职,兼天下赋税处置大使,掌天下各部赋税催缴。特赏杏黄正纹蟒袍,赐丹书铁券,朕之腰牌,代为查察天下各等官吏及皇族,有先斩后奏之权,出京外巡,所过之处如朕亲临!”

他每念一句,厅内众女的呼吸便急促一分。待他念完,柳如是率先惊呼出声:“我的天爷!陛下这……这是何等信重?竟给了这许多、这般天大的权柄?”

“竟还加了少保衔?这整个大周朝……自立国以来,还是头一位不满四十岁就加少保衔的呢”。虞清欢笑的面如繁花。

陈圆圆美眸中异彩连连,声音都带着颤音:“夫君……夫君年纪轻轻,这就入了内阁了?”

可卿则是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只是一个劲儿地笑。

连一向沉稳的沈墨兰也面露惊容,笑道:“国公爵位、入阁参赞固然尊贵,但最要紧的,是那丹书铁券和陛下亲赐的腰牌,那‘如朕亲临’的权柄……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护身符啊!”她略一迟疑,又道:“不过,这旨意毕竟还未明发,是否……不宜过早宣扬?”

李珩一听这话,顿时一骨碌从榻上坐直了身子,瞪圆了眼睛,摆出一副混不吝的得意模样:“为何不能宣扬?你男人我如今有了大出息,你们往后可都是堂堂正正的国公夫人了!这等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就该显摆!大大方方地显摆!”

说着,他转向平儿:“平儿,差两顶稳妥的轿子,现在就去前头东府,把尤大姐姐和许氏都接过来!告诉她们,今儿爷晋爵大喜,请她们过来赴宴庆贺!再告诉西府一声,把四妹妹惜春也一并请来!”

“好好好!都依着国公爷!”平儿笑着答应,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宠溺。

李珩越想越起劲,继续吩咐:“等明儿,再派车去忠靖侯府,把云丫头(史湘云)也接回来!就说是黛玉和宝钗想念妹妹,要请她过来一起过年!我看他们史家放不放人!”

黛玉在一旁听了,忍不住轻嗔道:“分明是你自己想接云丫头来玩,偏又拿我和宝姐姐做由头……罢了罢了,既然你今儿高兴,都由着你便是。”

李珩见她终于肯说话,还带着几分娇嗔,这才朝她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黛玉见他笑了,心里那块悬了几日的大石,也总算落了地,嘴角不由微微上扬。

李珩又朝侍立一旁的莺儿道:“莺儿,趁着天色还早,你过一趟薛家,先给那边太太透个信儿。就说,这回大哥哥谋了个从五品奉训大夫的官衔呢,想必明儿,圣旨就会下来。告诉太太,大哥哥毕竟在安置流民、赈济百姓的差事里是出了力气的,等过了年节,想必官衔还能再往上升一升,让她只管放心。大哥如今早已今非昔比,让她再不必日夜悬心了。”

宝钗闻言,眼眶瞬间就红了,连忙上前,对着李珩深深一福:“多谢珩郎……若不是你拘管着我那哥哥,引他走上正途,只怕母亲早被他气出个好歹来了。如今你给那匹野马套上了笼头,他倒是越发出息,知道上进了……”。话语间满是感激。

李珩神气活现地一挥手,得意道:“这才哪儿到哪儿?小意思!不说别的,等来年,好歹也得想法子让他再升一级,做个正四品的中顺大夫应该还是够的!”

他这副“快夸我”的得意模样,顿时引得满堂娇笑连连,偏厅之内,一时间充满了欢快喜庆的气息。

且不说靖安侯府差人去东府请尤氏、许氏,又往西府去接惜春,家主晋了爵,靖安侯府上下,哪一个不是与有荣焉?过府接人的丫鬟,早就趁机宣扬了出去,连带着李珩晋爵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顷刻间便在宁荣两府传得人尽皆知。

西府荣国府内,贾赦得知此事,先是愕然,随即喜笑颜开,在屋里来回踱步,兴奋得搓着手,心里暗道:“贤婿果然是个有通天本事的!不想如今竟晋了国公爷!这才多大年纪?往后前程更是不可限量!贾家日后复兴,怕是全要倚仗他了!说不定……还能再得些荣宠。”竟连之前一直相信忠顺王能夺位的事儿,连想也不想了。

他越想越觉得,贾家总算走对了路子,又暗自庆幸:“幸好当初元妃娘娘在宫里求了恩典,将迎春也指给了他。若依着我原先的糊涂念头,真与那该死的孙绍祖结了亲家,只怕如今早被他牵连,抄家灭族的大祸是逃不脱的!”

思绪翻腾间,他又想起李珩那“戴罪立功”的提议,原本还有几分犹豫惧怕,此刻却是越想越觉得那才是正经,是贾家重新攀上高枝的绝佳机会,心里不由越发意动,恨不得立刻就去办。

他又特意去了贾母上房,对着贾母,只将诏狱之灾,轻描淡写说成是“受了孙绍祖那奸人构陷攀咬”,又极力夸赞:“多亏了珩哥儿不惜代价,在御前极力周旋担保,儿子此番才能化险为夷,脱离了那虎狼之地,保全了性命回来。”言语间,将功劳全归给了李珩。

说罢,还特意唤来大管家林之孝,当着贾母的面吩咐:“去,遍告府里上下所有人等!从今往后,任谁也不可怠慢了姑爷!见了姑爷要恭敬十分!若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忤逆姑爷半分,直接打死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