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新君 > 第50章 这才像本座带的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0章 这才像本座带的兵!

黛玉见他还不动,当即鼓着小脸儿,刻意狠狠地瞪了李珩一眼,清脆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嗔怪,打破了死寂:“你发什么疯?哪个就稀罕你这臭脾气了?还想不想让人搭理你?”

说来也奇,方才还如同怒目金刚、煞气冲天的李珩,被黛玉这娇嗔的一眼、这一声斥责,竟像是被戳破了气的皮球。满身的煞气瞬间消散,身形微微一僵,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竟像做错事的孩子般,讪讪地挠了挠头,默默地退到厅堂角落里,寻了个凳子,老老实实坐了下去。垂着头,仿佛在研究地上的砖缝纹路。

娘的,好不容易装一把呢,结果这臭丫头非得破为夫的功?小哭包,你等着的!这笔账咱先记着,等你生完娃,看为夫不好好教训你?就问你怕不怕就完了!李珩蹲在那里自己嘟囔,却连半句都不敢让人听见。

李珩这前后的巨大反差,看得众人目瞪口呆。这就……老实了?就这么简单?凤姐儿不由心里一动:该死的冤家,你在我身上那股子狠劲儿呢?就欺负我有能耐?看………还想不想让人家搭理你了?

“唉!大人呐,你倒是多撑一会子啊?”朱玉锦叹了口气。

“你闭嘴!”李珩瞪了她一眼。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大人,这不会就是柳镇抚说的那什么……气管炎的病吧?”柳绾绾赶紧伸手摸了摸李珩的额头。

“你滚,你才有病!”李珩一把推开她。

元春目睹这一切,原本的悲戚与惊惶反倒被冲淡了。她看着蹲在角落里“装死”的李珩,又看看气鼓鼓的黛玉,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眼中带着泪花,却满是暖意与感慨。

她朝黛玉摆摆手,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温和:“林妹妹,你不必说他。本宫在深宫之中,处处如履薄冰,幸亏还有这么个兄弟,在宫里宫外替我撑腰杆子,若非有他挡着那些明枪暗箭,本宫……本宫哪里能有今日?又哪能震得住那些拜高踩低的势利眼?”

虽有李珩这番插曲拖延了些许时光,终究宫规礼法如山,不可逾越。元春纵有万般不舍,也知必须辞行。在贾母、王夫人、邢夫人、尤氏、许氏、王熙凤、李纨,以及黛玉、宝钗、湘云、迎春、探春、惜春等所有女眷的簇拥下,贾赦贾政、贾琏宝玉等远远跟着目送下,元春一步三回头地出了房门,走向宁国府的角门。

众人没有直接走向宁府后门,而是随着在前引路的凤姐儿和李珩,簇拥着元春,缓缓穿行进荣国府的后院、在抄手游廊之间。初冬时节,园中草木萧疏,亭台楼阁依旧,却添了几分物非人也非的寂寥。元春贪婪地看着每一处景致,不由想起金陵老家里,那曾与姐妹们嬉戏的假山,那曾听祖母讲古的亭子,那曾与兄长漫步的曲径……目光流连,满是不舍与追忆。她心中暗暗感激那个,带着一队肃穆锦衣卫在前引路的身影。这正是李珩的安排,才能让她得以在这魂牵梦萦的家园里,走上这一遭。

终于,一行人走到了荣国府的后门。门外,那架华贵却显得格外孤寂的宫车静静停候。当初随侍入宫的丫鬟抱琴,如今成了娘娘身边的女官,早已时泪流满面,她迎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元春。

李珩此时已快步走上前。他亲自站在车旁,目光锐利地扫视了周围一圈,确认无异后,才微微点头。看着抱琴将垂泪不止的元春稳稳扶上车辇坐好,才放下心。

李珩转过身,朝肃立在旁的两位女千户——朱玉锦和柳绾绾——利落地一摆手。

“大人有令,全体上马!” 朱玉锦清喝一声。

“唰!” 整齐划一的甲胄摩擦声响起!门外列队的百名锦衣女卫,动作如同演练过千百遍般精准一致,齐齐翻身上马!那动作之迅捷,姿态之统一,仿佛是同一个人在做同一个动作,充满了令人心悸的力量感与纪律性。这突如其来的肃杀气势,将送行的贾府一众家眷齐齐惊得后退一步,倒吸了一口凉气。

李珩满意地点点头,脸上恢复了几分从容。朱玉锦已牵着他的坐骑上前,亲自将马缰递到他手中。李珩接过缰绳,动作利落地翻身上马,稳稳坐定。他目光扫过英姿飒爽的朱玉锦和柳绾绾,嘴角难得地勾起一丝赞许的微笑,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二女耳中:

“不错!令行禁止,训练有素!本座教的东西,倒是没放下,回头去经历司,把今日所有随行护驾的人员名单,报给沈良。就说本座说的,今日当值的,每人赏银二十两!你们俩,五十两!诸位!辛苦了!”

“职责所在,不辛苦!”百名锦衣卫齐齐抽刀指天,大声回应。

朱玉锦和柳绾绾闻言,眼中顿时迸发出惊喜的光芒。两人在马上抱拳,齐声应道:“谢大人恩赏!属下领命!” 声音洪亮,透着由衷的喜悦。

“谢大人恩赏,锦衣出征,向死而生!”百名锦衣女卫再次齐声娇喝。

“好!这才像本座带的兵!这才是我锦衣卫的兵!”李珩挥了挥手,“唰”百柄绣春刀同时归鞘。

李珩不再多言,勒转马头,面向宫车,深吸一口气,朗声喝道,声震四方:

“贵人回銮!起——驾!”

令下如山!柳绾绾一马当先,率领先锋二十余骑,如同离弦之箭,迅速策马向前开道。朱玉锦则率一部,转到车驾之后,其余人等则严密地护卫在宫车两侧。整个队伍如同一架精密的机器,瞬间启动,动作迅捷而有序,发出整齐而沉闷的声响。

李珩则亲自策马,紧跟在元春所乘宫车的侧旁,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亲自护送这位彼此熟知的皇妃踏上归途。车驾粼粼,马蹄得得,肃杀的队伍很快消失在长街的尽头,只留下滚滚烟尘和一片寂静。

直到那烟尘也渐渐散尽,荣国府后门外的众女眷依旧怔怔地站在原地,未能从方才那震撼的一幕幕中完全回神。悲戚、惶恐、震惊、不舍……种种情绪交织,堵在心口。

唯有王熙凤、李纨、薛宝钗和林黛玉四人,相互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宝钗和黛玉几乎是同时开口,带着了然,又带着一丝无奈与牵挂:

“他这是又待不住了?”(宝钗)

“他又要去衙门挣命?”(黛玉)

王熙凤也惊疑不定地接口道,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看这架势……珩兄弟他……这是要答应皇上,复官入朝了?”皇帝之前已下旨征他入朝不下十回了,他之前可一直都推辞了的。

李纨站在一旁,望着那早已空无一人的长街尽头,想着刚刚那雷霆万钧,又瞬息收敛的身影,心里不由长舒一口气:“珩郎,妾身终于快要能在你身边长伴了,贾琏你这天杀的,怎么还不快来调戏老娘?